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時常有些小病痛未必不好

很多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是愛有些小病小痛, 其實, 專家認為, 孩子時常有些小病痛未必不好。 因為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比較弱, 平時風寒感冒等容易侵襲孩子的身體, 所以有些小病很正常。 如果長期不得病, 到覺得有些害怕了。

專家認為, 人的免疫力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先天性免疫和後天性免疫。 先天性的免疫基本上人人都有, 比如胃酸、呼吸道黏膜、唾液酸、血液裡的細胞等, 這些都有殺菌、排汗、排尿的作用。 這些先天性的免疫力是與生俱來的, 也是非特異性的, 不針對任何一種病毒和細菌,

Advertisiment
每個人都一樣。

後天性免疫就屬於獲得性免疫了, 它是要得病以後才能獲得的, 是一種有針對性的特異性免疫。 這種免疫力的獲得就像是人和人的社交, 如果沒有碰過面, 就對彼此沒有印象。 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沒有接觸過有些細菌, 所以就不能很好地產生抗體。 只有在與病菌“正面交鋒”以後, 體內的免疫系統才會得到啟動, 當細菌再次來犯時, 免疫系統才會有效地做出回應。 所以, 大人不要期望孩子不得病, 常常得一些小病痛其實可以使體內的免疫系統對病菌更“熟悉”, 從而產生抗體, 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不常常得病, 那麼他長大以後得病就會更麻煩。 比如麻疹, 小孩長麻疹一般症狀比較輕,

Advertisiment
治療起來也比較簡單, 如果小時候沒有長過麻疹, 那麼成年之後再長就不會那麼輕鬆治療了。 有的成人出麻疹是很危險的, 甚至會出現胃出血, 危及生命。

病後恢復速度可看出孩子抵抗力的強弱

有的孩子一生病, 媽媽就非常著急, 趕快帶著孩子去看醫生。 有的醫生為了讓孩子快點好, 就開一些不適合孩子吃的藥物, 把藥物開得很重, 其實這對孩子的健康反而不好。 如果孩子剛一生病就把藥用的很重, 病菌就會一下子消滅了, 那麼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比較弱, 產生的抗體也比較有限。 如果下次仍然是這種病菌來侵犯孩子的身體, 孩子照樣會生病。 所以,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家長越是在乎孩子的病, 孩子就越容易得病的原因。

Advertisiment
有的家長看似對孩子不太在意, 其實孩子卻很少得病。 這是因為孩子的抵抗力非常頑強了。

孩子有小病不是壞事, 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適當給孩子一個增強抵抗力的機會挺好的。 但是如果孩子經常得一些不同尋常的病, 家長就要帶著孩子儘快去醫院就醫了, 看看孩子是否是身體哪方面出了問題。 如果是平時的頭疼感冒, 可以不必急著去打針吃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