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厭食 聰明媽媽有高招

厭食就是食欲好的孩子, 視進食為樂事, 到時間就想進餐。 食欲不好的孩子, 厭倦進食, 視進食為負擔, 即使色香味均好的美食, 也沒有興趣, 這種飲食狀態, 就叫厭食。

平時親友聚會時, 常會聽到他們訴苦:我家寶寶總是不想吃飯, 甚至看到食物或奶粉就搖頭噘嘴, 不肯吃, 如果強喂就又哭又吵犯噁心, 嚴重時還會嘔吐。 眼看寶寶日漸消瘦, 真心疼啊!進餐時間一到,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加上爸爸媽媽, 全家總動員, 又哄又喂, 忙得不亦樂乎!可寶寶就是不領情。 怎麼辦啊?

造成寶寶厭食的原因

寶寶不想吃飯,

Advertisiment
原因多種多樣:

一、全身性疾病影響——各種急慢性☆禁☆感染性疾病, 尤其是消化道疾病都會使寶寶食欲下降而厭食。

二、藥物影響——如抗菌素、磺胺類, 及維生素A或D過量均會影響胃口, 導致厭食。

三、微量元素鋅的缺乏, 及某些內分泌素不足也會出現厭食。

四、氣候變化影響一一如夏天氣溫高、濕度大, 使人體消化液及胃酸分泌減少, 消化酶活性降低, 食欲也隨之下降。

五、神經性厭食一一

1、較多見的是寶寶離開親人、家庭環境變化, 或進托兒所幼稚園時, 對新環境不適應, 情緒低落, 沒有食欲, 不肯進食。

2、家長過分關注寶寶的進食, 寶寶不想吃飯時就訓斥恐嚇, 強迫餵食, 引起寶寶反感, 哭鬧, 更抗拒進食;也有些爸媽望子成龍, 寶寶整天忙於學習,

Advertisiment
沒有玩耍的時間和自由, 寶寶厭學, 情緒低落, 食欲減退。

3、頑固性神經性厭食。 嬰幼兒期較少見, 通常發生在個別年長女孩身上, 常因刻意減肥, 或情志抑壓, 鬱鬱寡歡, 而致長期厭食。

六、餵養不當, 飲食失節一一這是現代社會小兒厭食最突出最多見的病因。

嬰兒期(0-1歲):

1、人工餵養不定時、不定量, 或喂得過頻過多;不按比例配製奶液, 奶液沖配得過濃;不根據寶寶的實際, 一味按照說明書的配方奶量強喂, 甚至趁寶寶睡著時迷迷糊糊中灌喂下去。

小寶寶消化吸收的功能尚弱, 餵奶過多導致乳食積滯於胃腸道, 出現口臭、肚膨氣脹、哭吵、汗多或大便不調(大便黏稠臭穢、或幹結不暢、或便秘)等症狀。 爸媽卻不明原由, 仍按時強喂,

Advertisiment
寶寶肚脹更嚴重, 只是不斷哭吵, 最後拒飲奶粉, 甚至吐奶。

2、很多家長認為奶粉配方佳、營養高, 當寶寶到6月齡時, 未及時添加米麵、菜泥、魚肉等輔食, 也不減少奶量, 這些寶寶往往到1周歲時仍拒吃米麵、菜肉類食物。

寶寶偏食挑食, 導致營養不均衡。 日久後體重不增, 消瘦, 導致貧血、佝僂病。

幼兒期(1-3歲):

1、因之前的餵養不當, 有些寶寶雖已長出牙齒, 卻不肯咀嚼, 嗜飲奶粉、優酪乳, 並喜喝各種飲料、冷飲、雞鴿濃湯、糖果、零食及油炸食品。

2、家長過分精細餵養, 一味挑選價高質優、營養成分高的乳製品, 還不定時地喂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 如巧克力、乳酪等,

高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超量供給, 寶寶難以消化、分解、合成、吸收, 導致飲食內積, 日久化熱,

Advertisiment
出現口臭腹脹, 心情煩躁不寧, 變得對正常飯菜沒有胃口, 不想吃。 正常兒童每隔3~4小時胃內容物要排空, 血糖下降, 就會產生食欲。 如果進食不定時, 飯前吃零食、冷飲或水果, 胃內充滿食物, 血糖就不下降, 也就不會有饑餓感, 會不想進食。

寶寶長期厭食後果堪憂

寶寶長期厭食, 後果堪憂

厭食日久, 寶寶攝食量少, 體重身高增長緩慢, 形體日見消瘦, 臉上的皮膚沒有光澤, 繼發貧血、營養不良及佝僂病(雞胸、肋骨外翻丶夜煩哭吵、盜汗淋多)等。 同時因氣血不足, 抗病力降低, 寶寶很容易感冒發熱, 引發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體檢發現:長期厭食寶寶中體重身高低於同齡健康寶寶1個標淮差以上的竟占80﹪左右, 兼有貧血的患兒占36.2﹪,

Advertisiment
頭髮微量元素檢測﹙包括巨集量元素鈣﹚, 缺鋅占48﹪, 缺鈣占72﹪, 缺錳占32﹪。

診斷小兒厭食症4標準:

1、食欲減退, 不思進食, 或厭惡進食;

2、食量明顯少於同齡正常兒童的1/3左右;

3、厭食病程超過2個月;

4、體檢沒有發現消化道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不妨試試針刺“四縫穴”

“四縫穴”位於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掌面第一與第二關節橫紋中央露白處。 點刺“四縫穴”可清熱除煩、通暢百脈, 調和臟腑, 多用於治療奶癆、疳證等疾病。 治療小兒厭食症效果理想。

醫生會用75%酒精棉球常規局部消毒患兒掌面手括後, 以一次性采血針點刺“四縫穴”, 深約1.5毫米, 擠出清液或黏液, 直至見血, 再以幹棉球拭幹, 壓迫止血即完成一次。 每週針刺1~2次, 3~6次為一個療程。 小兒厭食病程越長,症情越重,擠出液體越多越稠,反之則液體少而清。

給厭食寶寶的食療方

1、紅棗9只去核,橘皮5克,粳米50克,共置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稀粥。早晨空腹進食,連服1周。有健脾養血,消食行氣功效。適用於病後不思飲食、面黃少華、神疲無力的寶寶。

2、焦黃鍋巴50克,穀芽30克,麥芽30克,加清水適量煮30分鐘,取汁加少量食鹽或蜂蜜調味飲用。具有健脾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傷食積滯、舌苔薄膩、納呆厭食的寶寶。

3、金橘500克,切片,與500克白糖混勻,裝瓶蜜蜂2周(現售的糖金橘亦可)。每次取25克,開水泡飲,連用1周。具有健脾消食、生津理氣功效。適用於脾虛、胃痛、噯氣胸悶、口渴不思進食的厭食寶寶。

改善寶寶厭食的方法

4、胡蘿蔔250克,洗淨水煎,加入適量紅糖,取汁代茶飲壅。具有健脾消食、行氣生津功效。適用食積於內、口臭胸悶、形瘦乏力的厭食寶寶。

5、鮮酸梅150克洗淨,溫開水泡軟去核,加白糖50克,同搗成漿,沖入雪梨汁100毫升,加涼開水500毫升。每次飲15~30毫升,每日4次。具有生津解渴安蛔,促進消化作用。適合胃酸不足、舌紅少苔、口渴、面有蟲斑的厭食寶寶。

捏捏脊,胃口開

“捏脊”是古代中醫發現的養生保健方法,用於小兒厭食更是效果顯著。爸爸媽媽不妨學藝學——

1、先在寶寶背部輕輕揉幾遍,使寶寶的肌肉放鬆。

2、用右手拇指沿督脈自大椎穴滑向長強穴,2~3遍。

3、自下而上,用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交替撚動向前,要做到隨捏、隨提、隨放、隨向前推進。一般捏3~5遍,即結束。

注:隔天1次,5次為1療程。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長強穴位魚尾骨尖下0.5寸,尾骨尖端與肛門的中點。

特別叮囑:

1、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採用純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很少發生厭食。

2、有消化道及全身性疾病的厭食寶寶, 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原發病治癒, 病因去除了, 食欲自然會逐日增加。

3、因藥物引起的厭食, 停用引起胃腸反應的抗菌素及其他藥物, 寶寶的食欲就能恢復。

4、缺鋅的厭食寶寶需要補充葡萄糖酸鋅口服液。

5、除適當通風降低室溫外,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也可選擇進食米仁、扁豆、冬瓜、山藥等化濕健脾幫助消化的食品。

6、掌握科學餵養方法,適時添加輔食,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按頓進食,同時給寶寶營造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

小編總結:家長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動物食品含鋅較多,須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食欲可以增加。如有慢性疾病和營養不良,須及早治癒。

小兒厭食病程越長,症情越重,擠出液體越多越稠,反之則液體少而清。

給厭食寶寶的食療方

1、紅棗9只去核,橘皮5克,粳米50克,共置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稀粥。早晨空腹進食,連服1周。有健脾養血,消食行氣功效。適用於病後不思飲食、面黃少華、神疲無力的寶寶。

2、焦黃鍋巴50克,穀芽30克,麥芽30克,加清水適量煮30分鐘,取汁加少量食鹽或蜂蜜調味飲用。具有健脾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傷食積滯、舌苔薄膩、納呆厭食的寶寶。

3、金橘500克,切片,與500克白糖混勻,裝瓶蜜蜂2周(現售的糖金橘亦可)。每次取25克,開水泡飲,連用1周。具有健脾消食、生津理氣功效。適用於脾虛、胃痛、噯氣胸悶、口渴不思進食的厭食寶寶。

改善寶寶厭食的方法

4、胡蘿蔔250克,洗淨水煎,加入適量紅糖,取汁代茶飲壅。具有健脾消食、行氣生津功效。適用食積於內、口臭胸悶、形瘦乏力的厭食寶寶。

5、鮮酸梅150克洗淨,溫開水泡軟去核,加白糖50克,同搗成漿,沖入雪梨汁100毫升,加涼開水500毫升。每次飲15~30毫升,每日4次。具有生津解渴安蛔,促進消化作用。適合胃酸不足、舌紅少苔、口渴、面有蟲斑的厭食寶寶。

捏捏脊,胃口開

“捏脊”是古代中醫發現的養生保健方法,用於小兒厭食更是效果顯著。爸爸媽媽不妨學藝學——

1、先在寶寶背部輕輕揉幾遍,使寶寶的肌肉放鬆。

2、用右手拇指沿督脈自大椎穴滑向長強穴,2~3遍。

3、自下而上,用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交替撚動向前,要做到隨捏、隨提、隨放、隨向前推進。一般捏3~5遍,即結束。

注:隔天1次,5次為1療程。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長強穴位魚尾骨尖下0.5寸,尾骨尖端與肛門的中點。

特別叮囑:

1、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採用純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很少發生厭食。

2、有消化道及全身性疾病的厭食寶寶, 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原發病治癒, 病因去除了, 食欲自然會逐日增加。

3、因藥物引起的厭食, 停用引起胃腸反應的抗菌素及其他藥物, 寶寶的食欲就能恢復。

4、缺鋅的厭食寶寶需要補充葡萄糖酸鋅口服液。

5、除適當通風降低室溫外,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也可選擇進食米仁、扁豆、冬瓜、山藥等化濕健脾幫助消化的食品。

6、掌握科學餵養方法,適時添加輔食,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按頓進食,同時給寶寶營造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

小編總結:家長要保持合理的膳食,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動物食品含鋅較多,須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食欲可以增加。如有慢性疾病和營養不良,須及早治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