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子宮復原快 新媽媽的坐月關鍵

經歷的十月懷胎, 新媽媽們終於為家庭添加一位新成員。 可是, 在高興之余, 新媽媽發現自己的肚子還是像懷胎時候一樣大小。 其實是子宮為了容納新生命, 作為寶寶暫時的家, 懷孕後子宮會逐漸變厚、變軟、血液供應大量增加, 各組織層都充滿著血液, 大小也變成約懷孕前的數十倍大, 功能和外貌都變得大不相同!而在生產之後, 神奇的子宮就會經由和緩的過程, 再讓子宮恢復原貌。 小編現在就為新媽媽們提供一些產後子宮復原的知識。 這對新媽媽的產後恢復很重要的。

子宮恢復過程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

Advertisiment
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 再將胎盤擠出。 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 即為惡露。 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 將血管的開口壓往, 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

在胎盤排出之後, 子宮會立即收縮, 可用手在腹部摸到一個很硬且呈球狀的子宮體, 它的最高處差不多與肚臍同高。 但子宮體的高度每天會下降1~2公分, 大約在產後10~14天內, 子宮就會變小而降入骨盆腔內, 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之後, 子宮再進一步擠壓, 將殘餘的惡露不斷排出, 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 約在產後4~6周會恢復成原來大小。

子宮如何快速復原

1、產後應及時排尿

產後要及時排尿, 這樣才能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Advertisiment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時, 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 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 這樣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和體力的恢復, 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臥床休息時儘量採取左臥或右臥的姿勢, 避免仰臥, 以防子宮後傾;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 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

母乳餵養不僅非常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且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 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

產後要注意陰部衛生, 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進一步影響子宮的恢復。

如何刺激子宮收縮

子宮需依靠不斷的收縮來復原, 生產之後, 子宮就不斷的收縮、排空再排空、收縮再收縮, 直到胎盤與瘀血排空,

Advertisiment
子宮腔不會有空隙。 當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是殘留有胎盤時, 子宮會先被血塊填塞;然後, 子宮平滑肌就會停止收縮, 也就是所謂的子宮收縮不良, 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

因此, 子宮的復原跟子宮的收縮有直接的關係。 傳統而言, 刺激子宮收縮的因數如下列:

1、有效的按摩

2、產後哺乳

3、子宮收縮劑的使用

4、傳統生化湯的服用

產後運動 有助子宮健康

廣義的子宮恢復, 除了子宮形體復原外, 骨盆腔內的位置也必須恢復到生產前的狀態, 也就是必須讓鬆弛的結締組織恢復原有的彈性。 產後運動也是促進子宮復原的方法, 腹式深呼吸、躺在床上進行抬腿、提臀, 或膝胸臥式運動, 能幫助下腹與骨盆肌肉收縮和復原,

Advertisiment
有助於子宮的位置回到正常的位置。

另外, 生產後的骨盆腔組織與肌肉都會有鬆弛現象。 恢復不好, 將來下半身容易有下墜感、腰酸, 尿失禁的現象。 骨盆腔與肌肉鬆弛的問題不是吃藥可改善, 而必須藉由產後的運動, 如腹式深呼吸、床上抬腿、提臀或膝胸臥式運動等。 此外, 避免搬重物、下蹲的動作可減少這些可能的併發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