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什麼缺乏自信心

孩子缺乏自信心, 必有其形成的原因, 只有找到了病根, 才能藥到病除。 病根從哪裡找呢?還得請父母反思自己。
一般說來, 孩子缺乏自信心, 是源于父母對孩子過度關愛和保護, 或是對孩子斥責和批評過多。 父母的這兩種教育方法雖然不同, 其教育結果都是一樣, 那就是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
過度保護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 由於“獨苗苗”現象的普遍存在, 孩子變成了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 因而也自然成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聚焦中心, 六雙眼睛時刻關注著小寶貝的動靜, 惟恐有點閃失。

Advertisiment
加上小孩子的能力本來不足, 做任何事情, 笨手笨腳, 動作又慢, 很容易產生自信心不足的心理。 大人在一旁看著, 情不自禁地發急, 往往自己動起手來, 越俎代皰。
久而久之, 孩子什麼也不會幹, 於是家裡的六雙手更“有理由”搶著包辦代替, 剝奪孩子自己做事的一切權利。 孩子無從學習動手做事, 他的自信心也越來越沒有了。 父母過度保護的另一種表現, 是恐嚇手段。 比如, 不讓孩子出家門“闖禍”, 偏說什麼“外面有大灰狼”, “有壞人要把你帶走”的謊言, 使孩子只能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裡。 這樣孩子是變得聽話了, 可是, 他的自信心也嚇得沒有了。
過多批評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總是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攀比, 恨不得將所有孩子的優點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人身上。
Advertisiment
這種脫離實際的幻想, 當然實現不了, 於是, 孩子常常挨駡:“你真笨”, “你怎麼樣樣不如別人”, 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髒話, 都能從父母的嘴裡噴出來。 在這樣的環境下, 又怎能培養出有自信心的孩子來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