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要慎用中藥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 中藥似乎比西藥安全, 因而妊娠期的婦女有病喜歡吃中藥。 其實這種看法並非全面, 孕婦服中藥也同樣要謹慎。

在中醫, 對於孕婦的用藥就有許多禁忌。 禁用毒性較強或藥性較烈的藥物, 如劇性瀉下藥的巴豆、蘆薈、番瀉葉等;逐水藥的芫花、甘遂等;催吐藥的瓜蒂、藜蘆等;麻醉藥的鬧羊花;破瘀通經藥的幹漆、三棱、莪術等, 還有劇毒藥水銀、斑蟊、川烏等。 慎用的是烈性或有小毒性的藥物, 如大黃、芒硝、桃仁、紅花、冬葵子、磁石、牛蒡、半夏、常山、貫眾等等。

除了以上藥物之外, 是否其它中藥就可放心使用呢?也不儘然。

Advertisiment
在中醫藥這個倉庫中, 藥物洋洋灑灑足有幾千種, 各有短長與利弊。 對於孕婦來說, 尚須分辨其良善與權衡其利害。 國內曾有學者從現代毒理學角度探討孕婦忌服或慎服的多種中藥, 發現有44種中藥可以導致實驗動物的重要器官出現光鏡下可以識別的病理損害。 這些列入"黑名單"的中藥中, 有些是我們很熟悉的, 如疏風解表的桑葉、清熱解毒的蒲公英、野菊花, 還有天花粉、虎杖、半邊蓮、野百合、青蒿、獨活、蒼耳子、馬兜鈴、銀杏、澤瀉、木通、延胡索等。

有些中藥也許對母體無害, 但卻有可能損及妊娠中的胎兒, 包括引起產前產後的胎兒發育障礙、胎兒畸形或死亡等等。 也有學者曾以遺傳毒理學檢測方法,

Advertisiment
分別對一些常用的中草藥逐個進行篩選實驗, 在他們的研究報告中, 提出對胚胎有毒性的中藥“黑名單”上就有:明顯誘發染色體畸變效應的槐花、杜仲、黃芪、茵陳、熟地、紅花等十三種中藥。 對胎兒有損的還有半夏, 包括一些抗癌藥物;作為黃連、黃柏、十大功勞的主要有效成分的黃連素也被證明, 其靜脈注射可能對胎兒有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和導致胎腦發育障礙, 槐實、紫苑、龍膽草、黃芩等也含有某些成分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誘變性。

以上的研究報告中關於中藥對於人類母胎的損害是否確實尚難確定。 這是因為這些研究, 都是以單味藥, 且以動物作為實驗對象進行的。 而其實驗所用的劑量, 相對於人體體重計算,

Advertisiment
卻是大大地超過臨床治療處方常用量。 而祖先留給我們的醫學遺產之一的方藥, 卻是從幾千年的臨床實踐中來的, 又以人體為治療物件, 其方劑君臣佐使多為複方, 且劑量偏少。 動物與人, 單味與複方……都存在著種種差異, 這種實驗結論, 很難直接推論於人類, 也許古人認識有限, 也許今人實驗有誤。 因而要全面正確評價某些中藥對孕婦、胎兒的損害, 尚需要我們的醫學工作者進一步研究探討。

不過, 儘管如此, 孕期服藥, 不能不持謹慎的態度。 為了孕婦的健康, 為了優生優育, 後代健康, 孕婦服中藥還是要謹慎。 對此, 特建議:孕婦除非必要, 尤其在孕早期(妊娠期前三月), 不要隨便服用中草藥。 即便是補藥人參, 也有可能對胎兒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Advertisiment
妊娠期如需要中藥治療, 儘量避用“黑名單”上的中藥, 應以複方為佳, 同時也要避免長期服用。 更不宜任意用中草藥針劑注射治療, 以防不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