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用藥原則

近年來, 人們對孕期安全用藥的意識有所提高, 但有關知識尚待普及。 由於媒介宣傳及某些誤導, 使不少孕婦對孕期用藥顧慮重重, 甚至拒絕服用一切藥物, 以致貽誤病情, 殃及母子;還有一些孕婦在尚未知道自己懷孕前服用了一些藥物, 怕對胎兒有影響, 就輕率地做了人流, 以致造成終生不孕, 後悔莫及;即使繼續妊娠, 亦憂心忡忡, 終日焦慮不安。 而事實上, 在孕期產生的各種內外科疾病或產科併發症, 合理的用藥是必需的也是安全的。

1、孕婦用藥的四大誤區

● 懷孕不能吃藥
有的孕婦患感冒、腹瀉時,

Advertisiment
自認為孕期不能吃藥便拒絕吃藥。 實際上, 病後不服藥, 會使小病釀成大病, 反而不利於優生。 孕婦病後合理用藥不但對胎兒無害, 而且能防止胎兒受母體疾病的影響。 因恐懼藥物, 該服的藥不服, 常致使妊娠併發症和其他病症得不到及時治療, 從而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 孕婦不能服西藥可服中藥
有些人認為孕婦生了病, 即使服藥, 也只能服中藥而不能服西藥。 誤以為中藥無副作用。 其實許多中藥所含的各種生物鹼和化學成分十分複雜, 服用不當也會給胎兒造成不利影響。 如易致腹瀉的藥大黃、芒硝;潤腸利小便的藥材木通等;大辛大熱的藥材肉桂、附子等, 服用時也必須十分小心, 劑量不能太重。

● 孕婦感冒可自治
有人誤認為感冒是小病,

Advertisiment
吃點抗感冒藥無關緊要。 其實, 抗感冒藥大多是複合製劑, 含有多種成分, 常見的有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 這些藥大都含組胺藥, 孕期不宜服用, 特別是孕4周前。 另外, 抗病毒藥對胎兒均有不良影響;消炎痛是孕婦禁忌的退熱藥;阿司匹林孕32周後也不宜使用;含碘製劑的止咳藥孕婦不宜使用;孕婦感冒如沒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 不宜用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可通過胎盤作用於胎兒體內, 有20%~40%的可能性對胎兒構成危害。

● 不能用抗生素
臨床上發現, 孕婦患感染性疾病, 若不及時治療, 出現發燒時, 絕大多數的胎兒發育都要受到不良影響。 因此, 孕婦患病後, 比普通人更需要及時治療。

Advertisiment
使用恰當, 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有些抗生素如紅黴素、青黴素、先鋒黴素類等對孕婦、胎兒是比較安全的, 副作用輕微, 治療效果好。 但應提醒一下, 青黴素用藥前必須做過敏試驗。

2、不同孕期階段用藥產生的影響不同

 不同時間用藥產生的後果不同, 孕婦如果用藥不當, 往往會引起流產或使胎兒患有功能性疾病, 甚至造成先天性畸形。 由藥物引起的胎兒損害或畸形, 一般都發生在妊娠期的頭三個月內, 特別是前8個星期內最為突出。
在卵子受精後1周內用藥, 受精卵尚未種植在子宮內膜, 一般不受藥物影響;如受精1-2周內用藥, 受精卵已種植於子宮膜, 但組織尚未分化, 藥物產生的影響除流產外,

Advertisiment
並不引起致畸, 屬安全期。 故在孕前或孕早早期服用了一些藥物對胎兒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不必過分擔心, 也不必因此作人工流產。
受精後3-8周(即停經5-10周)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時期, 極易受藥物等外界因素影響而導致胎兒畸形, 屬“致畸高度敏感期”。 在此時期不必用藥時堅決不用, 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補藥。 可用可不用的, 或暫時可停藥的, 就不用。 如必須用藥, 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謹慎安全用藥。 如繼續妊娠, 可在懷孕16-20周進行產前診斷(包括B超), 進一步瞭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及排除胎兒畸形。

3、哪些藥物會影響胎兒發育

妊娠期用藥, 藥物大多數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也有一些經羊膜進入羊水後被胎兒吞飲。 但胎兒的肝臟解毒功能低而有限,

Advertisiment
腎臟排泄藥物的功能相對也差, 這樣就延長了藥物在體內的停留時間, 對胎兒的毒性危害可想而知。 下面介紹幾類妊娠期常用的藥物, 供參考。 臨床經驗表明, 目前孕婦服用下列幾種藥物會影響胎兒發育:

● 抗生素類, 如四環素, 常規劑量就可導致胎兒牙齒、骨質發育不良, 大劑量還可誘發致命的肝脂肪變性。
● 解熱鎮痛藥類, 如阿斯匹林、非那西丁, 孕婦服用後很可能造成胎兒的骨胳畸形, 神經系統或腎臟畸形, 有的導致新生兒溶血, 引起頭部血腫等出血傾向。
● 激素類, 如雌激素造成上肢短缺, 女嬰陰☆禁☆道腺病, 男嬰女性化。
● 降糖類藥, 如優降糖、達美康、甲苯磺丁脲等可導致胎兒畸形或死亡。

許多人把維生素當成安全藥、營養藥, 但維生素能導致畸胎,則往往被人們忽視。

● 維生素A可破壞胎兒軟骨細胞導致骨胳畸形、指趾畸形、齶裂、眼畸形、腦畸形。
● 維生素D使胎兒血鈣增高,易導致胎兒智力發育低下。
● 據報導,孕期內大量服用維生素C、B也可導致畸胎。
● 中草藥用之不當,對胎兒發育也有不良影響。許多藥物可通過母體血管流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有些藥物則可能直接導致胎盤功能降低,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4、孕婦如何選擇用藥方式

妊娠期間,即使對母體不造成危害的藥物,對胎兒也可能產生損害作用。孕婦必須用藥時,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切不可濫用。選用合理的用藥方式也很重要:● 口服藥
口服藥是孕婦最常使用的劑型。孕期由於消化液的分泌量減少,胃腸蠕動功能減退,使胃的排空時間延長,大約由正常的50分鐘延長到80~120分鐘,食物通過小腸的時間自然也延長,導致藥物的血濃度高峰值時間推遲。而小腸吸收藥物的量卻有所增加。
● 肌肉注射藥物
肌肉注射藥物較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但孕期由於下肢血液迴圈減慢,延緩了藥物的吸收。霧化吸入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疾患。但妊娠期由於心輸出量及每分鐘呼吸量分別增加40%及50%,所以對噴霧劑的吸收量大大增加。
● 外用藥
外用藥有滴入、含漱、塗、擦、洗劑,妊娠期由於皮膚、粘膜的血液供應增加,對藥物的吸收速度自然也加快,吸收量也會提高。

5、孕期常見病的合理用藥

孕期中合併一些常見病,如感冒、腹瀉、尿路感染等,可用一些常用藥。按常規劑量、常用療程及常見方法,一般對胎兒影響不大,不必諱疾忌醫。
● 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可使用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或頭孢拉定,頭孢氨苄等。
● 尿路感染,除多飲水外,可服用頭孢類及阿莫西林等藥物。避免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氟呱酸、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否則會影響胎兒骨骼。
● 腹瀉等胃腸炎,可口服黃連素、阿莫西林等,思密達、複合維生素B等。

但維生素能導致畸胎,則往往被人們忽視。

● 維生素A可破壞胎兒軟骨細胞導致骨胳畸形、指趾畸形、齶裂、眼畸形、腦畸形。
● 維生素D使胎兒血鈣增高,易導致胎兒智力發育低下。
● 據報導,孕期內大量服用維生素C、B也可導致畸胎。
● 中草藥用之不當,對胎兒發育也有不良影響。許多藥物可通過母體血管流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有些藥物則可能直接導致胎盤功能降低,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4、孕婦如何選擇用藥方式

妊娠期間,即使對母體不造成危害的藥物,對胎兒也可能產生損害作用。孕婦必須用藥時,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切不可濫用。選用合理的用藥方式也很重要:● 口服藥
口服藥是孕婦最常使用的劑型。孕期由於消化液的分泌量減少,胃腸蠕動功能減退,使胃的排空時間延長,大約由正常的50分鐘延長到80~120分鐘,食物通過小腸的時間自然也延長,導致藥物的血濃度高峰值時間推遲。而小腸吸收藥物的量卻有所增加。
● 肌肉注射藥物
肌肉注射藥物較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但孕期由於下肢血液迴圈減慢,延緩了藥物的吸收。霧化吸入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疾患。但妊娠期由於心輸出量及每分鐘呼吸量分別增加40%及50%,所以對噴霧劑的吸收量大大增加。
● 外用藥
外用藥有滴入、含漱、塗、擦、洗劑,妊娠期由於皮膚、粘膜的血液供應增加,對藥物的吸收速度自然也加快,吸收量也會提高。

5、孕期常見病的合理用藥

孕期中合併一些常見病,如感冒、腹瀉、尿路感染等,可用一些常用藥。按常規劑量、常用療程及常見方法,一般對胎兒影響不大,不必諱疾忌醫。
● 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可使用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或頭孢拉定,頭孢氨苄等。
● 尿路感染,除多飲水外,可服用頭孢類及阿莫西林等藥物。避免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氟呱酸、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否則會影響胎兒骨骼。
● 腹瀉等胃腸炎,可口服黃連素、阿莫西林等,思密達、複合維生素B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