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夜驚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夜驚的原因主要為:焦慮、受驚等, 如家庭成員的重病和死亡, 初次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的環境等。 那麼寶寶夜驚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將對寶寶夜驚怎麼辦做出詳細的介紹。

寶寶夜驚怎麼辦

1、心熱型:仰面而啼, 見燈光啼甚, 哭聲洪亮。 面赤唇紅, 口中氣熱, 煩躁不安, 身腹俱暖, 眵淚加多, 大便秘結, 小便短赤。

治則:清心安神。

處方:天河水、平肝、清胃, 掐五指節。

2、脾寒型:睡喜俯臥, 曲腰而啼, 哭聲無力, 面色青白, 口中氣冷, 四肢不溫, 腹痛喜按喜暖, 不乳便溏, 唇舌淡白。

治則:溫中散寒。

處方:外勞宮、補脾、平肝,

Advertisiment
掐五指節。

3、驚嚇型:時現驚懼裝, 面色青, 睡中驚惕不安, 陣發性啼哭驚叫。

治則:鎮驚安神。

處方:平肝清肺, 天河水, 小天心, 五指節。

寶寶夜驚如何治療

1、辨證施治

脾虛的患兒可服用小建中湯、四君子湯等健脾之劑;內有積熱或驚恐傷神的患兒, 可口服小兒七珍丸。

Advertisiment

2、飲食調理

多食麻山藥粥及蔬菜水果, 少食肥甘厚膩之品, 晚餐不能過飽, 飲食要規律。

3、捏脊療法

患兒俯臥, 撩起上衣, 露出整個腰背, 施術者先以溫暖兩手在患兒背部上下按摩數遍, 使肌肉放鬆, 然後兩手半握拳, 施術 時從患兒尾椎下的長強穴開始, 用拇指撓側緣頂住皮膚, 食、中指前按, 3指同時用力, 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 然後沿著督脈自下而上, 左右兩手交替合 作, 按照推、捏、撚、放、提的先後順序, 自尾椎下的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 此為一遍, 一般每捏三下將脊背皮膚提一下, 如此反復6遍, 2周為1 個療程。

寶寶夜驚媽媽可以做什麼

1、如果發現寶寶夜驚, 媽媽可以輕輕地拍拍他、輕聲細語地哄他,

Advertisiment
讓他安定下來繼續睡覺。

2、不要讓寶寶睡前太興奮。

3、不要讓寶寶在睡前吃得過飽。

4、不要讓寶寶接觸到恐怖緊張的場景。

隨著年齡增長, 寶寶依然夜驚, 或是某一段時期內寶寶夜驚頻繁, 媽媽應仔細觀察並帶寶寶前去求診, 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寶寶患了以下疾病:

1、可能有癲癇病。 夜驚可為癲癇的早期症狀之一, 可由醫生結合腦電圖檢查, 加以區分和治療。

2、可能是佝僂症。 注意帶寶寶到室外陽光下活動, 可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E和鈣劑。

3、可能是腦發育不全。 腦發育不全的孩子的大腦皮層對皮層下中樞組織不能起很好的協調作用, 所以引起頻繁的夜驚。 媽媽應帶寶寶去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