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怎樣預防產後抑鬱症

新媽媽在產後容易出現抑鬱情緒, 這是因為新媽媽不能適應壞境變化, 或者憂思過多等原因造成的。 新媽媽產後抑鬱對其身體和心理的傷害很大, 必須要加以重視。 那麼, 產後抑鬱的原因有哪些?產後抑鬱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呢?母嬰小編帶您一起瞭解。

(一)產後3大心理變化

媽媽們生產後, 其心理會出現巨大的變化, 這個變化相對於身體上的改變來說更是巨大。 一般來說, 產後婦女心理的變化可分為三種:首先是產後鬱悶, 其發生幾率為50%~70%, 在產後3~6天發生, 其主要症狀包括情緒不穩、失眠、暗自哭泣、鬱悶、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等,

Advertisiment
持續時間為1周左右。

其次是有些產婦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症狀, 如鬱鬱寡歡、食欲不振、無精打采, 甚至常常會無緣無故地流淚或對前途感覺毫無希望, 更有甚者會有罪惡感產生、失去生存欲望, 這就是比較嚴重的產後抑鬱症了。

再次就是產後精神病, 有0.14%~0.26%的抑鬱症產婦, 會出現沮喪的心情、幻覺、妄想、自殺或殺嬰的精神病症狀, 此時產婦已經患有嚴重“產後精神病”。

(二)獨生女更易患產後抑鬱

目前的產後抑鬱症之所以有上升的趨勢, 一是因為當前社會競爭激烈, 工作和生育的衝突導致目前產後抑鬱症高發。 二是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當媽媽的對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很高, 撫養壓力增大。

目前生育潮的主體由80後獨生子女一代構成,

Advertisiment
新爸新媽很多本身就是獨生子女。 有人認為, 獨生子女群體獨有的心裡特點易使產後抑鬱高發。 從成長到結婚、懷孕、生育, 她們幾乎一直是家庭的中心, 一旦生完孩子, 一家人的中心一下子都轉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 產婦多少會有失落的心理。

體力精力的恢復是避免產後抑鬱症的關鍵。 護士和家人應幫助產婦認同母親的角色, 主動關心她們, 消除產婦自認為無能的心態。 產婦本人要注意多休息, 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保持情緒穩定;多和親人溝通, 有助於排解心裡的不快。

另外, 產後抑鬱完全可以預防。 產婦本身要保持心情舒暢, 對自身的心理變化要有意識的控制,

Advertisiment
切不可聽之任之發展或一味自己憂鬱、愁悶。 家人要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特別是丈夫的體貼、關愛、對預防產後抑鬱症極其重要。 切忌只顧孩子, 把產婦晾一邊無人過問。

(三)產後抑鬱的診斷標準

產後抑鬱症通常在產後4周內發病。 產後抑鬱症至今沒有同意的診斷標準。 不過根據美國精神學會的一個診斷標準, 在產後2周內不出現下列5條或5條以下的症狀(必須具備①②兩條), 即可被認為是有產後抑鬱。

①情緒抑鬱;

②對全部或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 不能產生愉悅感;

③體重顯著下降或增加;

④失眠或睡眠過度;

⑤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阻滯;

⑥疲勞或乏力;

⑦預示皆感毫無意義或有自罪感;

⑧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渙散;

Advertisiment

⑨反復出現死亡想法。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一旦產婦出現以上症狀, 請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