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是否知道產後也要做檢查 媽媽產後要做的7項檢查

對於很多媽媽來講, 如果身體恢復的不錯, 生完孩子後大概在第六周左右, 媽媽們的身體基本就開始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 但是, 媽媽切不可大意, 因為即使你的身體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已經恢復的不錯, 傷口之類的已經結痂, 但是, 產後還是有許多病症會隨之而來, 或者是會潛伏在你的身體裡。 所以生完孩子後, 孕婦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產後健康檢查, 從而判斷分娩後的身體是否恢復正常。 對媽媽今後的健康很有幫助。

首先說一下, 產後孕婦為何要做這些檢查?

生完孩子的女人, 這些檢查可以幫助孕婦判斷身體是否恢復健康,

Advertisiment
比如子宮的大小是否恢復, 有沒有細菌感染的危險。 可以直觀的發現是否患有子宮癌、乳☆禁☆房癌等女性疾病, 有助於健康管理。 尤其是得過妊娠中毒症的產婦, 更應該全面的做好產後健康檢查。

那麼問題來了!孕婦產後究竟要做哪些健康檢查?

一、內診

如果之前是自然分娩, 內診會確認會陰切開的部位是否正常癒合。 因為會因切開處可能會出現發炎, 尤其是產婦癒合前的性☆禁☆生☆禁☆活, 可能會導致傷口破裂。 如果之前是剖腹產, 內診就會確認手術部位是否自然癒合。

偶爾會有手術部位癒合但表面仍然凹凸不平的情況, 突出的部位跟內衣發生摩擦, 也容易引起炎症, 一旦發現, 就需要接收治療。

Advertisiment
此外內診也會觀察惡露和分泌物有沒有異常。

二、貧血檢查

如果懷孕期間, 體內含鐵持續不足, 或分娩時出血過多, 分娩後可能會發生貧血。 通過血液檢查發現異常時, 可以服用鐵劑處方藥治療。

三、小便檢查

如果分娩時陰☆禁☆道及會陰部撕裂, 或分娩後會陰部周邊的肌肉變弱, 可能會得尿道炎或膀胱癌。 自然分娩比剖腹產更容易出現這些症狀。 如果小便疼痛, 次數比懷孕前頻繁, 就要及時做小便檢查。

四、關節炎檢查

懷孕期間體重增加, 關節變得脆弱, 關節間的連接變得鬆弛, 很容易發生關節炎。 如果懷孕期貨分娩後膝蓋疼痛, 在檢查前事先向醫生說明症狀, 最好對脆弱關節做全面的檢查。

五、骨盆超聲波連接

確認子宮是否恢復到孕期狀態、子宮內有無胎盤殘渣或血腫、兩邊卵巢是否正常。

Advertisiment

六、子宮癌檢查

子宮癌發病率高, 早期發現病治療很重要。 即使沒有特別的症狀, 也要沒6個月或1年接受1次檢查, 大概在懷孕初期做一次, 分娩後1-2個月後做一次。 檢查方法很簡單, 用採取細胞的小刷子採集少量白帶, 通過顯微鏡確認有無癌細胞或其他不正常細胞。

七、甲狀腺檢查

孕前甲狀腺有異常的人, 分娩後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會變高。 分娩後4周, 最好做血液檢查, 確認一下甲狀腺有沒有異常。

產後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身體的恢復, 不能夠放輕鬆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