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應該怎麼抱 抱娃的正確姿勢get

寶寶的第一年, 爸爸媽媽每天必然會做的一件事就是抱寶寶。 然而, 這件事雖然大家每天都在做, 卻未必都做對了!

來對照一下, 抱寶寶這件事, 你都做對了嗎?

不同月齡的寶寶應該怎麼抱

新生兒:橫抱, 可適當斜抱

新生兒的頸椎很軟, 頭占全身體重的比例大, 因此出生後的30天內通常建議採用橫飽的姿勢。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 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但是, 寶寶喝完奶後, 為避免吐奶的情況, 最好適當調整姿勢, 用斜抱的方式。

或者橫飽的時間過長了, 寶寶和媽媽都感到累了,

Advertisiment
也應該及時調整抱姿。

提醒:無論哪種抱姿, 都要保證寶寶的舒適度, 護住頸背部。 尤其是寶寶還沒能抬頭、獨坐之前, 斜抱的時候應該用一隻手托住寶寶臀部, 另一隻手穩穩地護住寶寶的頭頸部, 也可以讓寶寶把頭靠在大人的身上, 使寶寶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直線上。

1-3個月的寶寶:斜抱, 可以適當豎抱

滿月後, 建議採用斜抱、豎抱結合的方式來抱寶寶(注意護住寶寶的頸部、背部)。

有些媽媽一直用橫抱的方式抱寶寶, 遲遲不改變抱姿, 這樣可能會使寶寶的頭部控制能力得不到鍛煉, 遲遲學不會抬頭。

醫生表示:臨床上輕度發育遲緩的孩子, 超過5成是大人過度保護造成的。

正確做法:在1-3個月之間, 可以每天給寶寶進行適當的豎抱和俯臥訓練了,

Advertisiment
有助於寶寶前庭覺的發展。 訓練時間不能太長, 剛開始時每次1-2分鐘, 之後再慢慢延長, 次數則要根據寶寶的精神狀況來定。 如果嬰兒4個月時仍不能抬頭, 則應去找保健醫生。

3-4個月後:豎抱

通常來說, 寶寶會在3-4個月左右學會抬頭, 如果寶寶的脊椎發育得比較好了, 頸部力量比較足了, 建議採用豎抱的方式。

但仍然要注意給予寶寶的頭頸、背部一定的保護, 避免寶寶背部脊椎向後翻倒等情況。

6個月後:經常抱, 抱片刻

6個月後, 為了讓寶寶的大動作、小動作都得到最佳的發育, 媽媽應儘量少點抱寶寶, 可鋪上遊戲墊, 讓寶寶自由地趴、坐、爬、扶站等。

此時媽媽在抱寶寶時, 最好能建立起“經常抱, 抱片刻”的態度。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說, 經常抱抱寶寶, 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 使他有安全感即可, 比如說, 每次抱3-5分鐘就可以了。

照顧寶寶情緒的抱法

1.情緒不好時——面向裡豎抱

當寶寶情緒不好時, 嘈雜的外部環境和視聽覺刺激, 會讓他感到有壓力。

專家提醒:在出生的頭3個月內, 寶寶的脖子還不能豎起, 抱時應注意。

2.學說話時——和媽媽面對面交流

在和媽媽聊天的過程中, 寶寶可以逐漸完成對詞彙呈的儲備。

3.醒著時——面向外豎抱

將寶寶臉朝前方, 一手托住他的臀部, 另一手輕而穩地護住寶寶胸部, 讓寶寶的背部緊靠媽媽胸部。

專家提醒:寶寶非常喜歡這種抱法, 因為他們可以盡覽四周, 同時還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促進。

4.困倦時——躺在媽媽的臂彎裡面

Advertisiment

為了讓寶寶舒適地入睡, 媽媽儘量用臂彎給寶寶架設一張小床。

5.哭鬧時——趴在媽媽懷裡

當寶寶哭鬧時, 媽媽可以試著讓寶寶趴在懷裡。 哼唱一首簡單的童謠, 並和著節奏輕輕搖晃寶寶。

6.學走路時——給寶寶支撐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 腿部力量還強, 因此媽媽最好助寶寶一臂之力, 用雙手給寶寶有力的支撐。

千萬不要一抱到懷裡就“愛不釋手”了, 甚至睡著了還一直抱著, 這樣會養成寶寶過度依賴大人抱的不良習慣, 還會阻礙寶寶的動作發育, 給你接下來的養育增添不少困擾。 (參考網站:太平洋親子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