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孩子的眼睛越過圍牆

20年以前,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的現代博物館舉辦了題為“如果眼睛能躍過圍牆”的展覽, 介紹了義大利北部小鎮瑞吉歐·埃米里亞的學前教育系統。 在以後的20年中, 這個展覽更名為“幼童的百種語言”並巡展各國, 在世界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正如瑞吉歐教育系統的創始人馬拉古茲所言, “孩子是由100組成的。 孩子有100種語言, 100只手, 100個念頭, 100種思考問題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以及說話的方式, 還有100種聆聽的方式、驚訝的方式和愛慕的方式;他們以100種歡樂去歌唱和去理解, 他們有100個世界去探索、去發現, 有100種世界去發明,

Advertisiment
有100個世界去夢想。 ”

然而, 成人往往不太懂得這一點, 他們習慣於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孩子, 習慣于將自己所謂的合乎邏輯的想法強加于孩子, 他們告訴孩子, 不要用手去操作, 無需用腦去思考, 不必帶著快樂去理解, 只需聽不要說;他們告訴孩子, 遊戲與工作, 現實與幻想, 科學與遐思, 理智與創造, 所有這一切都是水火不相容的;他們從孩子的100個世界中硬是取走了99, 催促孩子去認識已經發現的世界, 逼迫孩子按照成人的標準行事。

當今, 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關注, 是因為該系統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了優良的學習環境。 在成人充分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情境中, 孩子自主地探索世界, 學習與他人共同生活,

Advertisiment
自由地表現自我, 這樣, 孩子能夠發現自我存在的價值, 願意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 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最大程度地發揮潛能。

孩子的眼睛如果能夠躍過圍牆, 這說明了孩子能夠真正地動腦、動眼、動耳和動手, 用其整個身心去建構自己的心智和人格;這說明孩子已經擺脫了人為的障礙, 能夠主動地去發展自我, 而這道成為障礙的圍牆則是由平庸浮誇、迎合、惰性和怯懦所組成的, 多少年來, 它陳腐、頑固、偏執和不通情理, 它以一廂情願的方式強加于孩子。 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還給了孩子100個世界, 幫助孩子的眼睛躍過圍牆, 它獲得了成功。

孩子不是小大人, 他們以不同于成人的方式看待世界, 以不同于成人的方式思考問題。

Advertisiment

首先, 我對孩子所說的話既看得懂又看不懂。 多年來, 我一直從事幼稚教育的研究, 多少接觸了一些兒童, 懂得了一點兒童心理, 能夠知道一些有關兒童何以如此思想的道理, 但是孩子實在是本太難讀懂的書, 即使認真去讀, 也許只能領悟部分。 於是, 準確地詮釋孩子的原意並對它作出評價, 這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

第二, 也許誰都知道只有懂得孩子才有可能教育好孩子。 家長和教師都應該努力地去念孩子這本書, 盡可能多懂得一些孩子的語言, 少對孩子設置一些障礙, 幫助孩子的眼睛躍過圍牆。 我以為這本薄薄的書是一本難得的有助於成人懂得孩子的書。 在成人的眼裡, 也許孩子們說的句句是傻話,

Advertisiment
但是這正是孩子們自己的話, 只有聰明的孩子才會說出的話, 只有手腳沒有被捆綁住的孩子才會說出的話。 一個隻會按照成人的要求說話, 只會聽從成人的指令行事的孩子是說不出這樣的傻話的。 這滿紙的傻話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思考的, 因為對孩子的傻話明白得越多, 那麼我們與孩子的溝通就會越多,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會越成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