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親子變為傳口腔細菌

據介紹, 孩子在13歲之前就經歷了從萌芽到換牙, 再到整副牙齒成型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一生口腔健康、牙齒美觀形成的基礎。

Advertisiment
期間的口腔衛生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細節。 而准媽媽從懷孕開始, 就得開始維護孩子牙齒健康。

嘴對嘴, 口腔細菌會傳染

適合年齡段:半歲~兩歲

家有寶寶的家庭都知道, 嬰兒半歲左右開始出牙。 等到孩子到兩歲, 一副牙齒先後長齊了, 這副潔白整齊的牙齒叫做乳牙。 此時階段要預防的是由細菌引發的齲齒。

齲齒是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 其實初生嬰兒的口腔並不存在細菌, 而是“湊仔”的人把把細菌傳給了寶寶, 其中最主要的是母親。 在這一易感時期, 如果沒有感染, 以後細菌就很難在口腔中定殖;如果感染了, 細菌將一生存在, 難以徹底清除, 在其他因素誘發下形成齲齒。

變形鏈球菌是最主要的致齲細菌, 90%以上的成年人口腔中都攜帶這種細菌。

Advertisiment
當父母口對口親吻BB, 咬碎食物喂孩子, 用口試孩子食物的溫度, 用嘴吹孩子的牛奶、菜湯……這些行為造成唾液的交流, 造成變形鏈球菌傳播。 看來, 要保護孩子的口腔健康, 你得換個衛生的親密方式。

除了要避免上述唾液交流之外, 林煥彩說, 口腔清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從寶寶開始萌出第一顆牙開始, 家長們就得用棉棒蘸清水清潔他的牙齒。 當寶寶的牙齒萌出多幾顆, 父母可以用小牙刷(無需牙膏)幫寶寶刷掉牙齒上的軟垢。 等到孩子兩歲能自己動手了, 父母還得樹立刷牙榜樣, 教孩子刷牙。

從三歲開始用含氟牙膏

適合年齡段:3~6歲

三歲左右的寶寶一般都能學會自己刷牙了, 但兒童的口腔護理能力較差,

Advertisiment
因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牙齒的齲壞率也非常高。

林煥彩建議, 要預防齲齒, 兒童從三歲開始兒童含氟牙膏, 不過別擠得過多, 3~6周歲的牙膏使用量控制在黃豆大小即可。 同時, 還得教育孩子清洗之後吐出膏沫, 切勿吞咽牙。

“地包天”趕緊治

適合年齡段:6~12歲

一般來說, 六歲左右的孩子是萌出第一顆恒磨牙, 標誌著進入換牙階段。 用專業術語來說, 這是乳牙脫落, 恒牙萌出的過程。 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乳、恒牙同時存在著。

很多家長認為乳牙遲早要脫落, 對乳牙的齲齒並不重視。 林煥彩說, 對齲壞的乳牙要進行及時的修補, 因為齲齒會導致疼痛, 影響咀嚼功能, 對恒牙胚的發育不利。 此外, 如果孩子出現反頜(俗稱“地包天”)等錯頜畸形,

Advertisiment
要儘早治療。

矯牙正當時

適合年齡段:12~13歲

12歲左右, 全口28顆恒牙替換完畢, 恒牙列基本形成。 調查發現, 大約一半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錯頜畸形。 青少年期是一個矯牙的重要時期,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此期為孩子矯牙, 此時矯牙花費時間短、矯正的效果也較好。

這麼大的孩子早該養成口腔衛生的習慣了, 不過由於內分泌的影響, 加上刷牙馬虎, 部分孩子會出現牙齦炎。 家長得督促孩子進食後用清水漱口, 早晚刷牙, 每次刷3~5分鐘的刷牙習慣。 此外, 如果孩子出現了牙石, 還要及時洗牙, 免得將來引發牙周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