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的最佳營養庫--雞蛋

雞蛋是我們餐桌上最熟悉和常見的食材, 以營養豐富、價格低廉、易於吸收、烹調多樣等優點, 成為許多媽媽為寶寶配餐時的首選材料。

然而, 無論是作為“菜肴”還是“營養源”, 由於雞蛋介於“葷”、“素”之間的營養特性, 其元素成分、搭配原則、食用分量、烹調方式都有不同講究。

Question 1:雞蛋究竟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蛋白質和蛋氨酸——雞蛋中不但含有優質蛋白, 蛋氨酸的含量也特別豐富。 一般來說, 兩隻雞蛋的蛋白質含量大致與3兩魚肉相等, 其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 消化率和利用率高達98%以上。

Advertisiment

脂肪——資料顯示, 每100克雞蛋含有脂肪11.6克, 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 呈乳化狀態存在於蛋黃中, 極易被消化、吸收。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雞蛋中鐵、鈣、磷和維生素A、維生素B的含量都很高。 其中, 鐵和鈣是造血、長骨的必需品;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及生長發育幫助很大;其它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維生素D、E的含量也很豐富, 有助增強機體的代謝和免疫功能。

Question 2:蛋黃好還是蛋白好?

蛋黃和蛋白中都含有優質蛋白, 但其它的營養成分卻有較大差異:蛋白富含卵清蛋白, 而蛋黃中除了卵黃磷蛋白外, 還含有各種豐富的脂肪和微營養素, 所以老人們常說, 蛋黃的營養價值更高。 但當寶寶出現對雞蛋過敏的現象時, 媽媽一般會停止餵食全蛋, 其實,

Advertisiment
導致寶寶過敏的主要是卵清蛋白, 只要避免食用蛋清, 一般可以逐步脫敏。

基於蛋黃的優越性和營養性, 通常4個月~1歲的寶寶最好只吃蛋黃, 從最初的1/4個蛋黃開始, 隨月齡逐漸增加到1~1.5個, 待1周歲後才鼓勵食用全蛋。

Question 3:雞蛋吃得越多越好嗎?

雞蛋是一種大眾化的食材, 但吃多少、怎麼吃依然有講究, 其分量和烹調方法的拿捏是許多媽媽常犯的錯誤。

對寶寶而言, 雞蛋並非吃得越多越好, 因為寶寶體內的消化器官十分嬌嫩脆弱, 當蛋白質攝取過量時, 對腸胃而言會造成強烈刺激, 導致吸收功能障礙, 消化不良。

從烹調方式來說, 白水煮蛋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雞蛋中的營養成分, 但卻不易吸收;煎、炒等方式烹調出的雞蛋美味可口,

Advertisiment
但營養流失大, 較為油膩;蒸雞蛋時營養保存較好, 口感嫩滑, 有助於寶寶吸收;生吃雞蛋或開水沖雞蛋是最不好的食用方式, 因為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 容易引起腹瀉和寄生蟲病。 所以, 寶寶吃雞蛋時一要適量, 二要熟食, 並以蒸蛋為好, 以便消化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