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過度 使學步更加艱難

有一次, 我和一個將近一歲的小男孩結伴到鄉小去。 由於他才剛剛學會走, 所以當他們走在一條石頭路上時, 我不禁想要去牽他的手, 但是我強迫自己打消了這一念頭, 改以口頭提醒的方式告訴他:“走另外一邊!”“小心這兒有塊石頭哦!”“這邊要小心走!”小男孩非常認真地聽著我的提醒, 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路。 他不但沒有跌倒, 還走的很好。 我說一句, 他走一步。 我輕聲地說, 他注意地聽。 對他來說, 這放佛是天底下最有意義的工作。

學會走路, 對一個人來說是第二次出生。 從依靠他人, 到自己擁有行動的能力,

Advertisiment
這是怎樣的一種跨越?所以說, 兒童的第一步意味著對自己的征服——當時仿佛受到一種不可阻攔的力量推動, 讓他變得勇敢和對一切無所畏懼, 就像一名真正的士兵一樣, 任何困難都打不倒他。 他義無反顧地朝著自己的勝利衝刺。 這時, 父母對這個不達目的誓不甘休的孩子所採取的任何阻攔和防範措施, 都是一種障礙!

很多家長帶孩子外出時, 即使這個孩子會走路, 但他們仍然不放心地把孩子放在手推車裡。 這些家長認為這個孩子即使會走路, 但還沒有耐力走遠路, 這樣下去作為家長會不得不放慢腳步。 還有的保姆帶著孩子去公園散步, 她會按照自己的步伐速度推著孩子去, 完全忽視了孩子當時的心理。

Advertisiment
到了公園的草地上, 她才會讓孩子走一走, 而且會十分小心地注意孩子,生怕他摔倒。 其實這並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這個保姆的行為僅僅是為了避免意外發生而已。

許多動物都會本能地去適應比自己幼小的子女的步伐, 而不是強迫他們跟上自己。 在動物園我們會發現, 當一隻母象把自己的孩子帶到象群裡時, 這些大象就會放慢自己的步伐以適應這頭小象的步調, 當小象感到疲勞突然停下來時, 其他大象也會停下來, 耐心地等小象慢慢走來。

然而, 這個連動物都能做到的事情, 很多大人卻不明白。 只有少數的一些人, 他們真正做到了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他們在孩子走路過程中所付出的耐心和撫愛,

Advertisiment
讓人為之感動。

一天, 我看到一位父親模樣的中年男子帶著他可愛的、看上去大概有一歲半的兒子在公園散步。 走了一段, 那個孩子突然用雙手抱住了父親的腿。 這位父親立刻停了下來, 什麼也沒說, 就站在那裡默默看著孩子纏著他的腿玩耍。 孩子玩了一會, 覺得沒意思了, 他們才開始往前走。 沒過多久, 這個頑皮的孩子又跑到路邊觀察樹葉和小動物, 而這位慈愛而沉默的父親就在旁邊一邊看報紙一邊等他。

在這個散步過程中,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自然而和諧。 這對父子的散步方式其實是最佳的, 因為在這個緩慢的過程中, 孩子是在學習利用兩條稚嫩的雙腿動作協調地向前行走。 他不僅鍛煉了腿部肌肉, 也隨便學會了觀察和認識眼前的世界。

Advertisiment

在那不勒斯有一對夫婦, 他們最小的孩子一歲半。 每到夏天他們就去海邊玩耍, 但是到海邊必須走大約一英里的路, 而且陡峭的下坡路非常不適合小孩的手推車, 如果把孩子抱在懷裡又太累人了, 最後, 這個可愛的孩子為他的父母解決了難題。 他自己慢慢走, 還不時地停下來, 看看路邊的小花, 或坐在草地上看一些小昆蟲。 有一次, 他足足用了15分鐘的時間站在路邊看田野裡的一頭小牛。 更讓人驚喜的是, 在這段艱難的路程中孩子並沒有像大人們擔心的那樣產生疲倦感。

我們知道, 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除了能走路外, 還能爬斜坡和梯子。 他們的這種行為與我們成人的目的截然不同。

Advertisiment
成人走路是為了某種明確的目的, 他會用自己穩健的步子按照既定的目標方向徑直地走去。 而孩子恰恰相反, 他們行走是為了完善自己的能力, 其目的是實現他自身的某種創造性。 走的時候, 也還沒有形成一種節奏。 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試圖去幫助他, 那他也許會放棄自己的步速和他最終的目的地。

有些父母會為孩子在自己走路的時候所表現出的舉止感到擔心, 就像下面案例中的這個孩子的父母, 她是多麼提心吊膽啊!

一位年輕媽媽的孩子剛學會走路, 但奇怪的是這個小女孩不論在什麼時候, 只要一看到梯子就會尖叫。 如果有人抱她上下樓梯, 她幾乎會激動得發瘋, 甚至眼淚汪汪。 大人們實在不明白她為什麼會這樣, 認為這種心理紊亂也許只是暫時的。其實很簡單,小孩只是想自己爬上爬下,她不需要大人小心翼翼地抱著她。對於她來說,樓梯要比公園裡的平整的草地有趣多了,在草地裡她的雙腳都被草掩蓋著,也找不到擱手的地方,而臺階不一樣,她可以隨時把手擱在臺階上,或坐在臺階上。

爬樓梯是3歲之前的孩子的一大愛好,他們樂此不疲地做爬樓梯遊戲。去幼稚園你會發現,好像孩子們天生喜歡行走和到處跑動。滑梯上總是擠滿了孩子,他們樂此不疲地跑上跑下、爬來爬去。還有的孩子會爬到汽車的窗櫃上。

通過這種做法,他們不僅協調了自己的腿部運動,也大大開發著大腦的智力。儘管這樣很危險,但至少他們的行動不會變遲鈍,孩子也會變得活潑而且充滿活力。要知道,唯有配合孩子的精神發展,才能使他們得到最大的助益。

認為這種心理紊亂也許只是暫時的。其實很簡單,小孩只是想自己爬上爬下,她不需要大人小心翼翼地抱著她。對於她來說,樓梯要比公園裡的平整的草地有趣多了,在草地裡她的雙腳都被草掩蓋著,也找不到擱手的地方,而臺階不一樣,她可以隨時把手擱在臺階上,或坐在臺階上。

爬樓梯是3歲之前的孩子的一大愛好,他們樂此不疲地做爬樓梯遊戲。去幼稚園你會發現,好像孩子們天生喜歡行走和到處跑動。滑梯上總是擠滿了孩子,他們樂此不疲地跑上跑下、爬來爬去。還有的孩子會爬到汽車的窗櫃上。

通過這種做法,他們不僅協調了自己的腿部運動,也大大開發著大腦的智力。儘管這樣很危險,但至少他們的行動不會變遲鈍,孩子也會變得活潑而且充滿活力。要知道,唯有配合孩子的精神發展,才能使他們得到最大的助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