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引起孩子羅圈腿的原因竟然是這些!媽媽們一定要留意~

什麼是羅圈腿

羅圈腿又叫O型腿, 醫學名叫膝內翻, 是指3個月以上寶寶在雙踝關節併攏並伸直膝關節的情況下, 兩側膝關節不能靠攏。

引起孩子羅圈腿的原因 1缺乏維生素D

造成羅圈腿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缺乏維生素D, 寶寶缺乏維生素D容易引起骨質鈣化不足而質地鬆軟, 肌肉關節鬆弛, 寶寶的腿部在直立行走時在重力作用下就會變形。 值得注意的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也需要補充維生素D。

2過早站立或學步

寶寶過早站立或學步, 也是導致羅圈腿常見原因。 很多家長過早讓嬰兒在大人腿上蹦跳,

Advertisiment
過早“訓練”孩子站立、行走。 一般情況下, 寶寶6個月後, 才可以適當進行撐站練習, 1歲左右訓練牽手走路, 孩子學站和學步是水到渠成的發育過程, 過早干預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TIPS:

有的寶寶剛5、6個月就喜歡站立, 但不能因此就讓他一直站。 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旺盛階段, 骨結構以軟骨成分為主, 骨骼富有彈性, 可塑性強, 肌肉的力量比較薄弱, 骨骼容易彎曲變形, 長期處於一種姿勢, 就會出現畸形。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羅圈腿?

讓寶寶仰臥, 然後用雙手輕輕拉直寶寶雙腿, 向中間靠攏。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兩腿靠攏時, 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是併攏的, 如果有間隙, 且間隙超過10釐米, 很可能就是羅圈腿了, 家長應馬上帶孩子就診。

Advertisiment

羅圈腿會遺傳嗎?

如果父母的羅圈腿是後天導致的, 例如佝僂病, 站立過早, 外傷, 媽媽體內並沒有遺傳畸形的致病基因, 孩子是不會遺傳的。 如果父母羅圈腿是由於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或遺傳性骨發育異常, 孩子有可能會遺傳。 不要低估寶寶的模仿能力, 有些寶寶雖然沒有任何疾病, 但有可能會模仿家中有羅圈腿大人的走路姿勢。

尿不濕會導致羅圈腿嗎?

用尿不濕導致孩子羅圈腿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但是對於開始愛爬愛學走的寶寶, 建議用襠部窄的拉拉褲和成長褲並勤換, 盡可能讓孩子行動自如一點。

寶寶羅圈腿如何矯正?

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 羅圈腿相當常見;在3~4歲的兒童中, 20%有輕度羅圈腿;到7歲時,

Advertisiment
這一比例下降到2%以下。 也就是說, 羅圈腿絕大多數都會自行矯正。 除了非常嚴重的畸形需醫學矯正外, 其他的均可通過運動鍛煉來糾正或彌補。

具體方法:

1、壓腿運動:通常採用直壓腿和側壓腿。

2、踢腿運動:O型腿採用小腿外踢法;

3、夾腿運動:雙腳、踝、膝同時靠攏夾緊, 堅持數分鐘後放鬆。 然後重複平時走路, 注意姿勢。

溫馨提示:

有些老人家說為了防止寶寶羅圈腿, 應該在寶寶小時候把寶寶的腿綁起來, 這種方法千萬使不得, 其實不足3個月大的寶寶, 腿腿朝內側彎曲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必過度擔心。 寶寶六個月以上添加輔食後, 除了補充維生素D保證鈣質的吸收, 媽咪還需在寶寶輔食上多下功夫, 給寶寶的成長提供多方面的均衡的營養均衡,

Advertisiment
寶寶的腿腿直直噠, 媽媽心情美美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