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出現4跡象應儘快安胎

安胎, 顧名思義為“使胎兒在子宮內安穩”。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潘恒新表示, 從胚胎到發展成健康胎兒的過程中, 是需要穩定的子宮環境和足夠的發育時間;當上述兩大類因素(如破水、未足月等)受到內外在的威脅時, 甚至有導致胎兒受到傷害的可能性, 就需要進一步考慮以某些方法安胎。

孕期出現4跡象應儘快安胎

潘恒新醫師說明, 當產婦需要進行安胎時, 最主要是希望胎兒能發育得更好、更健康。 比起胎兒體重的增加, 醫師更關注、希望能藉由安胎達到兩個目的:

1.讓胎兒在子宮內待得久一點。

Advertisiment

2.讓胎兒的肺泡發育得更成熟。

然而, 在胎兒未足月(未滿37周)的前提下, 倘若孕媽咪察覺到以下跡象的出現, 便成為需要安胎的高風險族群, 建議儘快就醫;屆時醫師會根據懷孕周數、生理狀態等加總考量, 給予產婦最適當的處置。

跡象1:破水

一旦破水, 代表保護胎兒的屏障即將消失, 且受到外界病菌沿子宮上行性☆禁☆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增, 嚴重感染時還可能引發菌血症。 因此, 只要孕媽咪發現破水, 就得馬上就診檢查。 潘恒新醫師表示, 以懷孕36周為基準, 分別會採取不同的處置。

36周前:建議住院並安胎, 直到胎兒足月成熟再看後續狀況。

超過36周:通常不會主動安胎, 並觀察母胎狀況後, 考慮引產。

跡象2:宮縮

指的是“規律的宮縮”,

Advertisiment
頻率約每3-5分鐘一次, 持續至少半小時;尤其到了懷孕中後期, 孕媽咪更要特別注意宮縮狀況。 一旦宮縮出現, 潘恒新醫師建議孕媽咪, 先放下手邊的事情, 放鬆、最好平躺休息, 如狀況沒有改善, 必須趕快就醫, 以免持續宮縮而使其頻率變得密集, 進而導致陣痛, 甚至可能讓胎兒面臨早產的風險。

跡象3:子宮頸口擴張

到了預產期, 頻率愈來愈高、愈來愈強烈的宮縮, 會促使子宮頸變軟、其開口逐漸擴大, 等到子宮頸口開到約8-10公分, 便進入第二產程, 準備分娩出胎兒。 然而, 如果懷孕還未滿37周, 不但出現持續宮縮的感覺, 到院檢查後更發現子宮頸口呈一直擴張的狀態, 此時醫師會緊急進行安胎處置。

跡象4:出血

如果懷孕初期, 發現陰☆禁☆道出血症狀,

Advertisiment
部分者還可能有腹痛等下腹部不適感, 建議儘快就診檢查, 以確認胎兒狀況, 必要時將需要安胎。

潘恒新醫師進一步表示, 到了懷孕中、後期, 如果孕媽咪察覺到鮮紅的、一次比一次多(甚至是大量的)且無痛的陰☆禁☆道出血, 代表情況危急, 務必趕快就醫、緊急處理, 進行安胎, 以免使母胎性命遭受威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