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得牙病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了

暑期去醫院看牙的孩子明顯增多, 口腔專家提醒應早發現早治療

牙疼、蛀牙、牙齒不齊、齲齒……自進入暑期以來, 到醫院看牙病的兒童呈明顯增加的勢頭。 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表示, 不經意間, 發現孩子竟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牙病。 來自各大醫院口腔門診的粗略統計發現, 目前, 患牙病的兒童越來越多, 且年齡呈低齡化趨勢。 有關專家建議, 對於有牙患的兒童應早發現、早治療, 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據市二院口腔科主任胡永權說, 由於不良口腔衛生習慣、偏好糖果飲料甜食等原因, 近年來青少年口腔疾病的發生呈快速低齡化增長趨勢,

Advertisiment
特別是牙齒畸形。 臨床發現, 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五六歲還沒開始換牙時, 牙齒已被蛀得不成樣子。 開始換牙後, 新長出的牙齒歪歪斜斜, 嚴重影響美觀和咀嚼功能。 另一方面, 隨著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牙齒問題的重視, 宣傳力度的加大, 近兩年來, 學生正畸越來越多, 每年暑假, 都是學生正畸的高峰。

胡永權說, 孩子的牙病不管是牙疼也好, 牙頜畸形也好, 一定要到口腔醫院或者正規部門定期檢查, 做到牙病早發現早治療, 要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口腔保健觀念和習慣, 不挑食的同時應吃蔬菜水果。 當孩子兩歲時, 家長就應培養並指導他們正確的刷牙習慣。 6―7歲時, 每隔半年定期到口腔診所去檢查,

Advertisiment
以便及時發現齲病, 及時治療。 同時, 特別提醒家長, 孩子換牙時, 如果出現上下牙咬合創傷或者出現功能障礙, 要及早治療, 否則孩子牙齒和牙床都會出現損傷。

出牙和換牙期

要注意什麼

少數幼兒出牙期的反應較大, 可能會出現精神不安, 食欲減退等症狀, 這些都是暫時的, 父母不必擔心。 出牙期間的嬰兒, 父母除應隨時注意口腔清潔外, 還要給予營養豐富而易於消化的食物。

兒童長到6歲以後, 乳牙會相繼脫落並被恒牙代替。 6-12歲是換牙期, 在這個期間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恒牙萌出是否困難, 如果困難應到醫院治療;乳牙是否晚脫, 乳牙的脫落有一定的時間, 應脫落而不脫落, 就容易使恒牙不能在正常位置上萌出。

Advertisiment
最常見的就是下前牙在乳牙舌側長出, 上前牙在乳牙裡側長出, 看起來是雙層牙, 這時候應儘快去醫院拔除晚脫落的乳牙, 讓恒牙長出;6歲長出的恒磨牙是否齲壞, 一旦齲壞要及時治療;最後一顆乳磨牙是否過早喪失, 如果喪失應及時治療。

三大法寶

讓孩子遠離牙病

正確刷牙:這是去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 先為孩子選購一支刷頭小巧、刷毛細軟、毛端圓鈍並富有彈性的兒童保健牙刷, 再選購一支含有氟化鈉的單氟牙膏或兼含有單氟磷酸鈉的雙氟牙膏。 小兒一次用量約豌豆大, 年齡增長可適當增加用量, 刷牙時應避免咽下。 孩子初學刷牙時, 家長應耐心教孩子正確刷牙:刷毛與牙面約呈45度, 順著牙縫豎刷。

Advertisiment
上牙往下, 下牙往上, 咬合面前後來回刷。 而不是拉鋸式的橫刷, 那樣會損傷牙齒和牙齦。 每次刷牙3分鐘, 早晚各刷一次。

合理飲食:甜食是孩子偏愛的食品, 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和澱粉。 尤其是黏性大的甜食易粘附在牙面上, 為牙菌斑中的致齲菌提供了充足的養分, 經代謝後產生的有機酸致齲性很強。 因此, 父母要勸說孩子少吃甜食, 尤其不要在睡前吃, 睡前飲食後要刷牙。 同時, 在日常飲食中不要偏食。 膳食成分應包括五穀雜糧、豆類及豆製品、奶及乳製品、魚肉蛋禽和蔬菜瓜果。

定期檢查:由於齲齒初期無症狀而不易被察覺, 直到出現疼痛症狀時家長才急於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此時往往已錯過良好的治療時機。 建議在孩子周歲時便可進行首次檢查,

Advertisiment
以後每半年定期複查一次, 發現齲齒及時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