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飯“胡鬧”沒關係,成長快人一步?

寶寶吃飯時不專心, 家長自然也就不省心。 有的孩子邊吃飯邊在房間亂走, 家長只得自己四處追著給孩子餵飯, 吃一口換一個位置。 有的寶寶吃飯、玩耍兩不誤, 一定要邊吃飯邊玩玩具。 不過, 您知道嗎?孩子吃飯不老實, 也是成長的表現之一哦。

Advertisiment

無論是什麼時候, 當孩子“拋棄”飯碗, 轉到玩具“戰場”時, 就說明他真的吃飽了。 所以, 當孩子四處玩耍、亂爬或是玩玩具時, 爸爸媽媽無需生氣, 也無需逼著孩子吃東西。

如果在相鄰兩正餐之間, 孩子感到稍稍有些餓, 爸爸媽媽可千萬別讓他吃點心吃到飽。 只需要把下一頓正餐的時間稍稍往前挪, 效果往往驚人的好:因為適當的饑餓, 孩子吃飯時食欲大增。 時間一長, 還能幫助孩子養成按時按量吃飯的好習慣。

二·孩子用手抓飯?可能是在做“小實驗”

有的孩子生性好動, 即便是吃飯, 也會把手放到菜裡飯裡, 捏來捏去,

Advertisiment
一刻不停。 實際上, 寶爸寶媽也不用過於擔心。 孩子的“胡鬧”表現, 實則也是探索行為的一種。 他想做點“小實驗”, 看看自己的能力。 所以說, 對孩子的“小鬧”行為, 爸媽儘量別阻止。 當然了, 這可不意味就要縱容孩子。 如果寶寶把飯菜湯汁弄得滿地都是, 就得果斷把孩子的飯菜端走了。

Advertisiment

三·孩子不餓不吃飯, 原因有哪些

1·餐前吃了太多零食

一個吃了過量零食的孩子, 到了飯點當然吃不下正餐。 爸爸媽媽應該控制孩子的零食食量, 垃圾食品更是別讓孩子碰, 這可以有效避免出現“正餐吃得少、零食吃得撐”這樣本末倒置的情況。

2·吃飯方式不正確

有的家長常用小獎勵來“引誘”孩子吃飯, 雖說效果還不錯, 但是這樣一來, 孩子就會認為吃飯也是需要交換條件的。 這就更不利於孩子按時吃三餐了。

3·干擾太多

當孩子吃飯時, 如果干擾太多, 例如玩具、電視等。 只會讓孩子吃飯的時間無限延長, 兩餐之間的時間也越發短, 這樣一來, 也許吃下一餐飯的時間到了, 然而孩子還感受不到饑餓。

Advertisiment
自然也就不會配合著吃飯了。

四·怎樣讓孩子愛上吃飯?小編有密招

1·開胃後吃飯

如果寶寶感到不餓時, 家長硬是逼著孩子吃飯, 難免會起到反作用。 不妨在平時增加孩子的活動量, 寶寶胃口大開, 自然想要吃飯。

2·保持固定的吃飯時間

這樣一來, 只要一到點, 孩子就會有“要吃飯了”的條件反射。 同時, 家長一定要嚴肅要求孩子, 要把自己的一份飯吃完。 如果做不到的話, 可以施與一些小小的懲罰。

3·購買孩子喜愛的餐具

寶寶人小鬼大, 也有自己的佔有欲。 他們也會希望可以擁有與眾不同的東西。 給孩子購買他喜歡的餐具, 孩子會對吃飯燃起強烈的興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