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做事總是慢慢慢?原因其實在大人,不要冤枉了孩子!

鄉“磨蹭”這個詞兒總是挺困擾爸媽們。

我們總是覺得:

孩子穿個衣服磨磨蹭蹭;

刷個牙就盯著牙刷的燈看, 不去麻利兒的刷牙;

吃個飯磨磨蹭蹭, 到點兒還沒吃完;

出個門拖拖拉拉, 10分鐘過去了還只穿上了一隻鞋……

其實很多父母責怪孩子磨蹭, 是誤解了孩子。 “磨蹭”的病根, 大多數在大人。

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一:能力確實達不到。

我這個人也是個急脾氣。 毛豆小時候彎腰把鞋帶粘扣系上的時候, 我總是覺得他慢:怎麼粘一個粘扣要這麼長時間?

當了幼稚園老師以後, 一開始我也這樣。 孩子們需要換鞋了,

Advertisiment
我看著他們在門口慢慢悠悠的總是乾著急, 怎麼就不能快一點了?

有一次, 我正在等不及想要催的時候, 園長把我攔住了, 對我說了一番話。

她說:“你觀察到, 孩子彎下腰去系鞋帶粘扣的時候, 一共分幾步嗎?”

我說:“很簡單啊, 就是彎下腰, 把鞋帶扣上不就行了。 ”

園長說:“不是的。 看似簡單的動作, 實則孩子需要大肌肉與精細運動、手眼協調的搭配才能完成。 我們看似習以為常的動作, 其實對孩子是一個挺大挑戰。 ”

“就拿系鞋帶來說吧。 孩子首先要先彎下腰去, 手要夠到鞋子的位置, 這其實就是一個手眼配合的過程。 大運動發展能力差的孩子, 這一步就要費些時間。 ”

“然後, 他需要用手準確找到粘扣的地方, 再用三根手指頭抓住粘扣,

Advertisiment
以便能夠抓起來。 這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哦, 如果是精細運動不好的孩子, 這一步也會很慢。 甚至有些孩子三四歲還如此。 ”

我點點頭, 確實, 我們幼稚園有很多四歲的孩子, 穿個鞋也要5分鐘。

“粘扣抓到以後, 他還要準確的把粘扣扣在鞋身的一端。 這考驗的是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 很多孩子在精細運動達到很成熟的階段之前, 粘扣要反復貼上幾十次, 都不一定找得到位置呢。 “

“孩子從一開始的粘一個粘扣要15分鐘, 一直到要3分鐘, 再到1分鐘, 已經是非常可喜的進步了。 我們應該看到孩子進步的一面, 而不是對一個幾歲的孩子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 做不到就說他慢。 ”

“對哦!”園長這麼一說, 我也想起來了。 這個跟孩子的能力有很大關係。

Advertisiment
我們班有個動手能力特別強的孩子Leo, 從來不磨蹭, 都是痛痛快快的做好。

所以, 當你責備孩子磨蹭的時候, 恰恰需要好好反思自己:你真的提供很多機會給孩子練習大運動、精細運動了嗎?

如果沒有, 孩子做事慢慢騰騰, 就是他能力的真實反應而已。 你怪不得他, 只能怪自己。

改善孩子磨蹭的最好辦法, 是提高他的能力, 而不是你逼孩子快點!

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二:

注意力本來就很愛轉移

我們幼稚園, 孩子們是要自己收餐盤的。 但是就從餐桌到倒垃圾那一段路, 很多孩子都是走走停停, 看見好玩的東西就走不動路了。 當時還是個急脾氣的我, 看著就心裡冒火, 還能不能快點了?

但當我靜下心來觀察, 我發現:孩子的注意力是很短暫的,

Advertisiment
也很容易被別的新鮮玩意兒吸引過去, 手裡在做的事情就不專心了。 所以就出現了磨蹭的情況。

這個解決辦法就很簡單咯:把換衣服要出門的地方佈置的簡單一些, 別放玩具、花花綠綠等一切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意兒。

完全讓孩子注意力專一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環境的設置來儘量減少孩子磨蹭, 減少他分心的幾率。

孩子磨蹭的原因之三:

他知道你最終會幫他

我們班有個小美女叫小Q, 是讓我最哭笑不得的孩子之一。

每次叫她換衣服那叫一個費勁呀。 她就會站在更衣室那裡, 愣愣的呆住半天, 不知道在想什麼。

後來我才發現:這種狀態會一直持續到我幫她脫衣服, 她就可以坐享其成,

Advertisiment
再也不用自己動手了!

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一種動物, 他們很會利用大人的弱點和漏洞, 為自己爭得更多的偷懶和寬限。

一次又一次, 你催他快點, 但是到最後還是你忍不了, 過來幫他穿了。 那他為什麼要不磨蹭呢?磨蹭是多麼划算的事情呀!

我就知道有很多家長, 一邊抱怨孩子磨蹭, 一邊替孩子代勞了所有應該他自己做的事情:

幫孩子把水壺裡灌水;

幫孩子寫了他沒能完成的作業;

幫孩子穿上鞋子;

幫孩子找他沒提早準備的衣服。

所有這些解決辦法都只有一個: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即使慢, 你也別代勞。

對於大孩子來說, 他已經能夠承擔後果了, 就放心讓他遲到一次, 誤車一次, 都比一直幫他要好。

孩子磨蹭的原因之四:

是小孩子真心不懂得時間!

我在幼稚園工作時,有個小男孩往我身上潑水,我對他說:“向別人身上潑水之前,你需要問問對方意見。我不喜歡身上濕淋淋的感覺。如果你再潑水,你明天就不可以玩水了。”

園長路過,聽見以後笑噴了:“3歲半的孩子不會懂得你說的‘明天’是什麼意思。他會覺得我今天爽過以後就完事了,明天是什麼鬼我才管不著耶。”

我們總是習慣對孩子說:“還有5分鐘就要吃飯了。可是我們沒想過,孩子們根本聽不懂“5分鐘”、“明天”這些時間概念啊!

所以,當我們用“時間到了”來約束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反應是這樣的:

園長教給我一個好辦法。對小孩子來說,用手機的“倒計時”功能特別有效。

你想讓孩子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就把倒計時調到幾分鐘,對孩子說:“鬧鈴一響,你就要收拾玩具/出門玩/ 去幼稚園。”

這種方式給孩子非常直觀的感受,就是“鬧鈴一響,我的狀態就必須變化”了。再也不用擔心孩子聽不懂。

這種方法非常實用。我們幼稚園無論是分離焦慮期間的媽媽何時應該離開幼稚園,還是統一入睡時間,都用這種“倒計時”辦法。

每一個孩子的“磨蹭”,基本都以上四種原因組成。只不過孩子年齡不同,體現方式也不一樣。

像毛豆來說,在1歲半的時候磨蹭,原因就是我沒有太重視他的精細運動鍛煉,導致他手指不是很靈活,解個鞋扣要半天。

2歲半過年時跟爺爺回老家呆了一個月以後,回來以後變得磨蹭,是因為凡事都等著別人給他做,“磨蹭”是他偷懶的一個策略。

在3歲出頭時的磨蹭,則是因為我對他的說話方式不對,他不懂得我說的“10分鐘”是什麼意思。

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孩子的磨蹭問題就會大有改善了!

是小孩子真心不懂得時間!

我在幼稚園工作時,有個小男孩往我身上潑水,我對他說:“向別人身上潑水之前,你需要問問對方意見。我不喜歡身上濕淋淋的感覺。如果你再潑水,你明天就不可以玩水了。”

園長路過,聽見以後笑噴了:“3歲半的孩子不會懂得你說的‘明天’是什麼意思。他會覺得我今天爽過以後就完事了,明天是什麼鬼我才管不著耶。”

我們總是習慣對孩子說:“還有5分鐘就要吃飯了。可是我們沒想過,孩子們根本聽不懂“5分鐘”、“明天”這些時間概念啊!

所以,當我們用“時間到了”來約束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反應是這樣的:

園長教給我一個好辦法。對小孩子來說,用手機的“倒計時”功能特別有效。

你想讓孩子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就把倒計時調到幾分鐘,對孩子說:“鬧鈴一響,你就要收拾玩具/出門玩/ 去幼稚園。”

這種方式給孩子非常直觀的感受,就是“鬧鈴一響,我的狀態就必須變化”了。再也不用擔心孩子聽不懂。

這種方法非常實用。我們幼稚園無論是分離焦慮期間的媽媽何時應該離開幼稚園,還是統一入睡時間,都用這種“倒計時”辦法。

每一個孩子的“磨蹭”,基本都以上四種原因組成。只不過孩子年齡不同,體現方式也不一樣。

像毛豆來說,在1歲半的時候磨蹭,原因就是我沒有太重視他的精細運動鍛煉,導致他手指不是很靈活,解個鞋扣要半天。

2歲半過年時跟爺爺回老家呆了一個月以後,回來以後變得磨蹭,是因為凡事都等著別人給他做,“磨蹭”是他偷懶的一個策略。

在3歲出頭時的磨蹭,則是因為我對他的說話方式不對,他不懂得我說的“10分鐘”是什麼意思。

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孩子的磨蹭問題就會大有改善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