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爸爸你還在缺席嗎?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擔任著很重要的角色, 之前很多父親或者因為不善於表達自己, 或者沒有意識到, 或者為了偷懶而忽視了, 但是孩子們的成長只有一次, 錯過了就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爸爸們是時候改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了。

由於激烈的生存競爭, 大多數家庭中的父親都忙於工作, 在職場上全力打拼, 照顧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便落在了媽媽一人肩上, 使得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逐漸被弱化, 這不僅不利於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更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專家呼籲, 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結合起來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Advertisiment
父親的形象對於孩子來說, 是成人社會的典範, 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代表著力量、依靠和安全感, 如果父親長期缺席對子女成長的關心和指導, 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不安, 會使孩子焦慮、自尊心低下、自控力弱, 表現出抑鬱、孤獨、任性、多動、有依賴感, 甚至性別意識模糊, 造成不可彌補的性格缺憾, 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生活中有很多真實案例:王小姐的孩子5歲那年, 孩子的爸爸被派到外地工作, 開始沒有太在意爸爸不在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有一次家裡請了個維修師傅, 一向不同陌生男子說話的女兒卻和師傅說個沒完, 還可憐兮兮地對人家說:“你抱抱我好嗎?”。
Advertisiment
師傅走後, 她問女兒為什麼跟叔叔這樣親近?女兒歪著頭說:“我覺得他長得像爸爸。 ”他才發現女兒是如此需要父愛。 顧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初一, 出現了很多問題:學習不夠用功, 成績越來越差, 對父母越來越沒有禮貌, 也很少說話。 後來顧女士和孩子深入的談過一次後瞭解到在學校常有同學欺負他, 他不知該怎麼辦。 媽媽往往讓他多忍耐, 孩子很想聽爸爸怎麼說, 可爸爸忙於工作從來沒有耐心地聽孩子講學校裡的事兒。
稱職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父親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更好的與孩子相處呢?一、參與到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雖然大多數父親與寶寶待在一起的時間大約只占母親與孩子相處時間的三分之一,
Advertisiment
但他們照料嬰兒的能力並不一定比母親差。 研究表明, 父親的實際操作能力、對嬰兒各種動作的敏感性、對孩子的關心與責任心以及對孩子的鍾愛絕不遜于母親。 父母一起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 不僅可以減輕媽媽的心理壓力和身體壓力, 讓夫妻感情更融洽, 還能讓爸爸更快的與寶寶熟悉, 適應人生角色的轉換。 二、成為孩子最好的遊戲玩伴父親與母親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父親會更多地與孩子玩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遊戲, 而不像母親與孩子做一些傳統、安靜、缺少變化的遊戲。 所以, 孩子更喜歡與父親玩。 研究表明, 有自由選擇遊戲物件時, 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親作為第一遊戲夥伴來選擇。
Advertisiment
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 要比其他孩子的智商高, 男孩兒更像小男子漢, 女孩兒長大後更懂得與異性相處。 三、與孩子一起學習當孩子具有認知能力時, 父親可以與孩子一起學習, 不管是一起讀一本卡通繪本, 還是學一首兒歌, 還是上學後一起解決掉一道難題, 都會成為孩子記憶中的美好的體驗。 第一次聽爸爸講故事、第一次認字、第一次跟爸爸去看球賽、看電影……與爸爸共有的種種第一次, 是很多人一輩子也忘不了的事。 爸爸帶著孩子多接觸、體驗美好的事物, 能帶給孩子不少安全感與美好回憶, 這能成為穩定孩子的力量, 在孩子遇到難關、挫折時, 幫助他堅強。
Advertisiment
四、與孩子一起做家事研究顯示, 爸爸若能自幼兒時期就讓孩子自然和異性孩子玩耍、相處, 以及帶著孩子做家事、教孩子做做飯, 幫腳踏車輪胎打氣, 不僅能讓孩子更有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 還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也能減少孩子對兩性的刻板印象。 五、一起愛媽媽有句很流行的話叫“父母恩愛是最好的家教”, 爸爸媽媽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足夠的互相關愛, 因為家裡的小孩隨時都在觀察與吸收爸爸對待媽媽的方式, 這也會影響他們日後和異性的相處。 如果媽媽是主要管教者, 爸爸應支持媽媽, 理解媽媽為何那樣做, 或適度帶媽媽抽離執著的狀態。 比如輪流照顧小孩、擁有夫妻相處時間, 即便是兩人一起送小孩去上才藝課, 利用等小孩的空檔喝咖啡、聊聊天,都能幫媽媽充電。 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父親意識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與母親同等重要、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用自己在人格品質、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優勢對孩子的成長施加積極的影響,把母親生活領域之外的東西盡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並成為孩子探索新領域的嚮導和力量源泉。 利用等小孩的空檔喝咖啡、聊聊天,都能幫媽媽充電。 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父親意識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與母親同等重要、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地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用自己在人格品質、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優勢對孩子的成長施加積極的影響,把母親生活領域之外的東西盡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並成為孩子探索新領域的嚮導和力量源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