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檢 這幾項你注意沒?

孕期體重變化是觀察孕婦及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 體重過重的孕婦, 或孕期體重增加過快者, 如一個月增加2公斤以上, 容易有健康上的隱憂, 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 且增加胎死腹中的機會, 而妊娠糖尿病會讓胎兒過重, 生產時容易增加肩難產的風險;妊娠高血壓則會造成胎兒發生生長遲滯及增加胎兒早產的機會。 體重過重的產婦生產時, 因過多的熱量往往變成脂肪, 堆積在身體各處, 不論採用哪一種生產方式, 都會面臨不同問題, 若為自然產, 產道因脂肪堆積而減少寬度, 增加胎兒出生的困難,

Advertisiment
造成所謂軟組織難產;如為剖腹產, 則因脂肪層厚而增加醫師下刀的難度, 更要注意的是, 因血液迴圈不好, 易使產後傷口恢復不易, 無形中, 增加感染的機會, 以及增加脂肪栓塞形成併發症。 因此, 孕媽咪做好體重管理是孕期的重要功課。

孕期前5個月, 不必特別增加熱量攝取, 孕婦每個月體重增加不超過0.5公斤, 後期則是每兩個星期不超過1公斤, 整個孕期以12~15公斤為限, 若是孕前BMI低於18, 增加體重可至20公斤;孕前BMI高於25, 則以10公斤為限。 孕媽咪可自行量體重並記錄, 瞭解體重增加狀況, 為了有確切的比較基礎, 不妨每天找一個時間固定量體重。

胎動, 是一個胎兒健康與否的最佳指標, 胎動過少表示子宮內的胎兒或是胎盤有問題,

Advertisiment
如胎兒有缺氧現象時, 胎動會逐漸減少, 胎兒可能慢慢面臨生命危險;若胎兒躁動不安而使胎動過於頻繁, 可能是母體有發燒或感染現象, 讓子宮內環境變得不再舒適, 於是藉由頻繁胎動發出警訊, 明顯感受胎動後, 孕媽咪可透過定期測量胎動, 做為自我檢查方式。

量胎動的方式有2種

1、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之前:最少要感受10次胎動以上。

2、每餐飯後的1小時內:至少要感受3次胎動以上。

透過相同時間內是否有相同的頻率進行比較, 如早中晚各抽一段時間靜心感受胎動並做記錄, 以利觀察、比較。 如胎動頻率達不到上述安全範圍, 或胎動明顯變少, 甚至超過四小時仍未感受到的話, 應快速就醫, 以超音波或胎兒監視器確定胎兒狀況,

Advertisiment
避免發生意外。

不過, 待足月(滿37周)後, 因子宮內羊水量較少, 活動空間變小, 孕媽咪不易感受到胎動, 必要時, 以胎兒監視器確認胎兒狀況是否正常, 通常胎兒監視器檢查結果正常, 可放心讓胎兒繼續留在子宮內3天到1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