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的營養有什麼特點

婦女懷孕之後, 由於胎兒生長發育和自身營養的需要, 必須從膳食中得到足夠的營養物質。 孕婦營養的好壞, 不僅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及其腦細胞的發育, 而且對嬰兒的智力發育也至關重要。 孕婦營養不良還容易造成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等等。

1.蛋白質:研究證明, 孕婦缺乏蛋白質, 除了容易造成流產外, 還會影響胎兒腦細胞的正常發育, 造成嬰兒發育障礙。 蛋白質供應不足, 還會造成妊娠貧血、營養性水腫及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發生。 孕婦必須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以滿足自身消耗及胎兒正常生長發育需要。

Advertisiment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婦女妊娠後半期應該每日至少增加9克優質蛋白質營養, 相當於300毫克的牛奶, 如果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則需要增加15克蛋白質, 相當於大豆40克, 豆腐乾75克, 或主糧200克。 可見, 孕婦在妊娠中、後期應盡可能多食瘦肉、禽、魚、蛋等富含蛋白質的動物類食物, 如經濟條件有限, 則需要多吃大豆類製品。 ?

2.鈣和磷:胎兒的骨骼成長需要大量的鈣和磷。 這樣, 母親身體中就必須供給胎兒足夠的鈣和磷。 如果孕婦的鈣磷攝入不足, 可導致孕婦骨質軟化和嬰兒先天性佝僂病或低鈣性驚厥, 也將嚴重地影響嬰幼兒的身體與智力的發育。 孕婦每天鈣的需要量是正常人的一倍以上。 牛奶、蛋黃、豆製品、蝦仁、蝦皮等含鈣較多,

Advertisiment
而磷存在於麥片、大豆、羊肉、雞肉等食物中。 食用以上食物可以增加孕婦所需要的鈣和磷等。 孕婦懷孕到5個月以後, 便可多喝些骨頭湯, 或將小魚油炸後連肉帶骨一起吃掉, 這樣可以補充更多的鈣與磷。 ?

3.鐵: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每天都需要5毫克左右的鐵, 而孕婦在懷孕期間血容量增加, 分娩時也要失掉一部分血。 因此, 孕婦對鐵的需要量很大。 如果鐵的供應量不足, 孕婦就會貧血, 繼而影響胎兒的發育, 使新生兒貧血。 因此, 孕婦應該多吃一些含鐵量較豐富的食物, 如雞蛋、瘦肉、肝、心等, 其中雞蛋為最好, 可全部被利用。 在主食中, 麵食含鐵一般比大米多, 吸收率也高於大米, 因而有條件時應鼓勵孕婦多吃些麵食,

Advertisiment
如麵條、麵包等。 ?

4.鋅:婦女在妊娠期間因鋅的需要量劇增。 如果鋅供應不足, 就容易導致胎兒畸形, 還可能引起孕婦本人味覺異常和食欲減退。 動物性食物是鋅的可靠來源, 如牛肉、豬肉、牡蠣、肝、腎等都有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機鋅。

5.碘: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 婦女在懷孕期間其甲狀腺功能旺盛, 基礎代謝升高, 從而對碘的需要量增加。 孕婦缺碘會使胎兒生長遲緩, 造成嬰幼兒智力低下甚至癡呆, 還可以發生先天性克汀病。 因此, 孕婦應該注意經常吃一些含碘的海產品, 如海帶、紫菜、蝦等。 ?

6.維生素:孕婦還應該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 孕婦對葉酸的需要量比正常人高4倍, 缺乏葉酸, 孕婦易發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嚴重者可引起流產;維生素C如果供應不足,

Advertisiment
會增加孕婦患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 維生素C還對胎兒的骨骼、牙齒的正常發育, 造血系統的健全和增強機體抵抗力有促進作用;維生素D有調節鈣磷代謝的作用, 可預防和治療佝僂病;維生素A能幫助胎兒正常生長和發育, 防止新生兒出現角膜軟化症。 不過, 攝取維生素D等過量, 也會導致胎兒中毒。 因此, 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 不要過分亂服。 此外, 維生素B族對於孕婦和胎兒都很重要, 也要注意補充。 ?

孕婦如果食欲較好, 那麼, 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素應盡可能通過合理安排膳食而獲得, 而不要過多地去服用藥物。 近些年來, 不時有報告一些孕婦由於大量服用魚肝油、鈣製劑、各種含激素的保健品,

Advertisiment
而使新生兒長出牙齒或其他畸形的病例, 應引以為戒。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