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化解孩子的反抗行為

有些孩子的反抗行為特別強烈, 父母說東他偏說西, 你讓他幹的事情他偏不幹, 你不讓他幹的事情, 他偏要幹。 家中有這樣的孩子, 做父母的可真要傷透了腦筋, 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無奈之余, 很多父母會用暴力來“鎮壓”孩子的“反抗”: “好, 你這麼不聽話, 給你來硬的試試!”於是對孩子非打即罵, 希望孩子能聽父母的話, 變成一個好孩子。

可是打罵過後呢?孩子真的能從內心接受父母的批評、向父母期望的方向發展嗎?俗話說: “有鎮壓的地方必然有反抗。 ”父母的暴力鎮壓必然會導致孩子更為強烈的反抗,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於是,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j刮青會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只有無止境的爭吵與冷戰。 這是任何一個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宇兒7歲了, 最近媽媽發現宇兒越來越不聽話了, 當媽媽對他提出什麼要求的時候, 他都是一律反抗, 讓他往東他偏往西。 比如, 媽媽說:“宇兒, 該吃飯了!”宇兒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不吃不吃就不吃!”再比如, 媽媽說:“宇兒, 睡覺去!”宇兒死活也不睡, 瞪大了眼睛看著天花板, 手腳還亂動。 這樣的事情有很多。 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情, 宇兒的媽媽都非常生氣, 為此經常批評宇兒, 有時候還會打他西下。 但似乎沒有什麼效果, 宇兒的反抗行為和逆反心理反倒更嚴重了。

後來, 宇兒的媽媽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Advertisiment
或許自己得改變一下教育方法了。

這天是星期天, 媽媽要帶宇兒去奶奶家玩。 臨到出門的時候, 宇兒又開始了: “我不想去奶奶家, 我不要去!”

昨晚答應得好好的, 給奶奶的禮物都準備好了, 衣服也穿好丁, 他竟然說不去!媽媽非常生氣, 很想把宇兒罵一頓, 可是這回她打算挨個策略了。 於是, 媽媽和顏悅色地對宇兒說: “昨晚不是說好了嗎?你可是答應過媽媽的哦!”

宇兒還是一副很倔強的樣子: “昨晚是昨晚, 今天是今天, 我就是不去!”

媽媽還是很耐心: “那宇兒告訴媽媽, 為什麼不想去呀?宇兒這麼乖, 難道不想奶奶嗎?”說完, 媽媽還在宇兒的臉頰上吻了一下。

宇兒狐疑地看著媽媽, 說: “奶奶家沒有我心愛的小汽車……”

Advertisiment

媽媽笑著說: “原來是這樣啊!那把我們宇兒的小汽車帶上。 ”

宇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啊!可是小汽車很沉的。 ”

媽媽說: “沒關係, 今天我們不坐公車, 我們做計程車過去!”說著還抱了抱宇兒。

宇兒很高興: “媽媽, 你對我太好了, 剛才的事, 對不起啊!我們出發吧!”

很快, 母子倆高高興興地出門了。

上文中, 宇兒的媽媽最初面對孩子的反抗行為的時候, 只是採取打孩子的方式, 想讓孩子嘗嘗不聽話的滋味, 不料孩子並不買帳, 反抗得更厲害了。 於是, 她不得不改變策略, 試著用愛心和耐心來化解孩子的反抗行為和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事賣證明, 這一招果然很奏效, 宇兒不僅不再反抗媽媽, 而且還主動向媽媽道歉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