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家長與教師必知的68條教育方針

幼稚教育是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 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

一、健康

1.為幼兒提供營養豐富、健康的飲食。

2.保證幼兒有充足的睡眠, 每天睡眠11~12小時。

3.注意幼兒的體態, 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姿勢。

4.每年帶幼兒進行健康檢查。

5.營造溫暖、輕鬆的心理環境, 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

6.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

7.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 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

8.經常與幼兒玩把手轉圈、秋千、轉椅等遊戲, 促進其平衡器官機能的發展。

9.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

Advertisiment

10.利用多種活動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11.對於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 不要過於要求數量, 更不能機械訓練。

12.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 鼓勵幼兒堅持下來, 不怕累。

13.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走路、少坐車;自己上下樓梯, 自己背包。

14.創造條件和機會, 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

15.讓幼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16.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個人衛生習慣。

17.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養成鍛煉的習慣。

18.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剝奪他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19.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提供有利於幼兒生活自理的條件。

Advertisiment

20.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和必要的保護措施。

21.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教給幼兒簡單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二、語言

22.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

23.對幼兒講話時, 注意結合情景使用豐富的語言, 以便於幼兒理解。

24.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並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25.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 注意語言文明, 説明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

26.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 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培養閱讀習慣。

27.引導幼兒體會標識、文字符號的用途。

28.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 引導他們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

29.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能力, 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Advertisiment

30.讓幼兒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文字符號的功能, 激發書寫的願望, 做必要的書寫準備。

三、社會

31.要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 經常和他一起遊戲, 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或師生關係。

32.創造交往的機會, 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

33.結合具體情境, 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 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 學習理解別人。

34.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 引導他們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35.關注幼兒的感受, 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6.鼓勵幼兒自主決定, 獨立做事, 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7.以身作則, 以尊重、關心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和其他人。

38.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其他人, 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

Advertisiment

39.引導幼兒學習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差異。

40.經常帶幼兒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 使幼兒“樂群、合群”。

41.幼稚園組織活動時, 可以經常打破班級的界限, 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

42.帶大班幼兒參觀小學, 講講小學有趣的活動, 喚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嚮往, 為入學做好心理準備。

43.嚴格遵守社會行為規則, 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44.説明幼兒瞭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遊戲規則, 讓幼兒體驗、理解規則的重要性, 學習自覺遵守規則, 教育幼兒要誠實守信。

45.親切地對待幼兒, 關心幼兒, 讓他們感到長輩是可親、可近、可信賴的, 家庭和幼稚園是溫暖的。

46.吸引和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 萌發集體意識。

Advertisiment

47.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四、科學

48.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 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讓幼兒懂得熱愛、尊重、敬畏自然。

49.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

50.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 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 培養觀察與分類能力。

51.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

52.鼓勵和引導幼兒學習做簡單的計畫和記錄, 並與他人交流分享。

53.支持幼兒在接觸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

54.引導幼兒在探究中思考, 嘗試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分析, 發現事物之間明顯的關聯。

55.引導幼兒注意事物的形狀特徵, 嘗試用表示形狀的詞來描述事物,體會描述的生動形象性和趣味性。

56.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事物,體會其中的秩序和美,並嘗試自己創造出新的排列規律。

57.鼓勵和支援幼兒發現、嘗試解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問題,體會各種數所代表的含義和數學的用處。

58.結合日常生活,指導幼兒學習通過對應或數數的方式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59.利用生活和遊戲中的實際情景,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和事物“量”的特徵。

60.通過實物操作引導幼兒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並用“加”或“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61.用多種方法説明幼兒在物體與幾何形體之間建立聯繫。

62.豐富幼兒空間方位識別的經驗,引導幼兒運用空間方位經驗解決問題。

五、藝術

63.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感受和欣賞美。

64.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

65.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66.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

67.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於並樂於表達表現。

68.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嘗試用表示形狀的詞來描述事物,體會描述的生動形象性和趣味性。

56.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事物,體會其中的秩序和美,並嘗試自己創造出新的排列規律。

57.鼓勵和支援幼兒發現、嘗試解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問題,體會各種數所代表的含義和數學的用處。

58.結合日常生活,指導幼兒學習通過對應或數數的方式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59.利用生活和遊戲中的實際情景,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和事物“量”的特徵。

60.通過實物操作引導幼兒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並用“加”或“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61.用多種方法説明幼兒在物體與幾何形體之間建立聯繫。

62.豐富幼兒空間方位識別的經驗,引導幼兒運用空間方位經驗解決問題。

五、藝術

63.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感受和欣賞美。

64.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

65.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66.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

67.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於並樂於表達表現。

68.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