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適應外部世界時的行為與心理

(配圖)

孩子到了五六歲就是兒童了。 雖然他們和父母的感情仍然非常重要, 但是跟以前相比, 他們這時候更加關注其他孩子的言行, 會變得越來越獨立, 甚至有時候還會對父母表示不耐煩。 他們對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產生了更強的責任感。 他們的興趣開始轉向算術、發動機這種與感情無關的東西。 總之, 他們正在從家庭的約束中解放出來, 成為一個外部世界裡的有責任感的公民。

自我控制能力

6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對某些事情認真起來。 就拿他們玩的遊戲來說吧。 他們對那些沒有規則的假裝的遊戲已經不十分感興趣了,

Advertisiment
他們更喜歡那些有規則而又需要技巧的遊戲, 比如跳房子、抓拐和跳繩等(電子遊戲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些遊戲中, 參加的人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輪換, 遊戲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一旦失誤了就要受到處罰, 回到起點, 重新開始。 吸引孩子的正是這些嚴格的規則。

這麼大的孩子也開始喜歡收集東西了, 比如郵票, 卡片, 或者石頭什麼的。 收集的樂趣在於獲得一種條理性和完整性。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願意把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 他們會突然去整理書桌, 在抽屜上貼上標籤, 或者把成堆的漫畫書擺放整齊。 雖然他們還不能長時間地保持整潔, 但是父母可以看到這種願望在一開始的時候有多麼強烈。

Advertisiment

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6歲以上的孩子在內心深處仍然愛著自己的父母, 但是他們一般不會表現出來。 他們對其他的成年人也表現得比原來冷淡。 他們不再希望父母只把他們當成乖孩子去寵愛。 他們正在形成個人尊嚴的意識, 並且希望別人能把他們當成獨立的人來對待。

為了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他們會更信任外人, 願意詢問別人的看法或者向別人學習知識。 如果他們欽佩的老師說紅血球比白血球大, 他們就會深信不移。 就算老師說的不對, 父母也沒有辦法改變他們的錯誤認識。 但是, 孩子並沒有忘記父母教給他們的是非觀念。 事實上, 他們對這些教育記得太深了, 所以就會認為那都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Advertisiment
當父母不斷提醒孩子應該做什麼的時候, 他們就會表現得不耐煩, 因為他們已經懂事了, 他們也希望父母認為他們是有責任心的人。

不良舉止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拋開父母使用的文雅語言, 去學一些粗俗的話。 他們喜歡模仿其他孩子的穿戴和髮型, 還會經常不系鞋帶。 他們會不顧餐桌上的規矩, 不洗手就趴在自己喜歡吃的菜上, 大口大口地往嘴裡填食物, 同時, 還可能漫不經心地踢著桌子腿。 進屋的時候, 他們會把衣服隨手扔在地上, 還會用力摔門, 要麼就乾脆不關。

雖然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變化, 但實際上, 他們卻在同時做著三件事情:第一, 他們開始關注同齡的孩子, 開始把他們當成行為樣板,

Advertisiment
第二, 他們正在表明自己有更多獨立于父母的權利;第三, 因為沒有在道德上做什麼錯事, 所以他們也在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

這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很容易讓父母感到失望, 他們會覺得孩子已經忘了他們的精心教導。 實際上, 這些變化反而證明, 孩子已經懂得了什麼是良好的行為舉止——否則他就不會費勁地去反抗它了。 等他覺得自己已經能夠獨立的時候, 他就會重新遵守家庭的行為準則。

並不是說這個年齡段的所有孩子都是搗蛋鬼。 性情溫和的父母帶出來的孩子可能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叛逆性。 但是, 如果父母仔細觀察, 也能發現他們在態度上的變化。

那麼你該怎麼辦呢?有些事情是不能忽視的, 孩子每隔一段時間都必須洗澡,

Advertisiment
在節假日裡也應該穿戴整齊。 你可以忽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在你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上, 態度一定要堅決。 該洗手的時候就必須讓他們洗手。 你可以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去要求孩子, 而挑剔的語氣和專橫的態度都會讓孩子心生憤怒, 從而刺激他們下意識地抵制下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