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自卑的原因

1 孩子自卑的原因

1、經常受到批評指責

長期在家長或者老師的批評指責下長大的孩子, 往往自卑感會比較重, 而且他們的性格會比較內向孤僻。

2、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

“期望越高, 失望越高”, 有些家長並沒有衡量孩子的年齡和能力, 就對孩子開出過高的要求, 這樣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 而孩子往往無法達到家長的要求, 內心就會變得自卑。

3、家長過度保護孩子

部分家長對孩子溺愛有加, 所以, 不捨得孩子勞動, 從小對孩子都是一手包辦的, 這種過度保護孩子的行為, 會使孩子喪失最基本的自理獨立能力。

Advertisiment
以後孩子離開了家長的保護, 往往會表現得比其他人差, 因此會讓孩子感覺自卑。

4、孩子受到他人的歧視

孩子經常受到同學的歧視、欺負, 那麼就會產生自卑心理, 而且, 往往孩子對社會容易產生恐懼心理。

5、孩子的自身能力較差

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發育遲緩, 或者是智商不高的話, 就會比起身邊的人表現都較差, 這樣孩子的自卑心就會越來越嚴重。

2 孩子自卑的表現

1、做事沒主見, 不敢自己實踐

分析與對策:這種情況的出現, 很可能跟家長包辦一切事物, 或者是動不動就批評孩子有關。 因此, 面對這種情況, 在家裡時, 家長要試著放手讓孩子去解決自己的事情, 為孩子製造更多的鍛煉機會, 幫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能力,

Advertisiment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信。 當然, 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孩子只是取得一個小小的進步, 也不要忘記鼓勵, 更不要常常批評孩子。

2、回避競賽、競爭, 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

分析與對策:這種情況的出現, 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的愛比較有關。 家長最愛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進行橫向或是縱向的比較中, 成績、才藝、行為等等, 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納入家長的比較範圍之內, 家長以為, 這樣的比較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殊不知, 卻是對孩子心理的極大傷害。

3、拒絕交朋結友, 不敢與人交流

分析與對策: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應常帶孩子出外進行戶外活動, 耐心引導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

Advertisiment
同時, 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 家長還可以邀請有相近年齡的小孩的家庭一同進行。 這樣戶外鍛煉, 既可以讓孩子開闊心胸, 逐漸敢於與他人交流, 也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讓愛喚起孩子心中的自信。

3 如何克服孩子的自卑感

1、語言暗示

家長要“多鼓勵、少批評”, 要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讓孩子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多對孩子說“你一定行”、“你真棒”等, 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2、發揮長處

人有長處和短處, 有優勢和劣勢, 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揚長避短, 取其所長, 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善於挖掘孩子的長處、優勢是非常重要的;

3、洗刷陰影

大大小小的失敗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 小孩子要適時的遇到一些小挫折和小失敗,

Advertisiment
但是失敗過後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父母在孩子失敗後要對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並對孩子總結經驗, 下次再同樣的事情一定會成功的, 家長要幫助孩子忘掉不愉快的, 抬頭向前看;

4、降低追求

有的父母很嚴格, 就怕別人的孩子超過自己, 所以要讓孩子在方方面面都想拔尖, 制定的目標很遠大, 但是孩子沒有達到, 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極易造成自卑心理, 所以克服孩子自卑心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追求, 制定一些孩子能較易完成的目標, 孩子能一個月、一學期就可以達到目標的, 讓孩子有成就感;

5、積蓄成功

經歷過成功的人, 不會忘記成功帶給自己的喜悅, 在大腦便有了-動作模式電路紋,

Advertisiment
會想起自己以前的成功, 而激發自己的從成功中獲得的喜悅, 充滿自信, 消除自卑心理;

6、改變形象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舉重的時候, 如果大聲喊叫, 會多使出15%的力量, 在平時, 大聲說話、走路抬頭、敢與人正面的交流都是自信的表現, 所以針對有心裡自卑的孩子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從整潔的穿衣、講話大聲、流利等方面都要培養孩子;

7、預演勝利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挑戰的時候, 父母要為孩子製造一幕勝利的場景, 讓孩子幻想勝利後的一幕幕, 給孩子足夠的動力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 相信自己有信心戰勝富有挑戰的任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