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你“洗”手機,這是檢測愛的最佳方式!

孩子為你“洗”手機, 這是檢測愛的最佳方式!

今天一早, 好友萌萌跟我說要去買一個新手機, 昨晚她的手機洗澡了。

“是掉進洗衣機裡了嗎?”我問。

於是她給我講了昨晚的經歷:

“昨晚女兒很開心的跑過來跟我說:媽媽上班很辛苦, 我幫你幹活!”

說這話的時候, 女兒的左手舉著正在滴水的手機, 右手拿著煥然一新的手機後殼和電池……

“媽媽, 我洗的可仔細了!裡面也都拆開用牙刷刷乾淨了!”……

“然後呢?”看萌萌半天不再說話, 我問道。

“沒有然後了啊!”

“你沒有當場發飆?!”

“為什麼?她才四歲, 還什麼都不懂就知道要幫忙做家務。

Advertisiment

24℃的三月, 友人萌萌的話讓我如沐春風。

不僅僅是為她可愛的女兒, 還有接納力爆表的萌萌。

我無心去研究這究竟只是一個笑話還是真實的, 只被這位媽媽所感動了, 因為她用無聲的行為真正詮釋了“無條件的接納”和“無條件的愛”。

我們一直都在宣導著為人父母者要對孩子做到無條件的接納, 要給孩子提供無條件的愛。 可是我們又總是會發現, 貌似生活中孩子的一些言行無時無刻不在挑戰著我們的極限, 考驗著我們的“無條件”的底線。

從孩子的生命啟蒙那一刻, 絕大多數的爸媽都會欣喜與期待, 這時候的愛是無條件的;待孩子呱呱墜地時, 大部分的家長對於這個完全需要依賴成人生存的嬰兒同樣也給予著無條件的愛;可是待到這個小嬰兒逐漸長大,

Advertisiment
不再“聽話”, 開始有了自己的認知, 想要獨立, 他們似乎變得不再是“可控”的了, 此時父母的愛也跟著變化了, 變成“有條件”的了, 最常見的“條件”就是“聽話”, 儘管這種條件看起來是那麼的無形。

或許你會強調:“我給孩子的愛依然是無條件的”, 那麼我們設想一下, 假如上面故事中是你的孩子把你的手機給“洗”了呢?你的反應會是什麼?

我們從不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少數個例除外), 不過對於我們所給出的愛, 在孩子那裡產生的感受是什麼?孩子感覺到的是“真愛”嗎?分享幾點NLP中常常提到的父母變質了的愛, 讓我們一起做個自檢看看。

第一種變質的愛——有條件的愛, 經典代表話語:“你再……樣,

Advertisiment
我就不喜歡你了。 ”

絕大多數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成長成熟, 但其實內心深處卻是害怕孩子有一天會不再溫順聽話, 儘管孩子與父母對抗或是叫板的那一天或遲或早總會到來。 於是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或許會說“你再這樣, 我就不愛你了”, 隨著孩子長大, 話語變得更為具體、更為精准:“你這次要是考不好, 我會懲罰你的” …

這時候愛絕對是有條件的, 條件就是孩子必須聽父母的, 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照父母的規劃去成長。 從NLP角度上來說, 這是父母無意識地在利用孩子實現權力欲、控制欲、自我中心, 從孩子身上尋求價值感, 他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僅僅是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 一個最無辜的犧牲品。

第二種變質的愛是自以為是、包辦一切、毫無原則的愛,

Advertisiment
經典代表話語:“哎呀, 你什麼都不懂, 還是讓我來吧。 ”

很耳熟對不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當他們想嘗試去做一些從未試過的事情時, 身為照顧者的父母是不是常常習慣性地去替代了?因為“這個很危險, 讓媽媽來吧”、“那個不好弄, 我來給你弄好”、“你要什麼, 這兒麼?好, 我給你, 等著啊”…

其實, 對孩子而言, 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心理能力是自我成長中最重要的。 可是, 多數父母對孩子是放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用盡一切力量全方位地保護著孩子。 學步時摔倒了、磕著了, 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痛;被小朋友欺負了, 立刻沖去找對方父母理論;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Advertisiment

實際上父母這種過度的保護、毫無原則的愛, 無意中在挫敗孩子的自尊、打擊孩子的自信、否定孩子的自立, 甚至可以說這種是在以愛的名義毀掉一個人。

第三種變質的愛是要求回報的交易式的愛, 經典代表話語:“為了你, 我辭掉工作來照顧你, 你怎麼這麼不爭氣!”

這種愛在當下社會同樣不少見, 尤其對於全職在家的媽媽。 雖然選擇全職的確是出於對家庭和孩子的付出, 可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有何理由轉嫁到孩子的身上?我們在感慨著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為了給孩子找一所好學校, 求爺爺告奶奶, 臉面丟盡, 斯文掃地;為了能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 犧牲了無數個休息日, 放棄了無數個娛樂時間, 陪著孩子學習英語學習數學;為了能上一個好學校, 花費了大量的銀子。容易嗎?可孩子拿這樣的成績回來報答,氣死了!

請反思一下,我們的付出是自願的麼?孩子就必須以成績來作為回報麼?其實這時候對孩子的要求不就如同一種希望高效率的回報,相當於一種交易了麼?這哪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

第四種變質的愛是自我夢想實現轉移型的愛,經典代表話語:“讓你學……都是為你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會在人生成長之路上留下一些遺憾,留下一些未能實現的願望。於是有些父母不自覺地在潛意識裡把自己成長中的未竟願望和期望投射給孩子。結果孩子在這種殷切甚至急迫的期望和高標準嚴要求之下,產生了他們無力承擔的心理負荷,連原本自身的發展動力也被消耗殆盡。…………

還有很多很多變質的愛,或許我們可以在自檢的時候慢慢地發覺。如果真的發現了,請試著停下,收回這些有條件的愛。讓我們真正地看清本質,分清我們與孩子的界限。或許這樣,我們才能如同文前那位媽媽一樣,理性地看待孩子幫忙“做家務”——“洗”手機,能夠平靜地告訴友人“我要買新手機了”。這樣才是真正給到孩子了無條件的接納與愛。

花費了大量的銀子。容易嗎?可孩子拿這樣的成績回來報答,氣死了!

請反思一下,我們的付出是自願的麼?孩子就必須以成績來作為回報麼?其實這時候對孩子的要求不就如同一種希望高效率的回報,相當於一種交易了麼?這哪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

第四種變質的愛是自我夢想實現轉移型的愛,經典代表話語:“讓你學……都是為你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會在人生成長之路上留下一些遺憾,留下一些未能實現的願望。於是有些父母不自覺地在潛意識裡把自己成長中的未竟願望和期望投射給孩子。結果孩子在這種殷切甚至急迫的期望和高標準嚴要求之下,產生了他們無力承擔的心理負荷,連原本自身的發展動力也被消耗殆盡。…………

還有很多很多變質的愛,或許我們可以在自檢的時候慢慢地發覺。如果真的發現了,請試著停下,收回這些有條件的愛。讓我們真正地看清本質,分清我們與孩子的界限。或許這樣,我們才能如同文前那位媽媽一樣,理性地看待孩子幫忙“做家務”——“洗”手機,能夠平靜地告訴友人“我要買新手機了”。這樣才是真正給到孩子了無條件的接納與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