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哮喘怎麼引起的

一、小兒哮喘怎麼引起的

哮喘作為當今世界威脅公共健康最為常見的慢性肺部疾病,正影響著全球各個年齡層的人群。 由於哮喘的病因較為複雜,個體差異較大,症狀又通常以遷延不愈的咳嗽、咳痰、喘息為主,因此,相當一部分兒童哮喘患兒會被診斷為反復呼吸道感染、哮喘性支氣管炎等。

1、塵蟎

是室塵中的主要過敏原。 調查發現,70%以上的兒童哮喘是由塵蟎引起的,80%以上的哮喘兒童和青少年對塵蟎皮膚試驗呈強陽性反應。 幼兒期是塵蟎致敏的主要時期。 塵蟎以人體脫落的皮屑為主要食物來源,床鋪的溫度、濕度以及食物來源最適宜於屋塵蟎的生長,因此床上塵土中含有較多的屋塵蟎,這是塵蟎過敏性哮喘容易在夜間發作的重要原因。

Advertisiment

2、皮毛纖維、花粉類

動物皮毛、家禽羽毛、棉花纖維、絨毛玩具、羊毛地毯等也容易誘發氣道過敏性炎症,引起哮喘發作。

Advertisiment
另外,有人發現,蟑螂也可誘發哮喘。

花粉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主要由植物的種類決定,可分為春季花粉、夏季花粉和冬季花粉。

3、黴菌

黴菌過敏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以6~9月份為發病的高峰期,但空氣中可有常年飄散的黴菌及其代謝產物,因此黴菌致敏誘發的哮喘多呈常年性發作或常年性發作季節性加重。

4、感染

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感染可誘發哮喘,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氣道過敏性炎症而誘發哮喘發作的主要因素。 細菌感染引起哮喘不如病毒重要。

5、有害氣體及異味

日常生活中有毒有害的氣體和異味是很多的,煙霧是最常見的一種,尤其是煙草的煙霧最為嚴重。 冬季門戶緊閉,煙霧不宜飄散是哮喘易在冬季發作的誘因之一。

Advertisiment

二、小兒哮喘到底有哪些表現

起病起病或急或緩嬰幼兒發病前,往往有1~2日的上呼吸道感染,與一般支氣管炎類似年長兒起病比較急,且多在夜間,可能與夜間氣候變化;室內積存較多的變應原如蟎及屋塵等以及血內腎上腺素在夜間分泌減少有關發作大多經幾小時至一日後逐漸平復。 特別嚴重的病例,起病一開始即呈危重型哮喘或持續較長時間,甚至數日,稱哮喘持續狀態。

患兒煩躁不安出現呼吸困難,以呼氣困難為著,往往不能平臥坐位時聳肩屈背,呈端坐樣呼吸困難。 有時喘鳴音可傳至窒外患兒面色蒼白、鼻翼扇動、口唇指甲紫紺,甚至冷汗淋淳,面容怕恐不安往往顯示危重狀態,應予積極處理。

Advertisiment

發病初起僅有乾咳以後即表現為喘息症狀,隨支氣管痙攣緩解,排出粘稠白色痰液呼吸逐漸平復。 有的患兒咳嗽劇烈可致上腹部肌肉疼痛。 可伴或不伴有發熱胸部體征的吸氣時出現胸凹陷等三凹征,而呼氣時因胸廓內壓增高,在胸骨上凹及肋間隙反見凸出同時頸靜脈顯著怒張。 叩診兩肺呈鼓音,並有膈肌下移心濁音界縮小,提示已發生肺氣腫(但在兒童患獨,此種肺氣腫體征在病情緩解時多自行消失故稱肺充氣征)。 此時呼吸音減弱,全肺可聞喘鳴音及幹性羅音嚴重病例,尤其哮喘持續狀態,兩肺幾乎吸不到呼吸音並由於肺動脈痙攣而致右心負荷增加,以及嚴重低氧血症導致心功能衰竭。

Advertisiment

臨床表現也隨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而異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者,胸部常可聞幹、濕羅音並伴發熱,白細胞總數增多等現象。 如為吸入變應原引志者先多伴有鼻癢、流清涕、打嚏乾咳,然後出現喘憋。 對食物有高度敏感者大都不發熱,除發生哮喘症狀外常有口唇及面部浮腫、嘔吐腹痛、腹瀉及蕁麻疹等症狀,多於進食後數分鐘出現如對食物敏感度較輕,則發生症狀比較遲緩,往往只有輕度哮喘或呼吸困難。

三、小兒哮喘長大後會不會好

小兒哮喘是一種慢性且持續終身的疾病。 可是,為什麼不少人會持有哮喘可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的念頭呢?

有關專家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調查表明,哮喘的好發年齡在六歲以內,1~5歲的患病率為1.83%~1.20%,學齡期後患病率逐漸下降,14~15歲時患病率為0.29%。 從這份調查資料來看,確實有部分哮喘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發病。但是,這種現象被用來證明哮喘患兒“發育後能自愈”,是不科學的。

哮喘的本質是氣道炎症,是特異性體質的人在多種激發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引發的。然而,某些激發因素的作用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在嬰幼兒年齡階段,很容易得感冒,而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誘發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人對某些病毒的免疫力會提高;又如,麵粉、雞蛋、牛奶等食物也可使某些特異性體質的嬰幼兒激發哮喘,在日常生活中,這類食物是經常接觸的,有的患兒可漸漸對這類食物產生耐受性。

家長往往害怕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而對小兒哮喘的治療持有戒心。事實上,哮喘治療的目標是達到並維持哮喘控制,一旦確診為哮喘,需要長期、規範、持續和個體化的治療,患兒和家長要有堅持治療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達到兒童哮喘成功控制不發作。

倘若一味地等待“發育期自愈”,不但影響生長發育,還可能併發支氣管擴張症、慢性支氣管炎等相當麻煩的疾病,在成年後大大增加治療的困難,甚至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從這份調查資料來看,確實有部分哮喘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發病。但是,這種現象被用來證明哮喘患兒“發育後能自愈”,是不科學的。

哮喘的本質是氣道炎症,是特異性體質的人在多種激發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引發的。然而,某些激發因素的作用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在嬰幼兒年齡階段,很容易得感冒,而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誘發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人對某些病毒的免疫力會提高;又如,麵粉、雞蛋、牛奶等食物也可使某些特異性體質的嬰幼兒激發哮喘,在日常生活中,這類食物是經常接觸的,有的患兒可漸漸對這類食物產生耐受性。

家長往往害怕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而對小兒哮喘的治療持有戒心。事實上,哮喘治療的目標是達到並維持哮喘控制,一旦確診為哮喘,需要長期、規範、持續和個體化的治療,患兒和家長要有堅持治療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達到兒童哮喘成功控制不發作。

倘若一味地等待“發育期自愈”,不但影響生長發育,還可能併發支氣管擴張症、慢性支氣管炎等相當麻煩的疾病,在成年後大大增加治療的困難,甚至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