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吮指有何危害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吮指有何危害?大部分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吮吸手指的現象, 如果是頻繁的現象, 家長就應該及時給予糾正。 寶寶吮指有何危害呢?

Advertisiment

我家寶寶已經3個半月大了。 伴隨著他的成長, 他的每一聲啼哭、每一個動作乃至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時刻牽動著我們的心。

最近我們發現, 他開始經常吸吮手指。 起初是將整個手放到嘴裡, 後來慢慢變成了吸吮1~2個手指, 而且還很用力, 有時甚至能聽見吸吮的聲音。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他肚子餓, 可是給他餵奶, 他卻並不領情, 而且還為此哭鬧, 一旦把手放回嘴裡, 他就不再哭了。

鄰居家的周奶奶, 她有兩個孫女, 並且都是她親手拉扯大的, 照看寶寶的經驗相當豐富了。 為此我和老公還特意向她請教。 周奶奶說, 小孩手裡有“蜜”, 味道“甜”, 她的兩個孫女小時候也吃手, 長大了以後, 自然就不吃了。

Advertisiment

周奶奶說的話, 我們曾經也聽別的鄰居和同事說過。 可是孩子那麼小、不懂事、沒有講衛生的意識, 而且對什麼事情都好奇, 兩隻小手整天摸這摸那, 要是碰到喜歡小孩的大人搶過去抱抱, 拉拉小手, 說不準還要親親, 到時候不是把細菌全都轉移到孩子身上嘛!孩子再一吃手……天呀!我是越想越害怕。 索性我給寶寶買了一副手套, 每天給他戴上, 這樣我就放心多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 我們認識了一個兒科的張大夫, 聊天聊到了我們寶寶吃手的習慣。 她告訴我, 寶寶認識這個世界, 首先是通過嘴開始的, 而手對於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的寶寶來說, 只是一個外在的東西, 而不是自己身體的一個器官。 因此寶寶常會用嘴來吃手、啃玩具、咬衣角。

Advertisiment
她還說看到寶寶吸吮手指, 做家長的應該為寶寶的進步感到高興才對。 從一開始吸吮整個手, 到靈巧地吸吮某個手指, 這說明:孩子大腦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從而能夠促進大腦、手和眼的協調能力。

對於我那個引以自豪的--“戴手套”方法, 她認為並不是解決吃手問題的根本, 只是暫時減少了細菌侵入寶寶身體的可能。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 就要分析孩子吸吮手指的心理, 同時根據孩子所處的年齡段對症下藥:

1.吸吮手指--表現為時間較長、神情專注、吸吮欲較強時

寶寶在嬰兒期, 正處於用嘴感知世界的階段, 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和照顧, 長大以後, 很容易出現咬指甲、吸煙等不良習慣,

Advertisiment
甚至容易產生脾氣暴躁、心理焦慮、對人缺乏信任感等現象。

如果孩子長時間專注地吃手指頭, 媽媽們一定要通過安撫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指轉移到玩具、畫冊等色彩鮮豔的東西上, 使其能夠更多的認知其它事物, 對於大腦的發育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針對個別孩子的吸吮欲望特別強烈, 如果不能用懷抱、撫摸、玩具等方法來滿足需求的話, 建議各位媽媽們借用假奶嘴, 有了它的幫助, 一般能夠避免寶寶吸吮手指。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 假奶嘴永遠不能代替來自父母的關愛, 一旦發現孩子吸吮手指, 就不負責任的把奶嘴塞進孩子的嘴裡, 而不去查找孩子吸吮的真正需要, 反而會適得其反, 使孩子遇事更加依賴奶嘴來自我安慰和調節情緒,

Advertisiment
從而防礙孩子的正常成長。

2.吸吮手指--為了減輕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嬰兒時期的寶寶, 往往對這個世界既好奇又驚恐, 如果出現一些突發事件, 如摔到地上, 很容易使孩子從此產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緒焦慮等現象。

在孩子獨自耍玩一段時間後, 如出現哭鬧、煩躁的現象, 應及時把孩子抱在懷裡, 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後背, 並輕聲細語與其對話, 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親切和愉快的感覺。

3.吸吮手指--媽媽餵奶方式不當

當我們在餵奶時, 由於抱孩子的姿勢不當, 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彎裡感到很舒服, 或餵奶的方法不正確, 餵食的速度太快, 沒能滿足孩子吸吮的欲望。 即使寶寶的肚子吃飽了, 但是在心理上還沒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便會通過吸吮手指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餵奶的時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動吐出乳☆禁☆頭的時候再離開。邊餵奶邊觀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種滿足感,並且用胳膊來體會孩子細小的身體變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寶寶已經能夠用奶瓶喝奶了,那麼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適中,過大容易使寶寶喝奶過程中得不到足夠的滿足,從而導致寶寶吃手指頭。

聽了專家的分析,我開始留心觀察我家寶寶了,我發現寶寶吃奶的時候很認真,躺在我懷裡一動不動,有時吃著吃著能夠睡著。一旦寶寶吃飽,就會主動扭過頭去,或者乾脆來個鯉魚打挺。於是我開始從我和老公身上找原因了。我們平時都要上班,偶爾還要加班,即使到了週末,經常睡懶覺,把一些本應父母做的事情推脫給家裡的小阿姨,忽略了和孩子的親昵與交流。於是本著“寶寶健康、父母己任”的原則,我和老公無論每天多晚回家,只要他還醒著,我們都會抱起他拍一拍,哄他睡覺。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會拉著寶寶的手,看著他的眼睛,與他對話,儘管他還聽不懂,但是從他認真而好奇的眼神中,分明可以看到心裡的平靜與安寧。

專家提示

雖然處於嬰兒期的孩子吃手指頭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都採取順其自然的原則,但如果孩子是由於其它原因而擁有這個習慣的,那家長決不能袖手旁觀了,要及早認清,撫平孩子幼小的心靈。

曾經有人對2650個寶寶做過調查,發現其中46%的寶寶都有吃手指頭的習慣,男、女孩之間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可見有這種習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在該階段如果父母能夠順其生理發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臨睡前有吃手指頭的習慣,不必太擔心,等孩子一睡著,記得把手指頭從他嘴裡移出來,不要讓他吃一整晚,以免長此以往手指變形,並試著讓他抱著熊寶寶或是布娃娃睡,用這種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習慣矯正過來。相反,如果父母此時強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對別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人認為過早斷奶是造成孩子吸手指頭的原因,也有人認為當孩子在6、7個月大開始長牙時,吃手指頭會造成暴牙,這兩種說法都沒有科學上的根據,通常暴牙是因為下顎形狀構造有問題,而斷奶的早晚、與吃不吃手指頭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寶寶吮吸手指是否需要糾正

吮吸手指是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嬰兒早期就會把手指往嘴裡送,屬於口腔探索行為。一些嬰兒在饑餓時也會用吸吮手指來安慰自己。

嬰兒吸吮手指的行為高達90%,所以被視為正常生理現象。心理學認為,吸吮手指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吸吮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上的滿足和安慰,所以不要控制。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2歲左右,這種行為就會逐漸減少到完全停止。

但是,如果學齡前兒童仍存在難以克服的吸吮手指行為,並且干擾兒童的其他活動,或引起牙齒咬合不良等口腔問題,就應視為異常了,需予以糾正。

五種因素易導致寶寶吮吸手指

1.自我分化不良

嬰兒還不能把自己與周圍環境分開,將自己的手指視為乳☆禁☆頭一樣吸吮。

2.心理忽視

當孩子感到饑餓而哭鬧時,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給予哺乳,幼兒把手指作為進食對象而吸吮,從而養成吸吮手指的行為。

3.睡眠習慣不良

嬰幼兒在沒有睡意的情況下,讓其躺在床上待睡,他會將手指放在嘴裡吸吮,或抓住被角或枕巾含在嘴裡玩,久而久之,便形成固定的睡前吸吮手指習慣。

4.選擇玩具不當

嬰兒探究外界的主要方法是用嘴,在體驗到棒狀、條狀的玩具放在嘴裡與手指放在嘴裡有類似作用時,孩子丟開玩具之後,就會用手指放在嘴裡吸吮,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5.周圍環境單調

有的孩子吸吮手指是由於周圍環境太單調,沒有玩具,沒有成人陪伴等,他們把吸吮手指作為自我娛樂的一種方式。

吸吮手指在短時間內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長時間吸吮手指會因局部刺激而使手指變粗變形,影響美觀和精細動作,還會引起感染。

如果延續到換牙以後,則可引起下頜發育不良,牙齒排列不整齊,甚至妨礙咀嚼功能。

是否有必要干預孩子的吸吮手指行為

嬰兒期的吸吮手指行為無需處理。

對於4歲以下兒童,主要是通過改變環境、豐富生活、轉移注意等方式,讓其逐漸消失。

如重視孩子的生理要求,及時規律地進食,掌握和調整孩子的睡眠規律,加強親子溝通,為兒童提供合適的玩具等。

不要把過多的注意力直接放在該行為上,更多的是採取間接的方式處理。

對於年長兒童,如果該行為引起牙齒問題和手指變形,或在多種場合下,不管白天和晚上都有吸吮手指行為,則應考慮更進一步的治療。

家長不要一看見孩子吸吮手指,就斥責孩子,粗暴地把孩子的手從嘴裡拿開,甚至嚇唬孩子,打孩子的手。

其實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的緊張與恐懼,孩子就會更加依賴吸吮來緩解內心的焦慮。

適當的做法是,父母要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要鼓勵孩子改掉這種不良行為。

當孩子的這種行為減少時立即給予讚揚。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對於一些難以克服此行為的兒童,在其手指上塗上酸味劑或苦味劑等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酸味劑可採用食用醋、檸檬汁,苦味劑可採用黃連素液等。

一般情況下,經過厭惡治療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克服這類不良吸吮行為,預後較好,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但是在心理上還沒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便會通過吸吮手指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餵奶的時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動吐出乳☆禁☆頭的時候再離開。邊餵奶邊觀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種滿足感,並且用胳膊來體會孩子細小的身體變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寶寶已經能夠用奶瓶喝奶了,那麼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適中,過大容易使寶寶喝奶過程中得不到足夠的滿足,從而導致寶寶吃手指頭。

聽了專家的分析,我開始留心觀察我家寶寶了,我發現寶寶吃奶的時候很認真,躺在我懷裡一動不動,有時吃著吃著能夠睡著。一旦寶寶吃飽,就會主動扭過頭去,或者乾脆來個鯉魚打挺。於是我開始從我和老公身上找原因了。我們平時都要上班,偶爾還要加班,即使到了週末,經常睡懶覺,把一些本應父母做的事情推脫給家裡的小阿姨,忽略了和孩子的親昵與交流。於是本著“寶寶健康、父母己任”的原則,我和老公無論每天多晚回家,只要他還醒著,我們都會抱起他拍一拍,哄他睡覺。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會拉著寶寶的手,看著他的眼睛,與他對話,儘管他還聽不懂,但是從他認真而好奇的眼神中,分明可以看到心裡的平靜與安寧。

專家提示

雖然處於嬰兒期的孩子吃手指頭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都採取順其自然的原則,但如果孩子是由於其它原因而擁有這個習慣的,那家長決不能袖手旁觀了,要及早認清,撫平孩子幼小的心靈。

曾經有人對2650個寶寶做過調查,發現其中46%的寶寶都有吃手指頭的習慣,男、女孩之間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可見有這種習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在該階段如果父母能夠順其生理發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臨睡前有吃手指頭的習慣,不必太擔心,等孩子一睡著,記得把手指頭從他嘴裡移出來,不要讓他吃一整晚,以免長此以往手指變形,並試著讓他抱著熊寶寶或是布娃娃睡,用這種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習慣矯正過來。相反,如果父母此時強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對別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人認為過早斷奶是造成孩子吸手指頭的原因,也有人認為當孩子在6、7個月大開始長牙時,吃手指頭會造成暴牙,這兩種說法都沒有科學上的根據,通常暴牙是因為下顎形狀構造有問題,而斷奶的早晚、與吃不吃手指頭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寶寶吮吸手指是否需要糾正

吮吸手指是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嬰兒早期就會把手指往嘴裡送,屬於口腔探索行為。一些嬰兒在饑餓時也會用吸吮手指來安慰自己。

嬰兒吸吮手指的行為高達90%,所以被視為正常生理現象。心理學認為,吸吮手指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吸吮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上的滿足和安慰,所以不要控制。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2歲左右,這種行為就會逐漸減少到完全停止。

但是,如果學齡前兒童仍存在難以克服的吸吮手指行為,並且干擾兒童的其他活動,或引起牙齒咬合不良等口腔問題,就應視為異常了,需予以糾正。

五種因素易導致寶寶吮吸手指

1.自我分化不良

嬰兒還不能把自己與周圍環境分開,將自己的手指視為乳☆禁☆頭一樣吸吮。

2.心理忽視

當孩子感到饑餓而哭鬧時,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給予哺乳,幼兒把手指作為進食對象而吸吮,從而養成吸吮手指的行為。

3.睡眠習慣不良

嬰幼兒在沒有睡意的情況下,讓其躺在床上待睡,他會將手指放在嘴裡吸吮,或抓住被角或枕巾含在嘴裡玩,久而久之,便形成固定的睡前吸吮手指習慣。

4.選擇玩具不當

嬰兒探究外界的主要方法是用嘴,在體驗到棒狀、條狀的玩具放在嘴裡與手指放在嘴裡有類似作用時,孩子丟開玩具之後,就會用手指放在嘴裡吸吮,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5.周圍環境單調

有的孩子吸吮手指是由於周圍環境太單調,沒有玩具,沒有成人陪伴等,他們把吸吮手指作為自我娛樂的一種方式。

吸吮手指在短時間內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長時間吸吮手指會因局部刺激而使手指變粗變形,影響美觀和精細動作,還會引起感染。

如果延續到換牙以後,則可引起下頜發育不良,牙齒排列不整齊,甚至妨礙咀嚼功能。

是否有必要干預孩子的吸吮手指行為

嬰兒期的吸吮手指行為無需處理。

對於4歲以下兒童,主要是通過改變環境、豐富生活、轉移注意等方式,讓其逐漸消失。

如重視孩子的生理要求,及時規律地進食,掌握和調整孩子的睡眠規律,加強親子溝通,為兒童提供合適的玩具等。

不要把過多的注意力直接放在該行為上,更多的是採取間接的方式處理。

對於年長兒童,如果該行為引起牙齒問題和手指變形,或在多種場合下,不管白天和晚上都有吸吮手指行為,則應考慮更進一步的治療。

家長不要一看見孩子吸吮手指,就斥責孩子,粗暴地把孩子的手從嘴裡拿開,甚至嚇唬孩子,打孩子的手。

其實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的緊張與恐懼,孩子就會更加依賴吸吮來緩解內心的焦慮。

適當的做法是,父母要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要鼓勵孩子改掉這種不良行為。

當孩子的這種行為減少時立即給予讚揚。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對於一些難以克服此行為的兒童,在其手指上塗上酸味劑或苦味劑等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酸味劑可採用食用醋、檸檬汁,苦味劑可採用黃連素液等。

一般情況下,經過厭惡治療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克服這類不良吸吮行為,預後較好,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