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學會做“學習型父母”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給祖國培養出忠誠兒子的父、母親, 是給自己立下了活生生的不朽的豐碑”。 現實生活中常有一些父母對教育子女束手無策, 許多實例告訴我們:并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教育子女。 有的家長只知道讓孩子吃好、學好, 放松了心理疏導, 忽視了健全人格培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 做合格的父母難,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難。

現在, 一個家庭大多是一個子女,

Advertisiment
未成年人的父母, 大多比較年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為優生優育創造了條件, 但也給“溺愛”開了綠燈。 父母對孩子的理想淡化、不守紀律、只有自我、害怕艱苦、缺乏愛心、奢侈浪費、不會做人、精神空虛、行為失范等現實, 從心底發出感嘆:今天的孩子真是不好帶!許多父母在社會上和生活上是強者, 而在教育子女方面則是弱者。 原因雖很多, 但關鍵在于家長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沒有掌握教育、監護孩子的科學觀念和方法, 自身在素質上還不適應未成年人成長進步的需要。

斯特娜夫人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 父母的行為要自慎, 要處處給孩子做表率。 孩子好的行為或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響的結果。

Advertisiment
”如今做父母, 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父母自私, 子女就會養成愛占便宜的習慣;如果父母驕傲自大, 子女就會目中無人;父母臟話連篇, 子女就很難學會禮貌待人;父母不尊重老人, 子女就會嫌棄老人。 實踐表明, 父母的身教比言教更有效。

父母要努力學習, 豐富知識面。 現在的子女成長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時代, 面臨著新的技術革命的挑戰, 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多。 孩子對英語、網絡、文學、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科技以及外國的文藝、影視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長。 這就要求父母與時俱進, 不斷學習, 充實和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識。

Advertisiment
要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學科技、學歷史, 還要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 我們當然不能要求父母什么都懂, 什么都精, 但如今是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努力成為學習型父母, 應該說是為人父母的基本要求。 對孩子好奇的問題要能正確回答, 千萬不能孩子問問題時, 父母來個什么都“無可奉告”。 這會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損害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當父母一再教育孩子努力學習, 取得優異成績給物質獎勵時, 不見得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和刻苦精神;而父母刻苦學習、鉆研業務的好學精神, 卻能有效地啟迪孩子刻苦學習。

教育好子女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和神圣的職責。 如今做父母雖然難,

Advertisiment
但只要我們知難而進, 不斷進取, 學會做學習型父母, 就能跟上時代步伐, 變難為易, 為國家和社會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優秀接班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