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暑假易養成什麼壞習慣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暑假易養成什麼壞習慣?暑假對孩子來講, 是一件高興的事, 但對家長們來說, 可能會頭痛不已, 因為孩子容易在暑假期間養成一些壞習慣需要費勁兒去糾正。 那麼, 孩子暑假易養成什麼壞習慣?

Advertisiment

一、孩子暑假養成的7個壞習慣

1、整天睡懶覺

偶爾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可是如果天天睡懶覺, 睡到中午才起來, 那就成問題了。 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亂, 連帶著吃飯、遊戲、學習……什麼都跟著亂。 更糟糕的是, 等到假期結束, 還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 由於原來的生物鐘已經打亂了, 又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 多折騰啊。 之所以把睡懶覺列在假期壞習慣的第一位, 主要是在於它昭示著假期壞習慣的最大根源:失範, 就是沒了規矩。

專家支招: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矩來, 稍稍寬鬆一些, 偶爾做些平時不能做的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假期沒有規矩,

Advertisiment
而是要有“假期的規矩”。 比如睡懶覺這件事, 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 而是每天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 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

2、“狂”吃零食

對小孩子來說, 吃和睡就是最大的問題。 放假在家, 各種零食隨手可得, 放假期間, 父母對此也比較放鬆。 吃多了零食,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 有的父母在這時候會生氣, 飯桌就變成了“戰場”。

專家支招:跟睡懶覺的問題一樣, 當然可以讓孩子吃一點零食, 這也是生活樂趣, 但最好能事先商議好一個比較合理的飲食方案, 比如每天可以吃一點什麼東西、吃多少, 別人給零食時怎麼處理, 等等。

3、“宅”在家

看太多電視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活動不足,

Advertisiment
老是窩在家裡, 還常常伴隨著吃零食的壞習慣。 容易發胖不說, 精神狀態也不會好, 常常是一副懶懶的、百無聊賴的樣子。

專家支招:週末父母有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公園逛逛, 或者安排一些體育鍛煉, 連逛街也算是一項“運動”。 父母要上班的時候, 也要請看護人多帶孩子出門去玩, 還可以鼓勵他跟社區裡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玩, 小孩子之間的追逐打鬧, 自有他們的樂趣, 也達到了活動身體的目的。

4、“沉迷”看電視

看電視其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 小孩子是不會太過分迷戀電視節目的。 說現在的孩子貪戀電視, 更多是因為沒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罷了。 此外如果孩子已經懂得上網,

Advertisiment
做父母的可能還會擔心他“沉迷於網路”甚至“染上網癮”。

專家支招:看電視太多會影響視力、智力、運動量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講講, 相比簡單粗暴地“我不許你看電視”而言, 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 當然這些話可能孩子聽得都膩了, 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和他“談判”, 得出一個大家相對來說能夠比較認可的方案, 因為是他親自參與制定的, 他就會有意願去遵守。

給孩子決定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的自由, 而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屁股後面:“不要看太多電視!”“你怎麼又在上網?”簡單說吧, 換了是你整天被人管著, 你煩不煩, 又會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呢?

5、“兩面派”反鬥星

說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帶孩子的情況, 可能會過分溺愛,

Advertisiment
一方面助長了孩子的一些壞毛病, 另一方面, 如果父母和這些看護人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看法、做法不一致, 小孩子可是很會察言觀色的, 容易變成小小“兩面派”。 事實上這種不一致會給孩子造成混亂的感覺, 對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很不利。

專家支招: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穩主意, 然後儘量和其他看護人溝通, 保持一致性。 每天晚上不妨趁著一起吃飯或飯後活動的時間, 開一個小小的家庭會議, 把孩子在這一天裡的表現說一說, 大家評議評議, 不帶批評色彩, 更不是開“批鬥大會”, 只是把事情都拿出來讓大家知道, 讓一切都變得公開、透明。 當然, 著重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是很重要的。

6、不學習不做作業

有不少父母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放鬆放鬆”,不用參加興趣班,這是很好的見解!不過,對於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學校佈置的假期作業還是要完成的。此外幼稚園階段在學琴、學畫之類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時間用來練習,不能隨意間斷的,即便在假期裡也需要堅持。

專家支招: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議好大家都能認可的日程表,可以規定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的時間,或者規定每天要有多長時間是必須用於學習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比方畫一張畫,練一張紙的字等),但具體安排在什麼時候可以相對靈活一些。

7、耍臭脾氣

作息紊亂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曬到太陽的時間少了。外面天氣太熱,孩子足不出戶,光照不足不僅不利於鈣質吸收,還會引起抑鬱症狀。你可別奇怪家裡的小朋友怎麼狀態不佳、脾氣臭臭呢!沒准就是抑鬱的表現。而孩子通常覺得“我辛苦了一個學期,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為所欲為,連脾氣都見長了。

專家支招:為什麼小朋友在幼稚園和學校就會遵守規矩,在家就肆無忌憚。其實是因為,家更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不見得是壞事。但也需要給他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這樣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太過放任,反而會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二、孩子的暑假計畫參考

1、如果你家孩子寫字不端正,暑假的第一要務是練字不要懷疑第一條建議,寫字不好,你孩子將來的成績將會吃大虧。如果連孩子的寫字訓練都管不住,那談何對其他方面的管理呢?練字沒什麼很好的方法,找個不錯的字帖,臨帖就是了。注意,是臨帖,不是墊一張薄紙描著寫。

2、管住電腦,管住電視

要有這麼一種決心,如果孩子玩電腦著迷了,寧可砸掉電腦,也要制止住孩子電腦上癮。建議在電腦上設置開機密碼,完不成作業,或者練字不到一定的數量,誓死也不能開機。記住,如果孩子這時候你還管不住,等他叛逆心理上來,就去泡網吧了。

3、先做作業,在固定時間內必須完成

絕對不能拖到快開學了,孩子被迫趕寫作業。爭取在暑假過一半之前完成。如果你對孩子的作業管理不夠,到了快開學時,你才催促孩子寫作業,那顯然是家長的失職。爹娘的職責不是餵養孩子,而是管教孩子。不要埋怨孩子的拖遝,任何一個拖遝的孩子,都有一對拖遝的家長。

4、給孩子制定一個計畫

暑假很快就過,孩子一玩就容易玩瘋。此時,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什麼時候完成作業,什麼時候練字,什麼時候讀課外書,什麼時候玩電腦,必須有個計畫,最好精確到小時。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自己有個掌控,至少,無論是玩,還是出門,都不會處於失控狀態。

5、讀幾本名著課外書

找幾本經典的名著,讓孩子讀。三周的時間,至少要讀兩三本。記住,對名著的閱讀,其實是從小學起步的。一些名著的閱讀,如果拖到高中乃至大學,閱讀的效果就不怎麼明顯了。

6、零花錢要管理好

零花錢的使用,只能買書,買本等學校用品。不能買別的。家長要對零花錢嚴格管理。說一不二,不得慫恿孩子隨便花錢。記住,讓孩子炫耀收到了多少零花錢,其實對孩子的品德修養是一種傷害。在這個年齡,孩子惟一值得炫耀的除了成績,還是成績。

7、孩子出去玩,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果孩子和同學們出門玩,時刻提醒孩子不要去玩水玩火,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注意人身安全。培養孩子的安全防範意識要比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更重要。

8、如果你的孩子時間寬裕,愛學習,預習好下學期的課程也未嘗不可孩子下學期教材裡的內容大部分老師在期末的時候就會做一些預習,如果在暑期孩子熱愛學習,願意預習的話。最多一周的時間就能把半冊的數學題都預習得差不多,語文書還能幫孩子拓展閱讀能力。

9、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孩子如果學習累了,給孩子挑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音樂、書籍或者電影讓孩子去欣賞,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在學校裡讓孩子能夠融入各種群體,讓孩子跟小夥伴們有話可談。

知識擴展

三種方法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1、“錯題集”法——糾正做事馬虎

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馬虎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2、把“作業當考試”法——糾正做作業磨蹭

考試是限時完成,完不成就收卷。我們在家裡不妨試試,把孩子寫作業當作“考試”,限時完成,這樣,孩子做作業就不會磨蹭了。家長先把作業看一遍,估計一下時間,按1:3給孩子限定時間。也就是說家長用10分鐘能做完的題,就給孩子限定在30分鐘內完成,到時就收卷。磨蹭的孩子只能交未做完的作業,老師就要批評他。第二天,家長還按這個辦法要求他,時間長了,磨蹭的毛病就會改變。

3、“家務勞動承包”法——糾正懶惰懈怠

家長把家裡的活寫在紙上,讓孩子挑兩樣活但必須長期承包。假如孩子承包擦桌子,今天沒擦,明天家長也“罷工”,不給孩子做飯,讓孩子認識到家裡誰不幹活也不行。明確分工,嚴格訓練,形成制度,養成習慣。讓孩子參加勞動,最重要的是養成勞動習慣,因此,必須從嚴要求。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每天應幹什麼活,每週應幹什麼活,然後督促檢查,長期堅持下去,形成家庭的勞動制度,反復強化,由別人讓他幹到自己主動要幹,形成“動力定型”,變成自己的生活需要。

6、不學習不做作業

有不少父母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放鬆放鬆”,不用參加興趣班,這是很好的見解!不過,對於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學校佈置的假期作業還是要完成的。此外幼稚園階段在學琴、學畫之類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時間用來練習,不能隨意間斷的,即便在假期裡也需要堅持。

專家支招: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議好大家都能認可的日程表,可以規定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的時間,或者規定每天要有多長時間是必須用於學習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比方畫一張畫,練一張紙的字等),但具體安排在什麼時候可以相對靈活一些。

7、耍臭脾氣

作息紊亂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曬到太陽的時間少了。外面天氣太熱,孩子足不出戶,光照不足不僅不利於鈣質吸收,還會引起抑鬱症狀。你可別奇怪家裡的小朋友怎麼狀態不佳、脾氣臭臭呢!沒准就是抑鬱的表現。而孩子通常覺得“我辛苦了一個學期,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為所欲為,連脾氣都見長了。

專家支招:為什麼小朋友在幼稚園和學校就會遵守規矩,在家就肆無忌憚。其實是因為,家更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不見得是壞事。但也需要給他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這樣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太過放任,反而會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二、孩子的暑假計畫參考

1、如果你家孩子寫字不端正,暑假的第一要務是練字不要懷疑第一條建議,寫字不好,你孩子將來的成績將會吃大虧。如果連孩子的寫字訓練都管不住,那談何對其他方面的管理呢?練字沒什麼很好的方法,找個不錯的字帖,臨帖就是了。注意,是臨帖,不是墊一張薄紙描著寫。

2、管住電腦,管住電視

要有這麼一種決心,如果孩子玩電腦著迷了,寧可砸掉電腦,也要制止住孩子電腦上癮。建議在電腦上設置開機密碼,完不成作業,或者練字不到一定的數量,誓死也不能開機。記住,如果孩子這時候你還管不住,等他叛逆心理上來,就去泡網吧了。

3、先做作業,在固定時間內必須完成

絕對不能拖到快開學了,孩子被迫趕寫作業。爭取在暑假過一半之前完成。如果你對孩子的作業管理不夠,到了快開學時,你才催促孩子寫作業,那顯然是家長的失職。爹娘的職責不是餵養孩子,而是管教孩子。不要埋怨孩子的拖遝,任何一個拖遝的孩子,都有一對拖遝的家長。

4、給孩子制定一個計畫

暑假很快就過,孩子一玩就容易玩瘋。此時,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什麼時候完成作業,什麼時候練字,什麼時候讀課外書,什麼時候玩電腦,必須有個計畫,最好精確到小時。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自己有個掌控,至少,無論是玩,還是出門,都不會處於失控狀態。

5、讀幾本名著課外書

找幾本經典的名著,讓孩子讀。三周的時間,至少要讀兩三本。記住,對名著的閱讀,其實是從小學起步的。一些名著的閱讀,如果拖到高中乃至大學,閱讀的效果就不怎麼明顯了。

6、零花錢要管理好

零花錢的使用,只能買書,買本等學校用品。不能買別的。家長要對零花錢嚴格管理。說一不二,不得慫恿孩子隨便花錢。記住,讓孩子炫耀收到了多少零花錢,其實對孩子的品德修養是一種傷害。在這個年齡,孩子惟一值得炫耀的除了成績,還是成績。

7、孩子出去玩,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果孩子和同學們出門玩,時刻提醒孩子不要去玩水玩火,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注意人身安全。培養孩子的安全防範意識要比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更重要。

8、如果你的孩子時間寬裕,愛學習,預習好下學期的課程也未嘗不可孩子下學期教材裡的內容大部分老師在期末的時候就會做一些預習,如果在暑期孩子熱愛學習,願意預習的話。最多一周的時間就能把半冊的數學題都預習得差不多,語文書還能幫孩子拓展閱讀能力。

9、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孩子如果學習累了,給孩子挑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音樂、書籍或者電影讓孩子去欣賞,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在學校裡讓孩子能夠融入各種群體,讓孩子跟小夥伴們有話可談。

知識擴展

三種方法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1、“錯題集”法——糾正做事馬虎

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馬虎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2、把“作業當考試”法——糾正做作業磨蹭

考試是限時完成,完不成就收卷。我們在家裡不妨試試,把孩子寫作業當作“考試”,限時完成,這樣,孩子做作業就不會磨蹭了。家長先把作業看一遍,估計一下時間,按1:3給孩子限定時間。也就是說家長用10分鐘能做完的題,就給孩子限定在30分鐘內完成,到時就收卷。磨蹭的孩子只能交未做完的作業,老師就要批評他。第二天,家長還按這個辦法要求他,時間長了,磨蹭的毛病就會改變。

3、“家務勞動承包”法——糾正懶惰懈怠

家長把家裡的活寫在紙上,讓孩子挑兩樣活但必須長期承包。假如孩子承包擦桌子,今天沒擦,明天家長也“罷工”,不給孩子做飯,讓孩子認識到家裡誰不幹活也不行。明確分工,嚴格訓練,形成制度,養成習慣。讓孩子參加勞動,最重要的是養成勞動習慣,因此,必須從嚴要求。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每天應幹什麼活,每週應幹什麼活,然後督促檢查,長期堅持下去,形成家庭的勞動制度,反復強化,由別人讓他幹到自己主動要幹,形成“動力定型”,變成自己的生活需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