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食品,你選擇的正確嗎

超市里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了, 選購食品的父母們卻越來越糊塗了。 面對著滿貨架的商品, 眼花繚亂之餘, 往往就會買到性價不符的食品。 那麼, 怎樣才能想做個精明理性的購物者呢?一方面要學習相關的食品知識, 另一方面要瞭解理性購物的小秘訣。

麵包區
麵包看起來總是非常誘人, 分類也比較麻煩。 按用途, 可以分為“主食麵包”和“點心麵包”兩類;按質感, 可以分為“軟質麵包”、“脆皮面包”、“松質麵包”和“硬質麵包”四類;按原料, 可以分為白麵包、全麥麵包和雜糧麵包三類。
從熱量來說, 以表皮乾脆的脆皮面包熱量最低,
Advertisiment
因為這類麵包不甜, 含糖、鹽和油脂都很少, 烘焙後表皮脆硬, 趁熱吃非常可口。 法式主食麵包和俄式“大列巴”都屬於這一類, 營養價值和饅頭大體類似。 硬質麵包和軟質麵包加入雞蛋、糖、牛奶、油脂等材料, 只是加入的水分不同。 孩子們喜歡的“吐司麵包”、“奶油麵包”和大部分花色點心麵包都屬於軟質麵包。 軟質甜面包含糖約15%、油脂約10%, 吐司麵包更多一些。 但因為加入了雞蛋和奶粉, 營養價值也有所增高, 適合給寶寶食用。
要點1:儘量避免“丹麥”麵包
麵包中熱量最高的是松質麵包, 也叫“丹麥麵包”。 它的特點是要加入20%~30%的黃油或“起酥油”, 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 常常做成牛角麵包、葡萄乾扁包、巧克力酥包等。 它口感酥香柔軟,
Advertisiment
非常美味, 但因為飽和脂肪和熱量實在太多, 而且可能含有對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利的“反式脂肪酸”, 家長要儘量少給孩子買這樣的麵包, 最好1周不超過1個。
要點2:學會辨別全麥麵包
一般的麵包都是用**做的, 質地柔軟細膩, 容易消化吸收, 膳食纖維含量極低。 不過, 很多人都知道, 全麥麵包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因為它富含纖維, 能幫助人體打掃腸道垃圾, 還能延緩消化吸收, 有利預防肥胖。 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開始嘗試吃全麥麵包, 培養愛吃“粗”食的好習慣。
全麥麵包是指用沒有去掉外面麩皮和麥胚的全麥麵粉製作的麵包。 它的特點是顏色微褐, 肉眼能看到很多麥麩的小粒, 質地比較粗糙, 但有香氣。 由於它營養價值比白麵包高,
Advertisiment
B族維生素豐富, 微生物特別喜歡它, 所以比普通麵包更容易生黴變質。
需要注意的是, 顏色發褐, 未必表明產品是全麥麵包。 有些企業為了讓消費者更愛吃, 會用來做麵包, 然後加少量焦糖色素染成褐色, 看起來顯得有點“暗”, 但本質上仍然是白麵包。 一定要看到足夠多的麥麩碎片, 才能認定是全麥麵包——不過口感真的有點粗哦。
除去全麥麵包之外, 含各種雜糧配料的雜糧麵包, 如燕麥麵包、黑麥麵包、豆粉麵包等, 都可以提供不少的膳食纖維。

要點3:選購注意新鮮度
麵包包裝上都會注明保質期:“二、三季度(春夏)3~4天, 一、四季度(秋冬)5~7天”。 選購時一定要選擇盡可能新鮮的麵包。 如果在快過期的時候購買, 就要馬上食用。
Advertisiment

主食區
很多消費者都習慣于在超市購買饅頭、餅等主食品, 但選購的時候也往往缺乏評判標準。
要點1:不要買過分潔白的麵食
麵粉當中含有微量的胡蘿蔔素, 所以, 無論磨得怎樣精細的麵粉, 都不可能是潔白的顏色。 然而, 消費者偏偏喜歡白色, 而且越白越喜歡。 於是製作者就會迎合消費者的心理, 想辦法把麵食弄得非常潔白。 一般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超量添加氧化劑“過氧化苯醯”, 甚至超過國家許可量的兩三倍;二是用硫磺來薰蒸。 無論哪一種, 都會破壞食品中的維生素, 而且會帶來安全隱患。 因此, 消費者不要買過於潔白的饅頭、花卷、豆包之類的麵食。 有一點兒**, 反而是正常的。 如果可能的話, 建議優先購買全麥饅頭。
Advertisiment
它雖然麻麻點點, 發黃髮褐, 樣子不太好看, 但是營養價值卻很高呢!
要點2:不要買口感“過好”的食品
為了口感更好, 一些加工者可能在主食中加入多種添加物質, 從明礬到硼砂, 都能增加“筋力”和“黏性”, 使麵食更有吸引力。 比如說, 添加硼砂的拉麵韌性特別好, 添加明礬的麵條口感特別滑爽。 然而, 明礬含有鋁, 多食可損害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硼砂則有明顯毒性。 粗糙一些的米、面因為營養全面, 才是我們真正的好朋友!
要點3:不要買油炸的麵食
很多人喜歡吃油炸的麵食, 比如油條、油餅、麻花、饊子等等。 問題是, 油炸的害處實在太大了。 一則高溫會破壞絕大部分維生素, 二則麵粉善於吸油, 油炸食品熱量超高容易發胖;三則製作油炸食品的油通常會用一整天, 甚至更長時間,油中會產生大量的致癌和有毒物質。因此,儘管油炸食品很誘人,還是要儘量避免。
溫馨提示:
由於兒童解毒能力較弱,父母們應當監督自己的孩子,每週吃油炸食品的數量不超過一次,包括油餅、油條這類麵食,也包括炸薯片、炸薯條、炸雞翅等其他油炸食品。吃油炸食品的時候,最好能與生的蔬菜、薯類、藻類、粗糧相伴,因為這些食品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除毒物,還能減少油脂的吸收。在下一餐當中,也應當多吃這些新鮮食物,少吃油膩食品。
(實習編輯:朱小丹) 甚至更長時間,油中會產生大量的致癌和有毒物質。因此,儘管油炸食品很誘人,還是要儘量避免。
溫馨提示:
由於兒童解毒能力較弱,父母們應當監督自己的孩子,每週吃油炸食品的數量不超過一次,包括油餅、油條這類麵食,也包括炸薯片、炸薯條、炸雞翅等其他油炸食品。吃油炸食品的時候,最好能與生的蔬菜、薯類、藻類、粗糧相伴,因為這些食品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除毒物,還能減少油脂的吸收。在下一餐當中,也應當多吃這些新鮮食物,少吃油膩食品。
(實習編輯:朱小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