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的情感是如何發展的

人的情感是與生俱來的。 心理學家們一致認為情感在嬰兒出生時就有所表現, 但哪些情感, 如何分辨和定義這些情感尚有爭議。 一般來說, 快樂、憤怒、傷心在2個月時出現, 驚奇大約出現在4個月, 害怕大約出現在7個月, 與自我意識密切相關的害羞出現在8個月左右。 基本上, 到1歲時, 嬰兒表現出的情感有愉快、高興、快樂、疲倦、憤怒、害怕和焦慮。

每個嬰兒都有獨特的情感反應特點。 不同孩子的活動水準、社會性回應程度、易激怒程度都不相同。 也就是說, 有的孩子活躍, 有的卻不好動;有的一逗就咯咯笑, 有的逗半天才略有愉快的表示;有的孩子稍有不適就會哭鬧,

Advertisiment
有的情緒則平穩許多。 這些特性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 是持久的。

嬰兒和父母的情感交流是雙向的。 出生沒幾天的嬰兒就能察覺其他人的情感變化並對此作出反應。 他們對母親愉快的笑臉報之以快樂和感興趣的表情;對憤怒的臉則表現出氣憤或害怕;對傷心的面容則表現出傷心。 嬰兒對母親的情感的回應不僅僅是一時的, 他們還會受母親的影響形成自己的持久的情緒模式。 如果母親總是情緒愉快, 孩子也會經常露出笑容。 除了影響情緒, 父母的情感表示還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比如, 爬到桌邊的嬰兒從母親臉上看出恐懼或憤怒, 他就會停下來;如果母親在微笑,

Advertisiment
他會繼續向前。

父母要很早就開始引導嬰兒控制情感。 家長儘量多做愉快的表情讓孩子模仿。 對孩子說:“笑一笑。 \"“不要哭。 ”到6個月以後, 父母還會控制孩子情緒的氾濫, “不許發脾氣。 ”其實嬰兒並不完全依賴父母控制情感, 遇到不愉快的情景, 嬰兒會轉過頭, 吮手指頭, 或看別的東西, 以此來安撫自己。 他們還會給自己找樂, 比如, 把玩具弄響, 自己呵呵笑。

總的說來, 嬰兒世界裡, 安慰和積極情感的最重要來源是他們身邊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嬰兒語言能力是如何發育的?

    寶寶語言能力的發育是有規律的,2個月逗笑,注視媽媽的臉,6個月以前是發音,10-11個月是學語階段,組合音節,含糊語音,1.5歲是單詞單句階段。3個月在語言方面能發出響亮笑聲、咯咯聲、咕咕聲或輕聲笑... [詳細答案]

  • 1回答

    腦癱患兒的症狀是如何表現的?

    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就有可能是腦癱兒:1、肌肉鬆軟不能翻身,動作徐緩。觸摸小兒大腿內側,或讓小兒腳著床或上下跳動時,出現下肢伸展交叉。2、僵硬,尤其在穿衣時,上肢難穿進袖口;換尿布清洗時,大腿不易外... [詳細答案]

  • 1回答

    在西方,兒童心理學是如何發展的?

    在西方,兒童心理學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以後的一些人文主義教育家,如科梅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等人的工作。他們提出尊重兒童、瞭解兒童的新教育思想,為兒童心理學的產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礎。達... [詳細答案]

  • 1回答

    請問一個多月的寶寶視力的情況是如何?

    寶寶的視力發育標準是這樣的:剛出生的孩子只能看到一個影子,其他是看不清的;慢慢發育到一歲左右,就可以達到大概是0.1(也就是視力表上最大的視標),大概一歲左右就可以看清楚;兩歲左右就慢慢發育到0.2...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一歲以內小孩的身高是如何發育的?

    小孩出生以後在第一年會長25釐米,達到75釐米,男孩可能會更高一些,達到77釐米,但無論是哪一人種在這時的身高都差不多,這說明1歲之前遺傳因素占身高發育的比重很少,更多是由營養因素決定。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