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期心臟及大血管發育異常以及出生後應當退化的組織未能退化而導致的心血管畸形, 是一種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先天畸形, 其臨床表現隨著畸形發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各有差異。 先天性心臟病如今已成為5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亡原因。 由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還未闡明, 尚無有力的預防措施。 目前認為引起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感染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先天性心臟病是如何分類的?

先天性心臟病分類方法很多,

Advertisiment
常根據血液動力學改變將先天性心臟病分為3大類:

(1)左向右分流型(潛伏青紫型):正常情況下由於體循環壓力高於肺循環, 故平時血液從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現青紫。 當劇烈哭泣、屏氣或任何病理情況下致使肺動脈或右心室壓力增高並超過左心室壓力時, 則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現暫時性青紫, 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房間隔缺損等。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某些原因(如右心室流出道狹窄)致使右心室壓力增高並超過左心室, 使血流經常從右向左分流時, 或因大動脈起源異常, 使大量靜脈血流人體循環, 均可出現持續性青紫, 如法洛四聯症和大動脈轉位等。

(3)無分流型(無青紫型):即心臟左、右兩側或動、靜脈之間無異常通路或分流,

Advertisiment
如肺動脈狹窄和主動脈縮窄等。

先天性心臟病有哪些常見症狀?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常因類型和程度不同而表現不一, 常見的症狀有哭聲低微、聲音嘶啞、呼吸急促、吃奶無力、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多汗、劇烈活動或哭吵後唇周發紫;還可伴有生長發育落後、抵抗力弱、容易患感冒, 且患病後不易恢復等表現。 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 應及早就診, 以確診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常用的檢查方法有X線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 必要時作心導管檢查及心血管造影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