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離家出走後想到的愛

現在的父母真的不好當, 有時候連我這種自詡為超高。 而且有豐富教育經驗的人, 都不得不離家出走, 好讓心情平復下來, 再來冷靜處理事情。

有一天, 一位朋友來找我, 臉色很難看, 原來她前一天為了小事說了讀中學的兒子兩句, 結果兒子離家出走, 一個晚上都沒回家, 她也找了一晚上沒睡覺, 整晚都在擔心。 在向我兒子打探未果後, 她就回家了。 後來才知道, 原來他兒子從自家的陽臺跳到隔壁的空屋, 在裡面睡了兩天, 全沒管一牆之隔急得快要發瘋的媽媽。

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 尤其是到了青春期這一個關口,

Advertisiment
許多人的氣質會產生變化。 例如女兒在青春期後的脾氣越發驕縱, 鋒利的話語如刀, 常常引起我們母女間火暴對峙。 碰上這些情況, 父母親往往只能無奈到極點。 就像我朋友, 當兒子回家後, 還不敢生孩子的氣, 免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由於青春期中的少男少女受到內分泌的影響, 即使做出一些出軌的事情也不奇怪。 事實上, 任何的狀況出現得越早越好, 處理漂亮的話, 以後就沒有煩惱。 不過, 一旦處理欠佳, 以後還真夠麻煩。

我要講的也是出走經驗, 有兒子的, 也有我的。

兒子第一次離家出走是在念初一的時候。 已經忘了是為什麼而起爭執, 總之, 他和我吵架生氣後便憤而離家出走。 因為第一次, 我們都被嚇到,

Advertisiment
也不是很嚴重的爭執, 竟然有如此舉動?當我發現他跑出去時, 已經是晚上了, 當時我心情惶恐、痛苦, 情緒幾乎就要失控。 一方面生氣, 一方面也怕他碰到危險, 畢竟他一直在父母呵護下, 從來沒有過“出走”這種冒險經驗, 他到底是跑到哪裡去了?

最後, 我終於平靜下來打電話時, 想到他其實也沒其他地方可去, 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住在附近的妹妹。 想不到妹妹說:“沒有來!”這讓我更擔心害怕了。 沒過多久, 妹妹打電話來:“到了!”緊張的心情頓時轉為生氣, 我心裡決定, 非要好好處理這件事不可。

兒子離家出走, 確實令我大吃一驚, 但想他可能受到同學的影響;也可能他長大了, 有自己的意識。 不過, 此風不可長, 我絕不能縱容。

Advertisiment
哪怕再爭執, 也不應該選擇這種方式, 我不但不想馬上接他回來, 還給妹妹傳話:“你收留他好了, 今天晚上就留在你那裡!

當然, 我的判斷是他不會再走, 而且衝動後就清醒了, 但我不能讓出走變成習慣。 我請妹妹幫我演一齣戲, 首先瞭解他出走的原因及感受, 也透過妹妹讓他知道父母的擔心與生氣。 最後兒子在妹妹的護送下回來, 妹妹替他求情, 讓他給我道歉。

我本以為他汲取了教訓, 誰知不久就發生了第二次的離家出走。 劇情差不多, 母子爆發口角, 兒子奪門而出, 再度出走。 只是當時是冬天, 大度山早晚氣溫很涼, 而他激憤之下連鞋子都沒穿, 光著腳就沖出門, 身上穿的也是家居的輕便衣著, 什麼都沒帶。

孩子的第一次出走,

Advertisiment
父母親會擔心、害怕得要死, 但如果他們繼續出走, 父母擔心的力道可能也會一再降低。 因此, 當兒子第二次離家時, 我不像第一次那麼倉皇失措, 頭腦也冷靜下來, 思索著如何徹底戒除他離家出走的惡習, 免得真的養成習慣。 我決定讓他體會一下被冷落、又冷到無處可去的感覺。

兒子並不是一個大膽的人, 而且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 所以我有把握他不會真的光著腳沖到街上, 八成就躲在附近。 因此, 在他沖出門後的一個多小時, 我並沒有沖出去大肆尋找。 其實, 我曾經偷偷地跑出去窺探一番, 發現他只是躲在樓梯間。 我於是放心不少。 過了許久, 我想他應該得到教訓了, 方才走出家門, 故意東覓西尋一番。 待我在樓梯間找到他時,

Advertisiment
他的痛苦指數已經很高了。

他很冷, 看到我就抱住我, 放聲痛哭, 我抱著他, 沒有講什麼話, 這時候再來教訓什麼或嘮叨責駡, 已經沒必要了, 讓他感受被愛和被瞭解可能更重要。 因為如果孩子不是從心裡自己領悟與反悔, 用父母的威勢強壓下去, 倔強的孩子可能反彈得更凶, 而柔順的小孩可能會變得更懦弱。

我想起他執拗的個性, 小時候以牛奶“要脅”他做某些事情時, 他可以“寧不吃奶而不屈”。 而我雖不容易動怒, 但如果兒子百勸不聽, 把我耐心耗盡, 激怒到頂點時, 我也會失控。

我想, 這一次, 不用我再多說什麼, 他已經知道, 吵架後離家出走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我也相信他不會再離家出走了。 事後我們討論這件事時, 他不太好意思,還一一再道歉,我才放心。

而我卻沒想到,接下來離家出走的卻是我自己。因為我發現了一件連我自己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我想換一個地方,不想回去,我不想看到兒子。我怕自己太過生氣而發飆,造成彼此間更深的傷害。

兒子·一直很羡慕同學有電子遊戲機,而我對於這種東西一向持消極的反對態度。因為我瞭解他對某些東西比較容易著迷,而電子遊戲機令人入迷的設計,將讓他腦子裡再也無法裝下別的東西,更不要說讀書了。不過,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遊戲機的誘惑居然征服了他一向畏縮的心理,他拿了爸爸桌上的錢。加上自己節衣縮食所省下的錢,托同學買了遊戲機,並且騙我是同學借他玩的。我要他還給同學,幾天之後卻又看到他深夜在給遊戲機充電,連續幾個謊言,讓我發現了破綻。這一天,在送他去溜冰的路上,我小心地問:“你告訴我實話,我會原諒你。”因為我還是認為,遊戲機是借來的。當他真的告訴我實話之後,我的內心翻攪不已,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原諒了。

我不解,看起來膽子小的孩子怎麼敢不擇手段去買一個這麼貴的東西?這是我遲遲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的事。而且,他怎麼可以一路騙到底,讓我真的相信他。

到了冰場,壓不住情緒,放他進去溜冰後,我逕自往公園裡走,打了電話給先生,請他先幫我找到這一個遊戲機,沒想到卻找不到,先生反而找到另一個令我幾乎昏厥的東西(其實事後想一想,這也是正常的事,畢竟這也是成長的一個過程),當時心裡五味雜陳,已經不知道那是什麼滋味了。

就像我常常說的,有了問題再抱書根本就來不及。我靜下心來,重新思考孩子的個性、他當下的情況,以及該如何應用手邊的資源,決定該如何與兒子互動,一舉解決問題。

這一個孩子,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帶他,他不時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其實心裡有數,他雖然悶著不講,但思想向來比較陰沉,我必須借著很多機會、很多事例,來建立他的為人處事方式及價值觀。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我必須找一個地方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過得了這一關。

我走到工作室,關掉手機,離家兩天。兒子發了幾通懺悔及道歉的短信,我都沒回復。

思考了兩天,再度面對惴惴不安的兒子時,我已經可以平心靜氣來解決問題了。經過和兒子長談,我先將“來路不正”的遊戲機沒收,並且要求兒子以行動表現悔意,他願意用做家務、提高學習成績、閱讀課外書來換取這台遊戲機。至於那另一件事,我一直都沒提。有一天,我用輕鬆的語氣淡淡地說:“你已經長大了,青春期會好奇這種事是正常的,如果你不好奇,我才會擔心,但是我希望你以後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這樣就夠了,我想他明白我的意思。

教育孩子,有時就像過遊戲機的重重關卡一樣,除了技巧外,耐心和愛心,也是我們得不厭其煩修煉的功課。

他不太好意思,還一一再道歉,我才放心。

而我卻沒想到,接下來離家出走的卻是我自己。因為我發現了一件連我自己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我想換一個地方,不想回去,我不想看到兒子。我怕自己太過生氣而發飆,造成彼此間更深的傷害。

兒子·一直很羡慕同學有電子遊戲機,而我對於這種東西一向持消極的反對態度。因為我瞭解他對某些東西比較容易著迷,而電子遊戲機令人入迷的設計,將讓他腦子裡再也無法裝下別的東西,更不要說讀書了。不過,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遊戲機的誘惑居然征服了他一向畏縮的心理,他拿了爸爸桌上的錢。加上自己節衣縮食所省下的錢,托同學買了遊戲機,並且騙我是同學借他玩的。我要他還給同學,幾天之後卻又看到他深夜在給遊戲機充電,連續幾個謊言,讓我發現了破綻。這一天,在送他去溜冰的路上,我小心地問:“你告訴我實話,我會原諒你。”因為我還是認為,遊戲機是借來的。當他真的告訴我實話之後,我的內心翻攪不已,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原諒了。

我不解,看起來膽子小的孩子怎麼敢不擇手段去買一個這麼貴的東西?這是我遲遲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的事。而且,他怎麼可以一路騙到底,讓我真的相信他。

到了冰場,壓不住情緒,放他進去溜冰後,我逕自往公園裡走,打了電話給先生,請他先幫我找到這一個遊戲機,沒想到卻找不到,先生反而找到另一個令我幾乎昏厥的東西(其實事後想一想,這也是正常的事,畢竟這也是成長的一個過程),當時心裡五味雜陳,已經不知道那是什麼滋味了。

就像我常常說的,有了問題再抱書根本就來不及。我靜下心來,重新思考孩子的個性、他當下的情況,以及該如何應用手邊的資源,決定該如何與兒子互動,一舉解決問題。

這一個孩子,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帶他,他不時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其實心裡有數,他雖然悶著不講,但思想向來比較陰沉,我必須借著很多機會、很多事例,來建立他的為人處事方式及價值觀。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我必須找一個地方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過得了這一關。

我走到工作室,關掉手機,離家兩天。兒子發了幾通懺悔及道歉的短信,我都沒回復。

思考了兩天,再度面對惴惴不安的兒子時,我已經可以平心靜氣來解決問題了。經過和兒子長談,我先將“來路不正”的遊戲機沒收,並且要求兒子以行動表現悔意,他願意用做家務、提高學習成績、閱讀課外書來換取這台遊戲機。至於那另一件事,我一直都沒提。有一天,我用輕鬆的語氣淡淡地說:“你已經長大了,青春期會好奇這種事是正常的,如果你不好奇,我才會擔心,但是我希望你以後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這樣就夠了,我想他明白我的意思。

教育孩子,有時就像過遊戲機的重重關卡一樣,除了技巧外,耐心和愛心,也是我們得不厭其煩修煉的功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