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被人欺負or欺負別人時,你的教育方式合適嗎?

在生活中, 小孩子之間相處也難免磕磕絆絆, 產生矛盾。 如果你的小孩回家哭訴被人欺負, 亦或是你的小孩欺負了別人, 家長該如何處理呢? 》》一看就知道的養育心經, 你還能不看?

保護孩子之間純真的關係,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星媽—官寶媽咪:

首先要教育寶寶不要欺負別的孩子, 讓他有個共同玩耍的意識。 不論是什麼東西都要商量著玩, 如果是別的孩子先動手對我們進行傷害, 我們要在保護自己的同時阻止對方傷害。 我的寶寶其實不會打人或者欺負人, 從來都是被欺負被撓, 如果是寶寶的錯我會告訴他下次不要先拿別人的東西或者書本,

Advertisiment
要商量, 經過允許再拿, 避免孩子們廝搶受傷。 其實小孩子不懂欺負不欺負, 即使打架了沒過多久又和好了, 他們是最天真的, 以快樂為主。 >>>>如何有效幫助孩子面對並解決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星媽—欣蕊麻麻:

小孩如果哭著找我, 我會先安撫她, 讓她平靜下來, 讓她告訴我發生什麼事, 我從中瞭解情況, 對症下結果。 如果是我們寶寶做錯, 第一時間要帶小孩去與其他小夥伴認錯, 要讓小孩知道不可以隨便欺負其他小夥伴, 要做個乖小孩, 這樣才會有好多小朋友與你一起玩與你分享玩具, 要讓小孩懂得謙讓和分享;如果有小孩欺負我們家小孩, 我會帶小孩去找小夥伴,

Advertisiment
我會問小夥伴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小孩之間大多數就是搶玩具或者玩耍意見不和, 只要大人把小孩之間誤會解開了就好了。 小孩之間都是純真的, 哭鬧過後, 大家又抱一起玩耍吃喝。

瞭解清楚事情原委, 既不錯怪別人, 也不委屈自己

星媽—球球媽:

如果小孩回家哭訴, 我會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讓小傢伙冷靜下來, 問清楚事情的原委, 講道理, 給小孩分析。 如果是我小孩的錯, 我會鼓勵她去道歉;如何是別人的錯, 我必須帶小孩去討個說法, 不可以糊裡糊塗。 我個人覺得小孩吵吵鬧鬧無大礙, 但是非曲直得分清楚, 我們不可以錯怪了別人, 也不可以委屈了自己, 孩子既然能找家長哭訴, 就說明他能懂道理了, 在這種時期更要好好教育。

Advertisiment
>>>>解決孩子之間矛盾的最好辦法

多培養孩子思考處理問題和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星媽—文文媽媽:

小孩之間欺負或被欺負是在所難免的, 而我們家長又應該怎麼做呢?一般情況下我帶孩子外出時, 事先會和他說一些碰到情況會採取哪些措施, 先打好預防針, 讓孩子有個心裡準備, 因為畢竟還是小孩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總體上來說我家孩子基本不惹其他小朋友, 也不欺負他們, 相反別家的孩子會來惹我家孩子,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時, 我家孩子不會輕易還手的, 還是很友好的和你們玩, 但是, 幾次下來你們還是來招惹他, 那他也會有所行動, 那就是他開啟自我防衛的架勢, 但也不是真的打, 而是嚇唬嚇唬他們,

Advertisiment
看你們再來惹我!這點我倒沒想到他會做得這麼好!了

而有時在童樂園或其他遊樂場所裡, 會有些新奇的娛樂設施, 孩子們肯定會爭搶著玩, 當我看到這情況時, 我不會馬上上前幫他, 而是在旁邊靜靜觀察他的行為, 如果他處理好了, 就不需要我們家長出面調節, 萬一孩子沒處理好, 這時我才會上前和孩子說, 玩具就一個, 你們有幾個人玩可以大家商量一下, 輪流玩, 不要搶, 否則你們都搶著玩結果誰也沒玩到。

小孩本身就有著他們的好玩天性, 喜歡爭搶一個玩具, 誰都不讓誰。 所以說, 作為家長們, 應該在平時生活中就要正確引導孩子們, 碰到各種情況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怎麼解決和處理問題, 讓他們漸漸養成自己會思考處理問題和突發狀況的能力。

Advertisiment
不要臨時被欺負了, 家長就一味地幫自己小孩, 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搞清事情的情況和他一起解決事情, 這樣等到下次再發生類似的情況後, 孩子才會知道怎麼去解決當前的事情。

父母以平常心對待, 引導孩子智慧解決

星媽—恢恢媽媽:

在生活中, 小孩子之間相處也難免磕磕絆絆, 產生矛盾, 做父母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哪個孩子不是在這樣摸爬滾打的交往當中, 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與瞭解自我的價值呢?如果過度保護長大將失去人際關係當中珍貴的一課, 過份縱容也將成為他人際關係當中艱難的一課。

無論是被人欺負或是欺負別人, 個人認為得從幼兒(1-3歲)抓起, 如果幼兒欺負別人,只能父母先道歉,告訴孩子你的不當行為引起別人的不舒服。

記得小寶周歲後會行走時,在花園裡看到別人的玩具,一把就搶過來。因為這時他不清楚哪些是別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別人不給還會抓咬人家,這時我就會告訴他這個玩具是:誰誰的,要還給他,有的家長很好就說沒關係。我都會堅定告訴他:不行,除非你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自那以後他看到別人手上拿了玩具,就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學會交換,不再抓咬。

有些大孩子他也可能是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見有人用過欺負人的方式便會模仿,讓他覺得有可取之處,所以就會繼續使用。關鍵要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就事論事教會他如何與人打交道,讓他自己舒服,別人也舒服。可如果是被欺負的話,就儘量引導孩子說對方是無意識的,淡化別人對他的傷害。當小寶不抓咬別人時,後來換成了被別人抓咬的那個,這時是個大好的教育機會,告訴他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非常喜歡你…根據理解能力疏導。

4-12歲兒童是在幼兒期後體驗與人交往的重複及進階過程。欺負包括很多方面:一語言上的欺負;二肢體語言的欺負;三性欺負……大家自行根據情況疏導孩子,説明他們成為個自信勇敢寬容的人,避免用武力解決,學會用智慧解決問題。

孩子該經歷的每一步都不能少,包括衝突、矛盾、傷害,打別人和被別人打……經歷這些,他才會成長、成熟。只要處理得好,也許,會成為孩子們的一筆財富。

如果幼兒欺負別人,只能父母先道歉,告訴孩子你的不當行為引起別人的不舒服。

記得小寶周歲後會行走時,在花園裡看到別人的玩具,一把就搶過來。因為這時他不清楚哪些是別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別人不給還會抓咬人家,這時我就會告訴他這個玩具是:誰誰的,要還給他,有的家長很好就說沒關係。我都會堅定告訴他:不行,除非你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自那以後他看到別人手上拿了玩具,就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學會交換,不再抓咬。

有些大孩子他也可能是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見有人用過欺負人的方式便會模仿,讓他覺得有可取之處,所以就會繼續使用。關鍵要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就事論事教會他如何與人打交道,讓他自己舒服,別人也舒服。可如果是被欺負的話,就儘量引導孩子說對方是無意識的,淡化別人對他的傷害。當小寶不抓咬別人時,後來換成了被別人抓咬的那個,這時是個大好的教育機會,告訴他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非常喜歡你…根據理解能力疏導。

4-12歲兒童是在幼兒期後體驗與人交往的重複及進階過程。欺負包括很多方面:一語言上的欺負;二肢體語言的欺負;三性欺負……大家自行根據情況疏導孩子,説明他們成為個自信勇敢寬容的人,避免用武力解決,學會用智慧解決問題。

孩子該經歷的每一步都不能少,包括衝突、矛盾、傷害,打別人和被別人打……經歷這些,他才會成長、成熟。只要處理得好,也許,會成為孩子們的一筆財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