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補鈣成效差,因為討厭綠色蔬菜

而鈣補齊了, 孩子的骨骼就會夠強壯嗎?等他們老的時候就不會骨質疏鬆嗎?國家衛生院-骨骼疏鬆症及相關骨骼疾病國家資源中心, 在2015年發佈了「兒童骨骼健康:給父母的實用指南」(按這下載全文)。 阿包醫生分享以下幾個重點, 藉此提醒爸媽, 孩子的骨骼要長得好, 除了攝取足夠的鈣質之外, 重點還要讓它長得健康唷! 把握骨本累積的黃金時期

一般足月孩子剛出生, 身長頂多40至60公分, 但長大後可以長到150至200公分那麼高, 可見骨頭是一直不斷的成長, 舊骨骼被不斷清除, 並被新骨骼取代。 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

Advertisiment
骨骼的大小、長度及密度不斷增長。

對多數人來說, 骨密度在25至30歲之間達到高峰, 女生在18歲、男生在20歲時達到巔峰骨質的90%。 所以在孩子達到骨密度高峰之前的青少年時期, 爸媽要多幫忙他們努力儲存骨質。 建立孩子的「骨骼銀行」戶頭, 如同為孩子的教育儲蓄, 在幼年時儲蓄越多, 等孩子長大後, 這個儲蓄金可供孩子使用的時間就越長。

以營養攝取及負重運動增強骨密度

恰當的營養攝取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是蓋房子, 需要鋼筋水泥作為骨架, 如果建材不夠, 房子蓋不成也不牢固。 所以適量攝取富含鈣質及維生素D的食物, 就是補充孩子骨本的不二法門, 而且以上兩者缺一不可。 富含鈣質的食物, 不外乎牛奶、奶粉、小魚幹、蝦米、起司、豆干、黑芝麻、苦瓜、莧菜、芥蘭等綠色蔬菜。

Advertisiment

至於維生素D, 孩子有兩種方法可獲得, 一種是從食物中吃進維生素D, 另一種是透過皮膚經日曬後, 自行合成維生素D。 兩種方法獲得的維生素D經過體內肝腎代謝, 便可以活化為維生素D3, 再進一步促進鈣吸收。 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包括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等都是主要來源。

根據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2011), 引用網址http://nutrition.bioagri.ntu.edu.tw/ntu_nutrition_new/building_7/vitd.aspx

充分的體育活動是讓孩子增加骨密度的方法, 對於骨骼發育最好的運動是負重運動, 例如步行、跑步、跳舞、網球、籃球、體操、足球、舉重、跳繩及有氧運動等。 因為運動時骨骼的受力增加, 使骨細胞與其他有利於骨骼生長的因數活躍而刺激骨骼生長。

Advertisiment
此外, 運動會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 加速全身血液迴圈, 促進新陳代謝, 幫助礦物質及營養的吸收, 都能有效提高骨密度。

不過附帶一提, 游泳及騎自行車都不是負重運動, 是不會説明增強骨密度的呀!所以阿包醫生打算, 等小肉包年紀大一些讓他學空手道(也屬於負重運動), 因為阿包醫生認為, 自己的骨本就是在大學時期練空手道累積起來的。

爸媽一直都是孩子模仿的物件, 如果爸媽擁有正確的飲食習慣又喜歡運動, 潛移默化之下, 孩子長大後也會這麼做。 研究也顯示在青春期以前形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的孩子, 更可能在成人時期繼續保持這些良好習慣。 不必過度補鈣,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最重要

Advertisiment

在孩子的飲食方面, 爸媽儘量做到均衡為原則, 過度的補充鈣質卻沒有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只會讓孩子增加結石的風險;另外避免讓孩子吃太咸、吃太多動物性蛋白;也需限制碳酸飲料的攝取, 因為上述的飲食型態會使鈣質易從尿中流失, 影響鈣質吸收。 此外嚴格限制孩子每次久坐不動的最長時間, 例如看電視、打電腦及玩遊戲。 休假時最好帶孩子出門曬太陽並多多活動唷!

最後要提醒大家避免吸煙, 因為抽煙不旦對心臟和肺臟有害, 對骨組織也有害, 研究證實吸煙會增加骨折風險, 且父母若在孩子面前吸煙, 可能也會讓孩子仿效, 不可不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