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識字中的“拆字”遊戲

兒子現在剛剛6歲, 明年上學。 5歲半時, 我開始教他認字, 希望能在上學前實現簡單的自主閱讀。

我在網上選了一套教材, 一共8冊, 大約包含500多個常用漢字。 在陪兒子認字的過程中, 我發現一些好玩的小技巧, 可以讓教和學都更輕鬆。

拆字小遊戲

孩子是視覺動物, 漢字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圖畫, 兒子常常會問我:“這個字怎麼畫?”因此, 幼兒學字, 也是從“認畫”開始的。 因為有這個認識, 我在教兒子認字的過程中, 常常用“拆字”的辦法幫助他記憶。

比如, “也”, 作為一個副詞, 很難去解釋。 “你吃, 我也吃”這樣的解釋方法,

Advertisiment
孩子很難記住, 下次他看到這個“也”字, 根本想不起來“你吃, 我也吃”這句話。 我們就用拆字的方法。

“也”的字形特徵中, 有三個“分隔號”, 一個是橫折鉤的“折”, 在字的最右邊形成的分隔號;一個是中間的一豎;一個是左邊的豎彎鉤形成的分隔號。 教他時, 我用手依次從右到左描著三條分隔號, 同時說:“你去, 我去, 他也去。 ”說到“他也去”的時候, 就非常清晰地比劃出豎彎鉤的形狀, 語氣配合動作, 強調這個“也”字。

經過兩三次複習, 兒子就記住了, 看到“也”字, 三條分隔號就是“你我他”三個人, 最後那條是“他也去”, 由此認識了這個無比抽象的“也”字。 另外, 因為“他”字就是“也”加上一個“人”, 所以兒子順便也記住了“他”字。

再比如“開”字, 兒子總是跟“牙”字搞混,

Advertisiment
我一邊比劃著“開”字的豎撇和豎, 一邊告訴他:“你看, 開字有兩扇門, 兩扇門沒挨在一起, 門開了。 ”這之後, 兒子再也沒有把“開”讀成“牙”了。

現在, 兒子自己也會努力觀察字形的特點, 利用拆字遊戲來記住漢字。 雖然他還不能每次都順利地建立聯想, 但常常可以達到認字的效果。

比如前一陣子學“真”字, 這也是個很難講解的副詞, 沒有實物對應。 兒子在學圍棋, 當我第一次給他讀出這個“真”字時, 他脫口而出“真眼”(圍棋術語, 就是棋子圍出的眼, 如果這個眼周邊全部都是自己的棋子, 不容易被對方攻破, 就叫真眼。 )他說, “真”字的框框裡面就像一個真眼。

還有一次學“落”, 我一時沒找到拆字聯想的法子, 他說:“這上面有小草, 下面是個‘口’字。

Advertisiment
”我說:“是呀, 可是我們怎麼記住它呢?”他說:“這樣我就記住了。 ”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通過“小草”和“口”來記住“落”的, 大概他的腦子裡有一個只有自己能夠明白的神秘聯結吧。 我不明白沒關係, 只要他能記住, 就達到目的了。

另外, 還有一些字, 我想不到好的拆字法, 那就用“詞”的方式讓兒子記憶。 比如”戲“字, 我一直沒找到好的拆字方法, 沒關係, “做遊戲”這個詞中的“做”和“遊”, 都已經用拆字法解決了, 那就讓“做遊戲”經常一起出現吧。 兒子經常見到它, 逐漸地就記住了。

“不認識的字跳過去”

教兒子認識一些字後, 我們開始讀句子。 教材上也提供了一些簡單的詞和句子, 孩子學過的字可以通過這些詞和句子得到複習。

讀句子的時候, 兒子會有一些字一時想不起來,

Advertisiment
我就告訴他:不會讀的字, 用“什麼”代替, 跳過去接著讀後面的。 比如“你的弟弟和我的妹妹都在我家學生字”, 其中的“在”字記憶有難度, 孩子比較容易忘。 他就讀成“……都什麼我家學生字”。 但是, 兒子讀完一整句之後, 就能很快猜到那是“在”字。

這種情況有很多次, 孩子僅憑藉語感, 就可以猜到那個“什麼”是哪個字, 不需要媽媽提醒, 也不需要想破了頭地回憶, 這樣複習起來順利又有成就感。

“不認識的字跳過去”還有一個好處, 就是訓練了孩子的“速讀”能力。 雖然初學識字的小朋友還是“指讀”為主, 但也不需僵化地執行“指讀”。 訓練孩子猜字的能力和技巧, 對孩子未來的閱讀能力提高會有很大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