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突然不吃奶了,是怎麼回事?

最近, 很多媽媽反映:“寶寶能玩能睡, 就是突然食欲下降了, 好像看到奶就非常厭惡, 很擔心寶寶會營養跟不上” 其實, 這是寶寶到了“厭奶期”了!厭奶期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 更說明寶寶長大了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寶寶厭奶這一問題, 從而幫助各位寶媽更好地認識寶寶厭奶期!

厭奶的症狀

寶寶的活動量正常, 精神也不錯, 但就是好像不太會餓!在餵食的時候, 有些寶寶一聞到奶味就皺眉, 甚至把頭扭到一旁, 就算把乳☆禁☆頭塞到他嘴裡, 寶寶也總是很快就用舌頭將之頂出來, 好像很難吃的樣子!這時候,

Advertisiment
說明寶寶到了厭奶期了!

厭奶發生的時間

大部份都發生在3~5個月大時, 但也有一些寶寶早在2個月大就出現厭奶的現象。 每一次「厭奶期」大概都會維持一星期至半個月不等的時間, 這些都算是正常範圍。

寶寶厭奶主要有兩種類型1、生理性厭奶

正常的新生兒, 在剛出生的前兩個月, 吃奶通常很專注。 餓了就哭飽了就睡, 體重快速增加。 父母看著心愛的寶貝像吹氣球似的一眠大一寸, 真有成就感!

誰知到了三個月大之後, 大部分的寶寶開始不再一鼓作氣的吃奶, 而是吃吃停停, 有時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 更有一些好奇寶寶, 只要周遭有聲響、有人走動, 就停止吸奶, 顯然其他事情對它說來, 比吃奶有趣多了。

因此,

Advertisiment
醫學上稱四至五個月的寶寶, 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生理性厭食期」。 它的特徵是孩子正常發育, 活力很好, 只是奶量暫時減少, 但還保持每天每公斤體重100以上, 通常一個月左右就自然恢復食欲。

面對生理性厭奶期的寶寶, 最好選擇比較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來餵奶, 以免它分心。 如果孩子表現出拒絕的樣子, 就不要強逼他就範, 否則寶寶可能更厭惡, 甚至嘔吐、哭鬧。 根據多位元媽媽的經驗, 寶寶在半睡半醒之間, 最容易喂得快又多, 父母不妨順勢而為!

同時, 把握寶寶對奶以外的食品的好奇心, 開始添加輔食!正好補充缺少的熱量和營養。 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品牌的嬰兒輔食, 罐上都會注明適用的年齡, 作為點心, 使用也很方便。

Advertisiment

有些寶寶厭奶期持續太久, 就不能單純的等待他自然恢復。 因為人體的胃是個彈性的袋子, 經常不去撐它, 就漸漸習慣不覺得餓!有些孩子起初是生理性厭食, 漸漸體重不再適度增加, 在生長曲線表上, 體重百分位元下降兩個曲線, 或落後到第三百分位以下, 稱為「生長遲緩」, 已經算是病理性厭食了!這時最好由醫師評估, 並積極補充營養。

2、病理性厭奶

我們常說主婦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適用到嬰兒的生活型態, 則是「吃喝拉撒睡動玩」。 一個孩子如果健康出了問題, 就會影響這七件事, 表現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 厭奶就是一個經常伴隨急、慢性疾病的徵兆。

厭奶不是病!寶寶長大了就自然會厭奶

基本上,

Advertisiment
做媽媽的要有一個基本觀念, 寶寶長大了就是會厭奶的!

一般而言, 寶寶大約6個月大左右, 就會不喜歡吃奶。 這種厭奶的現象存在於所有哺乳動物的身上!有養寵物的可以細心觀察下自己家裡的阿貓阿狗~哺乳動物長達以後就會出現厭奶, 直至真正斷奶!

其原因是因為“奶”所提供的營養相對稀薄, 大約每公克奶水至提供0.67卡的營養, 而相同量(公克)的肉類蛋白質可提供4卡的營養, 脂肪則可一共9卡。 所以, 奶水只是用來育嬰的!當寶寶較大了, 活動力增加了以後, 需要更多的熱量與營時, 就自然會想要吃營養價值更高的食物。 所以任何哺乳動物長大以後都會自動出去找奶以外的食物。

人類也一樣!平均6個月大左右就會出現自動厭奶(或者是斷奶)的現象!現在大家都生活在21世紀,

Advertisiment
如果早出生100年, 例如1900年代, 那時也是只懂得用母乳育嬰, 寶寶到6個月開始厭奶時, 母乳也因為寶寶厭奶而自動回去就沒有了, 那時候還沒有發明奶粉這種替代食物, 寶寶餓得哇哇大哭時, 媽媽自然會喂別的食物給他吃了, 寶寶一樣長得健康強壯。

而且, 上天造人也確實很神奇的, 醫學上早就證實了:人類寶寶腸道內消化奶類的“乳糖酵素”(lactase), 會在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自動減少, 這也是人類嬰兒會在6個月左右出現厭奶的“罪魁禍首”!

媽媽把握這三點, 輕鬆應對厭奶期

少量多餐

厭奶前: 四個小時喝120ml, 一天約喝720ml, 約六餐;

厭奶後: 四個小時喝60ml, 一天約喝360ml, 約六餐, 但必須倒掉360ml;

調整後:三小時喝70ml,一天約喝560ml,約七~八餐,睡前120ml幫助睡過夜,完全不浪費,而且,每一次少量喝奶,不用硬逼寶寶硬要把奶喝完,大人寶寶都愉快(雙贏)。

把握洗澡後

洗澡時讓寶寶多多活動,舒服的水溫可以讓寶寶很放鬆,因此,每次洗澡後,寶寶都很餓,可以喝足量120~130ml,而且速度很快,洗澡後,又喝溫溫的母奶,超級舒服,接著就會秒睡,然後媽媽就可以轉圈圈了!

更換奶嘴頭洞孔

寶寶長大了,需求也變大,奶嘴頭的洞孔如果太小,就會吸的很費力,吸到最後甚至睡著或索性不喝了,所以,三個月後奶嘴頭的孔最好能換大一些!

科學衡量厭奶寶寶的健康

奶量的計算

一般而言,還沒開始吃輔食的寶寶的奶量,是以寶寶的體重和每天的餐次來計算:

一餐的奶量×整天的餐次=一天的總奶量

一天的總奶量÷體重 = 每公斤體重所攝取的奶水量

比如:

4個月大的寶寶,體重6㎏,一天大約喝6餐,每餐喝100ml。

100 ml × 6 = 600 ml (一天的總奶量)

600 ÷ 6 = 100ml/kg(每公斤體重所攝取的奶水量)

厭奶期的寶寶會有大小餐的情況,所以總奶量要以累加的方式獲得!只要每公斤體重能達到80~100ml的奶水攝取量,就符合一天的基本需要,短期而言對健康不會有所影響!

如何判斷寶寶的健康?

若真的怕寶寶餓壞了,可以買個寶寶專用的磅秤回家,每天定時量體重並作紀錄。若沒有此預算,可根據所換下來的尿布次數、重量(沉甸甸的至少6片)及尿的顏色、氣味(清澈接近無色,淡鹹味)來判斷吃得到底夠不夠。

寶寶的生長曲線

一般來說,兒童健康手冊上「生長曲線」第3~97個百分位(最高及最低的兩條紅線之間)都屬於正常範圍,而厭奶期不長的話,並不會顯示在生長曲線的落後上。假設寶寶體重的生長曲線一直都在第15百分位左右(意指100個同年齡的小朋友中,由最輕排到最重,他大概贏了15個人),即使到厭奶期也沒有多大的改變,那就請家長不要過度擔心!生長曲線有分男女,別弄混了!生長曲線表如下:

生長曲線表

寶寶厭奶期的注意事項

0~3個月寶寶厭奶要特別留心 

越小的寶寶發生厭奶的狀況越是要小心。0~3個月的小寶寶發生嚴重厭奶,通常表示小寶寶可能有某些身體不適,或可能有代謝上的疾病,而且因為小寶寶的營養來源完全來自母乳或配方奶,所以一旦進食量過少,就可能導致脫水,進一步可能併發休克、腎衰竭等,必須積極就醫檢查治療。

是否伴隨身體不舒服的徵兆

由於厭奶也可能是一個伴隨急性、慢性疾病的徵兆,所以,若寶寶厭奶時伴隨有臉色不好、活力減低、煩躁不安、昏昏欲睡、呼吸急促或喘息、腸胃道(哭鬧不安、腹脹、腹瀉等)症狀,就需立刻帶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不要小看奶垢

小寶寶舌頭上或口腔的白點,可能是鵝口瘡(黴菌感染),會造成口腔疼痛,使寶寶食量突然變少。需要請醫生開藥塗抹或服用,而且要將所有的奶嘴或奶嘴頭換掉,母乳哺育亦要注意母親乳☆禁☆頭是否有被感染。

其實,厭奶期的寶寶只要排除了慢性疾病的原因,媽媽們無需太擔心,這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很多媽媽並不確定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好,而寶寶的“厭奶”現象恰恰是給媽媽們最好的指標了!

調整後:三小時喝70ml,一天約喝560ml,約七~八餐,睡前120ml幫助睡過夜,完全不浪費,而且,每一次少量喝奶,不用硬逼寶寶硬要把奶喝完,大人寶寶都愉快(雙贏)。

把握洗澡後

洗澡時讓寶寶多多活動,舒服的水溫可以讓寶寶很放鬆,因此,每次洗澡後,寶寶都很餓,可以喝足量120~130ml,而且速度很快,洗澡後,又喝溫溫的母奶,超級舒服,接著就會秒睡,然後媽媽就可以轉圈圈了!

更換奶嘴頭洞孔

寶寶長大了,需求也變大,奶嘴頭的洞孔如果太小,就會吸的很費力,吸到最後甚至睡著或索性不喝了,所以,三個月後奶嘴頭的孔最好能換大一些!

科學衡量厭奶寶寶的健康

奶量的計算

一般而言,還沒開始吃輔食的寶寶的奶量,是以寶寶的體重和每天的餐次來計算:

一餐的奶量×整天的餐次=一天的總奶量

一天的總奶量÷體重 = 每公斤體重所攝取的奶水量

比如:

4個月大的寶寶,體重6㎏,一天大約喝6餐,每餐喝100ml。

100 ml × 6 = 600 ml (一天的總奶量)

600 ÷ 6 = 100ml/kg(每公斤體重所攝取的奶水量)

厭奶期的寶寶會有大小餐的情況,所以總奶量要以累加的方式獲得!只要每公斤體重能達到80~100ml的奶水攝取量,就符合一天的基本需要,短期而言對健康不會有所影響!

如何判斷寶寶的健康?

若真的怕寶寶餓壞了,可以買個寶寶專用的磅秤回家,每天定時量體重並作紀錄。若沒有此預算,可根據所換下來的尿布次數、重量(沉甸甸的至少6片)及尿的顏色、氣味(清澈接近無色,淡鹹味)來判斷吃得到底夠不夠。

寶寶的生長曲線

一般來說,兒童健康手冊上「生長曲線」第3~97個百分位(最高及最低的兩條紅線之間)都屬於正常範圍,而厭奶期不長的話,並不會顯示在生長曲線的落後上。假設寶寶體重的生長曲線一直都在第15百分位左右(意指100個同年齡的小朋友中,由最輕排到最重,他大概贏了15個人),即使到厭奶期也沒有多大的改變,那就請家長不要過度擔心!生長曲線有分男女,別弄混了!生長曲線表如下:

生長曲線表

寶寶厭奶期的注意事項

0~3個月寶寶厭奶要特別留心 

越小的寶寶發生厭奶的狀況越是要小心。0~3個月的小寶寶發生嚴重厭奶,通常表示小寶寶可能有某些身體不適,或可能有代謝上的疾病,而且因為小寶寶的營養來源完全來自母乳或配方奶,所以一旦進食量過少,就可能導致脫水,進一步可能併發休克、腎衰竭等,必須積極就醫檢查治療。

是否伴隨身體不舒服的徵兆

由於厭奶也可能是一個伴隨急性、慢性疾病的徵兆,所以,若寶寶厭奶時伴隨有臉色不好、活力減低、煩躁不安、昏昏欲睡、呼吸急促或喘息、腸胃道(哭鬧不安、腹脹、腹瀉等)症狀,就需立刻帶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不要小看奶垢

小寶寶舌頭上或口腔的白點,可能是鵝口瘡(黴菌感染),會造成口腔疼痛,使寶寶食量突然變少。需要請醫生開藥塗抹或服用,而且要將所有的奶嘴或奶嘴頭換掉,母乳哺育亦要注意母親乳☆禁☆頭是否有被感染。

其實,厭奶期的寶寶只要排除了慢性疾病的原因,媽媽們無需太擔心,這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很多媽媽並不確定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好,而寶寶的“厭奶”現象恰恰是給媽媽們最好的指標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