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掌握這31個敏感期,你就知道孩子的這些行為真的不是在犯熊了!

很多育兒問題, 其實都符合一定的成長規律, 都是有某種規律可循, 當你瞭解這種規律或因果關係後, 解決問題的辦法將變成尊重寶寶成長的天性。 希望今天分享給鵝爸鵝媽的“0-9歲孩子的31個敏感期”, 可以幫助大家在寬心之餘找到方法。

蒙台梭利最偉大的貢獻之一發現了:“人”的發展也存在敏感期。 她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緻、耐心、系統地觀察後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 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 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 很耐心,

Advertisiment
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 這種能力與印刻現象十分相似, 蒙氏將其稱為敏感期。

如果我們對任何一個敏感期進行壓抑, 都會成為孩子性格成長發育中的缺陷, 甚至演變成人性弱點, 所以, 陪伴孩子成長的阿姨一定要知道敏感期的特點和處理的方法, 按照他自己的軌跡成長提供寬鬆的環境!

什麼是敏感期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 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 在這期間內, 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 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 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 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 在敏感期內施教, 事半功倍, 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Advertisiment

敏感期很短暫, 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 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 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 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敏感期來臨時, 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培養他們, 使得這種能力真正的發展起來。 例如:繪畫如果繪畫敏感期到來時, 孩子喜歡用鉛筆塗塗抹抹, 但大多數大人會從潔淨的角度出發, 不讓他們亂塗抹, 阻止他們。 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 讓他畫也沒什麼興趣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範圍內, 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 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 不厭其煩地重複,

Advertisiment
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下面, 我們就細數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說明: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 敏感期時間會有所差異, 但是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寬鬆, 沒有壓抑或者特殊經歷的孩子通常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內。

1、光感的敏感期 0-3個月

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 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 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 晚上要關燈睡覺, 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 可樂出生前3個月每次看到黑白方格圖都會非常開心的笑。

2、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4-7個月

特點:寶寶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鹹、酸等味覺。

建議:添加輔食的開始, 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單,

Advertisiment
保護好寶寶味覺的敏感程度。

3、口腔的敏感期 4-12個月

特點: 這時寶寶喜歡吃手, 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 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議:請媽媽們給寶寶口腔發育的機會, 讓寶寶吃個夠, 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他嘴裡拿開。

4、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6-12個月

特點: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扔東西, 這時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準。

建議:請看護者不要管制寶寶這個行為, 讓他扔個夠。 記得可樂7個月時, 每次吃粥時我要準備幾十個毛絨玩具給他扔, 他扔完了我就撿回來給他重新扔。

5、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2歲 小肌肉1.5~3歲

特點:喜歡扶、站、努力行走。

建議: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 是活潑好動的時期, 此時給予他充分的空間,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Advertisiment
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 和他一起作許多遊戲運動, 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 增進親子關係, 並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 在動作敏感期, 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 還可以增長智力。

6、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1.5~4歲

特點: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 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 他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 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裡插, 或是擺弄著花手絹怎麼看也不煩, 我們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秘。

建議:此時期正是我們培養孩子對事物學會觀察入微的好時機, 帶著疑問和想法去認知世界, 再好不過。

7、語言敏感期 1.5歲-2.5歲

特點: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對著胎兒說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症,那麼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不管他會不會說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講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 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8、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歲6個月-3歲

特點:區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現: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責,也不要去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我們就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事項: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地過程。自我意識是我認為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這樣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證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等於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9、社會規範敏感期 2歲半-4歲

特點: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的教養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範,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於將來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鬆交往。

建議:和更多的孩子接觸。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準備入園了,幼稚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10、空間的敏感期 3-4歲

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鑽箱子等。

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同時可以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後學習幾何學奠定興趣基礎。

11、色彩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

建議:給孩子提供多彩的顏料,及相關書籍,如繪本《小黃和小藍》,為日後繪畫興趣奠定基礎。

12、邏輯思維敏感期 3-4歲

特點:不斷追問“為什麼?”“天為什麼黑了?”“為什麼會下雨?”“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稚園?”等等。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裡有一套百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倍功半的。

13、剪、貼、塗等等動手敏感期 3-4歲

特點:孩子從這時開始真正有意識地使用工具,這又是大多數孩子建構專注品格的最好機會。無論在教室裡還是家裡,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們都非常樂意選擇剪、貼、塗等等這些工作。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議: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並儘量不要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

14、藏、佔有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強烈地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可能超越於對物質的佔有。而當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完全屬於孩子自己時,交換就開始了。與此同時,也就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他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

15、執拗的敏感期 3歲-4歲

同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一樣,這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

特點:3歲至4歲的幼兒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這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為是“任性”和“胡鬧”,但我們覺得,用“執拗”這一概念來得更準確一些。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我們並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們確切知道,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建議:解決兒童的執拗問題,一是要理解,二是要變通,三是要成功。理解不是特別難,但變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變通得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才有隨之而來的快樂。怎樣掌握變通的技巧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要注意的是,幼兒對秩序的要求起初並未達到執拗的程度,一開始他會不安、哭鬧,隨著自我的逐漸形成,他將這一秩序上升到意識層面,才開始變得執拗、不妥協。

1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歲-4.5歲

特點: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廁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黃漬;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著又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須扔到垃圾桶裡,沒有垃圾桶就必須拿著;紅燈亮了,即使馬路上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也不能過馬路,已經過了必須退回來,退回來也不行,誰叫你這樣做了!

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這時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個整個的餅子是否能吃掉,是否會成為他浪費的習慣,等等。孩子的問題不要擴大化,在什麼時間只針對什麼事。

17、詛咒的敏感期 3歲-5歲

特點:“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總是出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嘴裡。因為孩子在這時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而且成人反應越強烈,孩子就越喜歡說。

建議: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語言,這並不是他真的想表達的,慢慢等待這個階段過去。

18、打聽出生敏感期 4-5歲

特點:孩子往往在這個時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並且一遍又一遍地問。

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因為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來源,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個哲學問題:我從哪裡來?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這個敏感期。

建議:家長們認真地拿出百科全書,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

19、人際關係敏感期 4.5歲-6歲

特點: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經歷了人際交往的全過程,而這種交往智慧是與生俱來的。

建議:家長可以給一些人際關係相處方法的引導,不過,言傳大於身教。

20、婚姻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在人際關係敏感期後,孩子便真正展開了婚姻的敏感期。最早的時候孩子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之後,他們就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歲左右,他們才會“愛上”一個小夥伴,比如只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而且經常在一起玩,產生矛盾時也不願意讓其他人干預等等。總之,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建議:無論孩子想結都少次婚,喜歡多少朋友,家長都一定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21、審美敏感期 5歲-7歲

特點:審美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

建議: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時總是喜歡化妝。當然,在成人眼裡這些“妝”化得很離譜,但是這些女孩子們總是熱情不減,並且總在所有人面前走來走去展示,直到得到你的誇獎之後,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轉身又會到別的老師面前展示。除了化妝,女孩子還喜歡漂亮的裙子和鞋子,並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和打扮。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22、身份確認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這種現象是因為孩子開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在幼稚園裡,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孩子在這個身份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透過自己的偶像來表達自己。

建議: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遊戲,孩子會很感興趣,說不定你就培養出一個著名演藝家呢!

23、性別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大概4歲時的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間,他們一定要跟著去,原因是想觀察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建議: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和認識來自于觀察,成人在給孩子解釋時,態度必須客觀和科學,就如同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樣。當然百科全書這時是最好的工具了。

24、數學概念敏感期 4.5歲-7歲

特點: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建議:這是孩子數學智慧的最初發展,而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 這時可以讓孩子幫助家裡買一些日用品,通過花錢鍛煉數字能力及經濟能力。

25、認字敏感期 5歲-7歲

特點: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

建議: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劃,也達不到書寫。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裡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26、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4歲-7歲

特點:這是人生來俱有的智慧。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

建議:在這個敏感期的發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了。

27、延續婚姻敏感期 5歲-6歲

特點:5歲以後的這個敏感期是前一個婚姻敏感期的延續。

建議:這個時候的孩子選擇夥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並且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則,比如只要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等。

28、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孩子0~6歲的發展是一個人宏觀發展的微觀縮影,到了6歲他們就開始積極地瞭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比如選舉班長,實現自我管理,監督上課的時候誰沒有進教室,吃飯前誰沒有洗手,哪個孩子沒有遵守幼稚園的規則……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關心的事情。

建議: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包括公益性的活動,比如:撿垃圾活動、自己做手工義賣捐助活動等,培養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時機。

29、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數學邏輯的敏感期和數學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區別的。孩子們在完成了對數位、數名、數量的認識之後,開始對數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間的關係產生興趣。

建議:比如通過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讓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法,這種方法學習的是數學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記憶。

30、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孩子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孩子們對自然的探索興趣比我們想像得要強烈的多,孩子在六歲前,總是能保持好學、好奇的品質。

建議: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觀察大自然。

31、文化敏感期 6-9歲

特點: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起於3歲;而到了6~9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

建議:家長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以上31個敏感期基本可以涵蓋孩子成長中的主要階段。

經歷敏感期的小孩,其無助身體正受到一種神聖命令的指揮,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機會。

特點: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對著胎兒說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症,那麼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不管他會不會說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講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 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8、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歲6個月-3歲

特點:區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現: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責,也不要去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我們就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事項: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地過程。自我意識是我認為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這樣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證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等於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9、社會規範敏感期 2歲半-4歲

特點: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的教養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範,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於將來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鬆交往。

建議:和更多的孩子接觸。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準備入園了,幼稚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10、空間的敏感期 3-4歲

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鑽箱子等。

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同時可以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後學習幾何學奠定興趣基礎。

11、色彩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

建議:給孩子提供多彩的顏料,及相關書籍,如繪本《小黃和小藍》,為日後繪畫興趣奠定基礎。

12、邏輯思維敏感期 3-4歲

特點:不斷追問“為什麼?”“天為什麼黑了?”“為什麼會下雨?”“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稚園?”等等。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裡有一套百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倍功半的。

13、剪、貼、塗等等動手敏感期 3-4歲

特點:孩子從這時開始真正有意識地使用工具,這又是大多數孩子建構專注品格的最好機會。無論在教室裡還是家裡,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們都非常樂意選擇剪、貼、塗等等這些工作。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議: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並儘量不要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

14、藏、佔有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強烈地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可能超越於對物質的佔有。而當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完全屬於孩子自己時,交換就開始了。與此同時,也就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他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

15、執拗的敏感期 3歲-4歲

同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一樣,這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

特點:3歲至4歲的幼兒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這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為是“任性”和“胡鬧”,但我們覺得,用“執拗”這一概念來得更準確一些。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我們並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們確切知道,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建議:解決兒童的執拗問題,一是要理解,二是要變通,三是要成功。理解不是特別難,但變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變通得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才有隨之而來的快樂。怎樣掌握變通的技巧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要注意的是,幼兒對秩序的要求起初並未達到執拗的程度,一開始他會不安、哭鬧,隨著自我的逐漸形成,他將這一秩序上升到意識層面,才開始變得執拗、不妥協。

16、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歲-4.5歲

特點: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廁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黃漬;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著又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須扔到垃圾桶裡,沒有垃圾桶就必須拿著;紅燈亮了,即使馬路上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也不能過馬路,已經過了必須退回來,退回來也不行,誰叫你這樣做了!

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這時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個整個的餅子是否能吃掉,是否會成為他浪費的習慣,等等。孩子的問題不要擴大化,在什麼時間只針對什麼事。

17、詛咒的敏感期 3歲-5歲

特點:“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總是出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嘴裡。因為孩子在這時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而且成人反應越強烈,孩子就越喜歡說。

建議: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語言,這並不是他真的想表達的,慢慢等待這個階段過去。

18、打聽出生敏感期 4-5歲

特點:孩子往往在這個時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並且一遍又一遍地問。

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因為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來源,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個哲學問題:我從哪裡來?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這個敏感期。

建議:家長們認真地拿出百科全書,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

19、人際關係敏感期 4.5歲-6歲

特點: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經歷了人際交往的全過程,而這種交往智慧是與生俱來的。

建議:家長可以給一些人際關係相處方法的引導,不過,言傳大於身教。

20、婚姻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在人際關係敏感期後,孩子便真正展開了婚姻的敏感期。最早的時候孩子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之後,他們就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歲左右,他們才會“愛上”一個小夥伴,比如只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而且經常在一起玩,產生矛盾時也不願意讓其他人干預等等。總之,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建議:無論孩子想結都少次婚,喜歡多少朋友,家長都一定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21、審美敏感期 5歲-7歲

特點:審美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

建議: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時總是喜歡化妝。當然,在成人眼裡這些“妝”化得很離譜,但是這些女孩子們總是熱情不減,並且總在所有人面前走來走去展示,直到得到你的誇獎之後,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轉身又會到別的老師面前展示。除了化妝,女孩子還喜歡漂亮的裙子和鞋子,並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和打扮。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22、身份確認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這種現象是因為孩子開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在幼稚園裡,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孩子在這個身份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透過自己的偶像來表達自己。

建議: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遊戲,孩子會很感興趣,說不定你就培養出一個著名演藝家呢!

23、性別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大概4歲時的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間,他們一定要跟著去,原因是想觀察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建議: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和認識來自于觀察,成人在給孩子解釋時,態度必須客觀和科學,就如同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樣。當然百科全書這時是最好的工具了。

24、數學概念敏感期 4.5歲-7歲

特點: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建議:這是孩子數學智慧的最初發展,而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 這時可以讓孩子幫助家裡買一些日用品,通過花錢鍛煉數字能力及經濟能力。

25、認字敏感期 5歲-7歲

特點: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

建議: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劃,也達不到書寫。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裡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26、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4歲-7歲

特點:這是人生來俱有的智慧。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

建議:在這個敏感期的發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了。

27、延續婚姻敏感期 5歲-6歲

特點:5歲以後的這個敏感期是前一個婚姻敏感期的延續。

建議:這個時候的孩子選擇夥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並且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則,比如只要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等。

28、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孩子0~6歲的發展是一個人宏觀發展的微觀縮影,到了6歲他們就開始積極地瞭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比如選舉班長,實現自我管理,監督上課的時候誰沒有進教室,吃飯前誰沒有洗手,哪個孩子沒有遵守幼稚園的規則……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關心的事情。

建議: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包括公益性的活動,比如:撿垃圾活動、自己做手工義賣捐助活動等,培養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時機。

29、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數學邏輯的敏感期和數學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區別的。孩子們在完成了對數位、數名、數量的認識之後,開始對數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間的關係產生興趣。

建議:比如通過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讓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法,這種方法學習的是數學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記憶。

30、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孩子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孩子們對自然的探索興趣比我們想像得要強烈的多,孩子在六歲前,總是能保持好學、好奇的品質。

建議: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觀察大自然。

31、文化敏感期 6-9歲

特點: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起於3歲;而到了6~9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

建議:家長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以上31個敏感期基本可以涵蓋孩子成長中的主要階段。

經歷敏感期的小孩,其無助身體正受到一種神聖命令的指揮,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