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為何易發胰腺炎

妊娠期為什麼會發生急性胰腺炎呢?這很大程度上是膽囊結石惹的禍。 妊娠期間, 膽道系統發生一系列變化, 如膽固醇分泌增多, 血中孕激素水準提高, 導致膽管鬆弛和膽囊排空減緩;妊娠中後期增大的子宮壓迫膽道系統, 引起膽汁排泄不暢, 容易形成膽石。 若原先就有結石的話, 便會加重症狀, 引起膽管病變, 上抬的子宮也可以壓迫胰腺, 引起胰管內壓增高, 一旦結石引起胰液排出不暢, 很可能導致胰腺炎。

此外, 孕婦在妊娠期間都很注意營養。 然而, 不科學的膳食結構加上生理的因素, 懷孕後血漿三醯甘油一般可升高30%左右,

Advertisiment
並在孕後期達到高峰, 嚴重者血漿呈乳糜狀。 事實證明, 妊娠高脂血症也是誘發胰腺炎的原因之一。

輕型胰腺炎只要救治及時, 預後良好。 孕婦在妊娠期間(特別是妊娠4個月後), 進食較多肉類、油炸食品、高脂的湯類後, 若出現持續性上腹痛, 伴有嘔吐噁心, 發熱、心跳加快, 呼吸困難, 應及時就診, 以免發生胰腺炎而錯過治療時機。 重症胰腺炎起病兇險, 胰腺發生出血壞死, 腹腔有大量血性滲出, 急性滲出物和毒素可刺激子宮, 引起持續性宮縮, 最終導致子宮胎盤血循環障礙, 使胎兒缺氧而死亡。 毒素也可直接通過胎盤引起死胎。 因此, 一旦診斷為重症胰腺炎, 且病情危險時, 醫生不得不終止妊娠,

Advertisiment
以搶救母親的生命。

可見, 無論何種類型的胰腺炎, 對孕婦和胎兒的危險都很大。 所以, 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患有膽囊結石的女性, 如有過膽絞痛, 原則上應在切除膽囊、治癒膽疾後再懷孕。 否則, 在整個妊娠過程中, 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監控, 避免膽囊疾病發作。 另外, 保持正確合理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

保持正確合理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 孕婦的營養並非越多越好, 特別應避免一次進食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應該引起注意的是, 妊娠晚期胎兒骨骼生長快, 孕婦應補充足夠的鈣, 不少人錯誤地認為骨頭湯可以補鈣, 給孕婦喝排骨湯。 其實, 排骨湯中的鈣含量極低, 結果不僅沒有補足鈣, 反倒攝入了湯內的大量脂肪,

Advertisiment
導致高脂血症, 進而增加了罹患胰腺炎的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