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付“夜哭郎”媽媽有高招

天惶惶, 地惶惶, 我家有個夜哭郎, 過往行人念三遍, 一覺睡到大天亮。

相信不少地方的不少朋友, 在牆上、電線杆子上都見過寫有這些句子的小紙條。 據說這樣孩子就可以安睡了。 儘管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 甚至帶有著某種迷信傳說, 但是父母的良苦用心還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希望我們的小寶寶能夠在正常的睡眠中健康成長!從另一個角度, 也反映出了夜哭郎型的小孩子幾乎是一個帶有點普遍性的、讓年輕父母很頭疼的一個問題。 小孩睡不好, 不但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尤其也嚴重影響大人的正常工作和學習,

Advertisiment
甚至還會影響到街坊、鄰里的關係問題。

於是, 出於無奈的父母, 往往就會“病急亂投醫”了:寧信其有, 不信其無。 既然老人們都這麼說, 試試也無妨。

因為寶寶實在是太小了, 他的最常表示方法就是哭。 餓了哭, 要馬上餵奶;睡得不舒服或大小便弄濕了尿布也哭, 要你給他換換睡姿或換條乾爽的尿布;沒人理了也哭, 要人抱著哄哄他。 如果哭鬧不止, 且煩躁不安, 吃奶不香, 哭聲也不是很響亮, 怎麼哄都不行的, 可能是生病了, 應好好查查原因, 看看有無發熱、咳嗽、肚子疼、脹, 大小便是否正常, 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這裡所說的對付哭鬧的寶寶, 通常指的是那種孩子, 精神、飲食、大小便都正常, 白天睡眠也很好, 可一到晚上睡覺就開始哭鬧不止,

Advertisiment
怎麼哄也不行, 搞得全家人疲憊不堪, 左鄰右舍也因此而不得安寧,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夜哭郎”。 這種孩子多半是由於家長沒有注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或造就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所造成的, 白天睡得太多, 晚上就哭鬧不睡, 或睡前逗得孩子咯咯大笑、興奮不已, 或是睡前家裡人多、吵鬧、電視聲音太高等等, 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 應該從小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 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如果這些方法都做了還是不行,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除其他病理情況外), 睡前給孩子服小劑量的鎮靜劑——魯米那(苯巴比妥), 一般兩三天就能見效, 但是家長不可隨意自作主張給孩子服藥。
Advertisiment
如劑量掌握不好, 可能會出大問題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