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死活都不願意親近我 後悔沒有自己帶

育兒知識說, 老人們對於隔輩人都是很疼愛的, 看著自己的第三代, 他們往往會表現得比對自己親生子女還重視。 再加上現在的生活條件明顯比過去要好很多, 老人們會發現有更多可以用來哄孩子的事物都可以用上一用。

寶寶:“要這個~”
姥姥:“好, 買~”
寶寶:“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寶寶:“好好好~你喜歡就買~”
媽媽:“媽!孩子都讓您寵壞了!”
姥姥:“你~你~”
寶寶:“哇~媽媽壞~就姥姥對我好~”
疼愛之心再加上物質條件充沛, 孩子就如進入了被完全寵愛的保護圈, 享受呵護備至, 也享受唯他獨尊。
但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做人教養上,
Advertisiment
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導致孩子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不體諒他人的感受, 性格上則變得任性、衝動, 最終甚至產生嚴重的人格問題, 有時還會走極端。
溺愛不僅對孩子的性格、習慣等造成不良影響, 還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責任和權力, 無微不至的照料, 讓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空間, 削減了孩子應有的與外界接觸的嘗試。
父母要有做好父母的願望, 因此要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面對家中老人不正確的干涉, 父母應當給老人講清利害關係, 告知他們溺愛孩子的危害, 告誡他們不要為孫輩的未來製造痛苦。
態度堅決一點, 語氣溫和一些, 別傷害到老人。
說到底, 小孩兒怎麼成長, 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Advertisiment
是父母的責任, 不是祖父母輩的老人的責任。
如果老人溺愛孩子, 影響到對孩子的教育, 也是你的責任去跟老人溝通, 將老人爭取到你的陣營裡來。
有兩點原則還是要遵守的:一, 在感恩的基礎上跟老人積極溝通;二, 在孩子面前維護老人的權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