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如何生個“標準體重”寶寶呢

做了准媽媽, 胎寶寶的一切對你來說都是個謎。

當醫生在產檢時告訴你胎寶寶的體重時, 你是不是感覺很好奇:醫生是怎麼預測胎寶寶體重的呢?怎麼才能有一個體重不大不小, 剛剛好的胎寶寶呢?

胎兒體重越大越好嗎?

milada是個幸福的准媽媽, 辛苦9個月了, 終於可以到醫院待產了。 因為發現她有糖尿病, 又發生了胎膜早破, 必須及時分娩, 超聲檢查估計胎兒體重在5000克左右, 沒有辦法, 主管醫生只好決定立即剖宮產。

“孩子個頭大, 飯量好, 容易養。 ”寶寶的奶奶不停地這樣說。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醫生的話讓milada和奶奶大吃一驚:“孕期糖尿病患者,

Advertisiment
胎兒常體重較大, 胎兒的肺往往發育滯後, 出生後呼吸不好, 有時還會發生低血糖。 如果自然分娩, 胎兒過大會發生肩難產, 對胎兒造成嚴重的損傷。 ”

milada的老公對此更是不能理解“milada自從懷孕後, 飯量很大, 因為只要一個孩子, 當然會儘量滿足太太的要求, 雖然查出有孕期糖尿病, 但是分娩後病不就好了嗎?”

milada的寶寶出生後, 體重竟然達到5300克, 是個大胖男孩, 但因為生後呼吸不好必須轉入兒科治療。

看來, 胎兒體重不是越大越好, 而體重過低, 也不是健康寶寶哦。

echo因為兩年前孕期發生高血壓, 懷孕不足30周便因為病情嚴重惡化引產了。 這次:懷孕後, echo一直很小心, 但她還是又出現了高血壓。 體檢發現,

Advertisiment
echo妊娠32周, 胎兒大小僅有28周大。 雖然經過降壓、營養治療, echo的病情還是加重了, 超聲下也發現胎兒生長緩慢。

懷孕34周後, echo的病情又一次惡化, 為了母子雙方的健康, 醫生選擇了剖宮產。 寶寶出生後只有1800克, 並立即轉入新生兒病房, 經過近40天的治療, 才回到媽媽身邊此時體重也只有2400克。

預測胎兒體重准不准?

胎寶寶在准媽媽肚子裡“安營紮寨”, 我們看不到他, 想必你一琿很好奇:醫生是如何來預測胎兒體重的呢?預測得准不准呢?

醫生預測的方法可分為臨床測量和超聲測量兩種。 每個准媽媽都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常規檢查。 包括測量腹圍、宮高、體重、血壓等, 你可不要小看這些檢查項目哦!這些檢查項目雖然看似簡單, 但正是這些生理指標的動態變化,

Advertisiment
反映出胎兒及母體的健康狀態。 如果准媽媽的體重沒有隨孕周協調增加, 或者增加過多, 或腹圍、宮高增加較少、或過多, 都會引起醫生的注意, 然後及時排除可能存在的異常。

在產檢時, 你經常會看到宮高這個檢查項目。 一般來說, 宮高的增長可以更準確地預測胎兒的體重增長情況。 宮高是指恥骨聯合上緣至子宮底最高點的距離, 表示子宮的長徑, 臍水準的腹圍代表子宮橫徑及前後徑。 這三個徑線綜合起來, 能較準確地反映子宮大小, 是產科檢查中簡便又可靠的方法。 從孕20—42周宮高每週增加0.7釐米, 34周前增長較明顯, 每週增加約0.94釐米。 34—38周增長減慢, 約0.66釐米/周, 38周以後幾乎沒有明顯增加。

由於受到孕婦腹壁脂肪厚度、羊水量、胎頭入盆深度等因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根據孕婦的宮高、腹圍等估計胎兒體重的方法, 其準確性往往不及超聲測量法高。 雖然這一指標是粗略的, 但准媽媽也可以從檢查記錄中看到胎兒發育的情況。

如果在常規產檢中發現異常, 將進一步進行超聲檢查。 即使產檢正常, 醫生也會定期對胎兒進行超聲檢查, 以便對胎兒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 目前常用的體重預測是通過對胎兒一項或多項徑線的測量, 利用數理回歸法所得的計算式來估計胎兒體重。 目前常用到的指標有雙頂徑(BPD)、股骨長(FL)、腹圍(AC)、頭圍(HC)等。 由於使用上述任何單個指標都不能對胎兒體重進行準確的預測, 因此, 人們設計了數個數理回歸方程,

Advertisiment
將上述指標進行合理計算再來進行預測。 即使如此, 對胎兒體重的預測符合率也不是很高。

雖然預測符合率不是很高, 但醫生預測胎兒體重還是有很大的意義哦!它主要是在孕期指導孕婦合理營養, 使胎兒正常生長;在孕末期通過預測胎兒體重, 對分娩方式的選擇進行指導:

媽媽胖, 胎兒體重就大嗎?

景景是個胖胖的准媽媽, 所以鄰居和同事一直說她一定會生個大胖小子。 在體檢時, 醫生竟然告訴她, 她的寶寶太小, 體重不達標!景景又難過又驚訝:自己懷孕後體重增長這麼多, 胎兒體重為什麼還偏小呢?

其實, 胎兒的體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准媽媽的身體狀況, 只是一個因素哦!

如何生個“標準體重”寶寶呢?

首先, 懷孕前就應當進行體檢,對潛在的疾病進行治療,如果因為疾病無法停藥,應當等到病情穩定後再妊娠;懷孕後應當在產科醫生和內科醫生共同指導下控制病情,保證孕期安全。

其次,孕期應當進行必要的血糖篩查,如果發生孕期糖尿病,應當及時治療,以免胎兒發育過大。

再次,要合理飲食,使孕期體重增長控制在1 2.5—15千克左右。

胎兒體重的正常範圍是在2500—4000克之間,過高的體重和過低的體重都是異常的。

當胎兒體重在同齡胎兒的第10個百分位數以下,為生長受限。至於胎兒體重過小,原因有母體疾病,如貧血,營養攝入不足,如妊娠期反應時間較長,不能很好進食等。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明顯原因。當准媽媽產檢發現胎兒體重過低時,不用太過擔心哦!只要查找出病因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改善飲食結構就可以增加胎寶寶體重。而沒有明顯病因的准媽媽可以通過加強營養為胎寶寶“增重”。簡單的辦法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增加碳水化合物、蛋白的攝入,同時合理增加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得到改善。

如果是發現胎寶寶過重,也可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減少營養的攝入,以免胎寶寶體重增長過多、過快!

總之,科學地對待孕期營養,及時進行孕期體檢,准媽媽都可以有一個“標準體重”的寶寶!

懷孕前就應當進行體檢,對潛在的疾病進行治療,如果因為疾病無法停藥,應當等到病情穩定後再妊娠;懷孕後應當在產科醫生和內科醫生共同指導下控制病情,保證孕期安全。

其次,孕期應當進行必要的血糖篩查,如果發生孕期糖尿病,應當及時治療,以免胎兒發育過大。

再次,要合理飲食,使孕期體重增長控制在1 2.5—15千克左右。

胎兒體重的正常範圍是在2500—4000克之間,過高的體重和過低的體重都是異常的。

當胎兒體重在同齡胎兒的第10個百分位數以下,為生長受限。至於胎兒體重過小,原因有母體疾病,如貧血,營養攝入不足,如妊娠期反應時間較長,不能很好進食等。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明顯原因。當准媽媽產檢發現胎兒體重過低時,不用太過擔心哦!只要查找出病因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改善飲食結構就可以增加胎寶寶體重。而沒有明顯病因的准媽媽可以通過加強營養為胎寶寶“增重”。簡單的辦法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增加碳水化合物、蛋白的攝入,同時合理增加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得到改善。

如果是發現胎寶寶過重,也可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減少營養的攝入,以免胎寶寶體重增長過多、過快!

總之,科學地對待孕期營養,及時進行孕期體檢,准媽媽都可以有一個“標準體重”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