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牙齒上有黑線或是齲齒

很多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 寶寶的牙齒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一條黑線。 那麼寶寶的牙齒上有黑線一樣的東西是怎麼回事呢?因為無法肉眼看到, 所以還是得讓醫生看一眼, 確定是不是齲齒。 如果確實是齲齒, 那就需要處理了。

寶寶的牙齒上有黑線或是齲齒

寶寶會發生齲齒, 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細菌、飲食以及口腔因素(牙和唾液), 這三者相互關聯。

細菌因素大家都很容易理解, 在齲齒發生和發展過程中, 細菌的作用不可忽視。 許多口腔內細菌與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物殘屑混合在一起,

Advertisiment
牢固地黏附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 這種黏合物叫做牙菌斑或菌斑。 菌斑中的大量細菌產酸, 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質表面脫鈣、溶解, 最終發生齲齒。 臨床調查證明口腔中菌斑多的兒童齲齒也多。 而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口腔細菌不僅會禍害牙齒, 現在還有一些研究提示它可能經由口腔進入消化道和血液, 對全身健康都帶來不利影響, 所以不能忽視。

飲食因素在齲齒形成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我們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類, 這些物質既供給菌斑中細菌生活和活動能量, 又通過細菌代謝作用使糖酵解產生有機酸, 酸長期滯留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 使釉質脫礦破壞, 繼之某些細菌又使蛋白質溶解形成齲洞。

Advertisiment
致齲的糖類很多, 最主要的是蔗糖。 而現在孩子吃得食物精細、甜軟, 一方面在咀嚼過程中這些食物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摩擦、自潔效果, 另一方面還特別容易黏著在牙齒上, 變成“口腔細菌培養基”, 所以孩子飲食均衡、不要一味給予精細甜軟的食物, 對身體健康和口腔健康都很重要。 相反, 如果孩子飲食中礦物鹽類、主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 牙齒的抗齲性就更高。

最後是口腔本身的因素, 比如牙齒的形態、位置就很重要。 許多孩子牙齒長得東倒西歪, 當然容易發生齲齒;而如果這種乳牙齲不及時治療, 將來給牙齒矯正也會帶來麻煩, 這是一對互相影響的“壞搭檔”, 絕對不能忽視。 另外, 牙齒咬面的窩溝是發育過程中留下的缺陷,

Advertisiment
深窩溝內容易滯留細菌和食物殘屑, 而且不易清除掉, 容易誘發齲齒, 所以我們才會建議孩子適齡接受窩溝封閉;礦化不足、特別是鈣化不足的牙齒抗齲性低, 而牙齒中含適量氟就不易發生齲齒, 所以當孩子逐漸長大、學會刷牙並且不會誤吞漱口水後, 可以逐漸讓他們開始嘗試接受含氟牙膏。 另外, 足量而稀釋的唾液可以起到口腔自潔的作用, 相反, 如果唾液量少、黏稠, 那麼清潔效果不佳, 反而更容易讓菌斑形成並附著在牙齒表面上。 所以多飲白開水也有一些益處。

母嬰專家溫馨提示:寶寶的牙齒上有黑線或是齲齒。 所以為了更好的預防寶寶齲齒, 我們要注意以上的注意事項。 總之,

Advertisiment
預防齲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而治療齲齒卻刻不容緩, 所以一定要及時讓醫生判斷孩子口腔裡的是不是齲齒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