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虧”了你該怎麼辦?

俗話說“吃虧是福”, 成年人往往會寬容大度地犧牲個人某方面的利益以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人際關係的協調。 對寶寶來說, 也經常會面臨“吃虧”的情形, 如被小夥伴打了, 食物和玩具被搶了。 在寶寶“吃虧”問題上, 你會如何對待呢?

寶寶“吃虧”了

案例1:佳佳的餅乾被搶了

佳佳2歲多, 性格開朗, 整天嘰嘰喳喳地愛跟媽媽說個沒完, “奶奶今天說我唱歌唱得好”, “我學會搭火車了”, “我和朵朵是好朋友”……今天, 媽媽下班回家, 發現佳佳有點反常, 不怎麼說話。 媽媽問她原因, 佳佳說:“今天陳曉思拿了我的餅乾。 ” “我站在她邊上吃餅乾,

Advertisiment
她也要吃。 我不給, 她就搶, 還推我。 ”

案例2:被人欺負的浩浩

浩浩跟隔壁的小胖墩天天非常要好, 兩個小人兒每天膩在一起, 像親兄弟似的。 但後來, 他倆很少一塊兒玩了, 原來, 浩浩媽不許兒子跟天天玩, 因為天天老欺負浩浩。 天天回家告訴媽媽, 結果天天媽也不讓天天和浩浩玩了。

在日常生活中, 你經常可以見到與上述案例似的情景。 寶寶是不是真的“吃虧”了?

如何看待“吃虧”

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的寶寶, 在與小夥伴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你吃虧、他佔便宜的情況發生。 這種吃虧有時是物質上的, 有時是身體上的, 有時是精神上的, 如被人笑話了。

幼兒期是人生社會化的起始階段, 寶寶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境,

Advertisiment
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擔起社會的責任, 樂觀地對待人生, 這個時期的生活經驗和教育狀況至關重要。 因此, 需要正確看待寶寶的“吃虧”問題。

・“吃小虧”有價值

何為“大虧”、“小虧”, 每個人的評價標準有所不同, 寶寶被小朋友打了, 有的媽媽認為沒什麼大不了, 有些媽媽則會大發雷霆, 找上門去興師問罪。 其實, 只要不危及寶寶的人身安全、不涉及人格尊嚴, 這種源于外界的行為或語言致使寶寶遭受的挫折, 都可以稱為“小虧”。 不能“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 吃點“小虧”, 有助於培養寶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品格, 以及面對挫折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 有利於寶寶社會化的進程。

・“吃虧”有底線

“吃虧未必是福”。 凡事應實事求是,

Advertisiment
具體分析, 應有分寸, “過”和“不及”都不行。 涉及到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時, 媽媽就應及時介入, 避免寶寶“吃虧”了。

貝貝和妮妮鬧矛盾。 一天貝貝和媽媽在社區玩, 正好碰到了妮妮和家人。 妮妮的媽媽、姥姥、姥爺全都圍住貝貝訓斥, 可憐的貝貝嚇得哇哇大哭。

貝貝媽生氣了, 對方的做法已經對女兒造成了傷害, 已經不是吃點小虧的問題, 貝貝媽嚴肅地對對方說:“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應該由她們自己解決, 你們沒有理由, 也沒有資格訓斥我的女兒!”然後把女兒攬在懷裡安慰著:“別怕, 有媽媽在!媽媽知道你從來都是一個好孩子!他們訓斥你是不講理的。 媽媽相信你, 即使有錯誤也會改正好!”

當吃虧變成莫大的傷害時, 你一定要給脆弱的寶寶一個堅強的支援,

Advertisiment
説明他走出陰影。

寶寶“吃虧”後, 正確做法是什麼

站在寶寶的角度看問題

在寶寶的思想意識裡, 無所謂吃虧、佔便宜, 寶寶自有他對此類事物的接受和理解。 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 小打小鬧時常有, 打人的寶寶還不太能分辨是非, 多數不是故意的;而被打的寶寶, 通常也不記仇, 過幾天就忘了。

共同討論, 儘量讓寶寶自己解決

寶寶受委屈了, 請先耐心地多向他幾個為什麼和怎麼辦。 比如, 佳佳被小朋友搶了餅乾, 你可以問她, “陳曉思搶你的餅乾對不對?”“我們來想一想, 有什麼辦法能讓她不再這樣做了?”引導寶寶想到幾種方法:給她吃、躲開、告訴陳曉思的媽媽、大聲說你搶餅乾不對、打她。 接下來,

Advertisiment
再和寶寶簡單分析這幾種辦法的利弊。 在與寶寶交流的過程中, 你不僅可以慢慢地轉移寶寶的委屈之情, 還能幫助寶寶找到與其他小朋友正常交往的有效途徑。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是最重要的。

自我反省, 以身作則

寶寶的品格、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 寶寶吃了虧, 有時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的。 例如歡歡父母教育寶寶被別人欺負了就要打回去, 導致歡歡沒有朋友, 很孤獨。 只有父母經常自我反思, 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才能讓像白紙一樣純淨的寶寶, 不被成人塗抹上複雜的顏色。

多與他人溝通, 創設和諧的育兒環境

和諧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會為寶寶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如果寶寶確實受到了外來的傷害, 你一定要及時與有關人士溝通,包括其他家長、親友、老師,甚至社會工作者,這樣才有利於集合各方面教育的力量,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你一定要及時與有關人士溝通,包括其他家長、親友、老師,甚至社會工作者,這樣才有利於集合各方面教育的力量,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