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做5件事,最能讓孩子感受到幸福!

辣媽說:當你用心陪伴孩子的時候, 當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幸福就是真實存在的。

幸福是什麼呢?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活動, 收到最多的答案就是, 一家人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確實如此, 很多積極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都表明, 相比賺更多的錢、取得更高的成就, 家庭關係融洽更能讓我們感受到幸福。

對於孩子, 更是如此。

在孩子(尤其是3歲前)的眼裡, 家就是整個世界——他們和外界接觸得甚少, 他們的心靈如此單純, 他們的追求很簡單。 對他們來說, 最大的幸福, 莫過於父母的愛,

Advertisiment
莫過於父母用心的陪伴, 莫過於全家人快樂地在一起。

你也許會說, 我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可是工作這麼忙, 事情那麼多, 哪裡有那麼多時間陪孩子?

很多人都把陪伴孩子看成是一件重要而非緊急的事情——雖然重要, 但不是馬上需要處理, 先做完那些緊急的事情再說。 於是, 工作上的急事, 社交上的急事把陪伴孩子的時間一點一點地擠壓掉。

然而, 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也就是生命最初的那幾年, 等他慢慢長大了, 就開始獨立——如果沒有在他小的時候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那他的獨立就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與父母的距離也會越來越遠。 到那個時候, 你會懊悔, 原來陪伴孩子、給孩子幸福感是一件多麼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Advertisiment

陪伴其實很簡單, 並不需要你每分每秒地守候在孩子身邊, 只要把陪伴孩子當成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 每天騰出一段固定的時間, 全身心地和孩子在一起。 比如下面五件事就會讓孩子感到幸福:

1、和孩子一起睡

陪孩子一起睡, 最大的好處, 就是給他們安全感, 因為他睜開眼睛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 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注。 當孩子知道他可以依靠父母, 可以在真愛中長大時, 他的心裡自然是幸福的。

2、和家人在一起吃飯

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 這是我們國家的老傳統, 是家庭關係和睦的表現, 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方法。

當我們長大了, 離家遠了, 不能經常看到爸爸媽媽, 但是仍然會記得家人一起吃飯的溫馨場景,

Advertisiment
因為那裡有愛的流轉。

當我們堅持按照計畫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這件事情就會變成一種儀式。 堅持做一個儀式的好處, 就是讓感情深入到內心深處, 讓幸福持久, 而吃飯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儀式。

不僅如此, 孩子的食欲也增加了哦。

3、玩一些簡單的家庭遊戲

家庭遊戲, 就是有爸爸、媽媽(還可以有其他家庭成員)和孩子一起玩。 可以是堆積木, 可以是一起舞蹈, 可以是躲貓貓, 也可以是一起蹦跳……

4、和孩子一起看一本書

你可以把孩子懷抱在胸前, 在溫馨的讀書時間裡, 和孩子一起成長。

最適合的時間是睡覺之前。

5、和孩子一起享受無所事事的時光

無所事事的親子時光就是很多時候被大人看起來無聊透頂的、但孩子卻沉浸其中的時間。

Advertisiment
比如, 孩子在反復搭幾塊積木、推倒, 再搭起來;或者只是研究一塊布頭, 就研究半天;再或者, 只是玩水, 從一隻盆子把水舀到另外一隻盆子裡。 還有時候, 是什麼也不做, 孩子就膩歪在你旁邊, 爬一爬, 坐一坐, 離開一會兒, 又在你身邊膩歪上一會兒。

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時間。 孩子們就是在貌似無意義的動作中認識世界、建構自我。 這種瑣細時光, 還會給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滋養:爸媽就在我身邊, 他們允許我去探索, 我可以走的稍微遠點, 但不擔心有危險, 因為我知道爸媽就在我身後。

如果太忙, 那麼請你至少把週末的時間留給孩子。 讓孩子知道, 在爸媽眼裡, 他是多麼重要,

Advertisiment
他是多麼可愛, 這讓他有很好的自我認同感, 而對自己滿意的感覺, 其實就是一種幸福。

你會發現, 當你用心陪伴孩子的時候, 當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幸福就是真實存在的。 這個時候, 大人的幸福和孩子的幸福是可以完全融合的, 可以用心靈去感受到的。

原來, 幸福可以如此簡單!

幸福感是可以延續的, 如果孩子童年時就能夠擁有幸福感, 並習得一些獲取幸福的方法, 那麼, 在多年後, 孩子獨立了, 也有足夠的心理能量來延續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