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咪在產後康復過程中須做的減法

產後康復是新媽咪們甚為關心的話題。 有些是新媽媽必做的, 有些是新媽咪決不能做的。 為了促進新媽咪的身體儘快復原, 新媽咪要做一些產後康復的減法, 儘量減少或杜絕下面這些不該做的。

1、採用盆浴方法洗澡

剛剛分娩後, 子宮裡的剝離面尚存傷面, 洗澡時採用盆浴方法易使寄生在皮膚或陰☆禁☆道以及洗澡用具上的細菌, 隨著洗澡水進入陰☆禁☆道, 增加感染的機會。 輕者引起會陰傷口發炎、子宮內膜炎, 重則會向宮旁組織、盆腔、腹腔、靜脈等處擴散, 甚至細菌在血液中繁殖引起敗血症。

愛心叮嚀:

Advertisiment

產後禁止洗盆浴, 可採取淋浴的方式洗澡。

2、頻繁彎腰或站立

產後照料嬰兒的活很多, 如換尿、穿衣服、整理衣物、抱孩子等, 產婦少不了頻繁彎腰或長時間站立。 這樣, 不利於子宮復位, 經常站立尤其是提較重的東西時, 會使子宮沿著陰☆禁☆道方嚮往下移, 引起腰痛甚至子宮脫垂, 落下月子病根。

愛心叮嚀:

在孕期就開始準備一個檯子, 旁邊再放一把坐椅。 檯子高低以使產婦不彎腰就能給寶貝換尿布、穿衣服、整理衣物為宜。 最好購買可升降的嬰兒床和高度適宜產婦照料的童車, 每次從嬰兒床或童車裡往外抱寶貝或放寶貝時就不用太彎腰。

3、睡覺時常採取仰臥姿勢

分娩時骨盆底的肌肉、筋膜過度伸展或撕裂, 使支持子宮的力量減弱,

Advertisiment
子宮的活動度增大, 加之固定子宮的韌帶在孕期隨著增大的子宮而逐漸鬆弛。 因此, 子宮在產後容易隨著產婦姿勢的變化而移位。 如果經常仰臥睡覺, 子宮因重力關係而向後傾, 導致惡露排出不暢, 腰酸背痛, 日後容易發生痛經、經血量過多等症狀。

愛心叮嚀:

為防止子宮向後或一側傾倒, 產後休息時要注意經常變換姿勢。 正確的做法是仰臥與側臥交替, 並從產後第2天開始俯臥, 每天1-2次, 每次15-20分鐘。 產後2周採取胸膝臥位, 促進子宮儘快復位。

4、產後提早開始性☆禁☆生☆禁☆活

在分娩過程中生☆禁☆殖☆禁☆器官大多都有或輕或重的損傷, 加之產後要排惡露, 一般產後4-6周內應該禁止性☆禁☆生☆禁☆活。 有些產婦卻在惡露乾淨後很快就恢復了性☆禁☆生☆禁☆活,

Advertisiment
這樣容易將細菌帶入子宮影響宮內創面癒合, 不僅引起陰☆禁☆道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疾病, 行會陰側切術的產婦在性☆禁☆生☆禁☆活時容易發生疼痛、出血或損傷, 影響會陰傷口癒合。

愛心叮嚀:

產婦應在產後42天后去產科進行全面檢查, 醫生認為生☆禁☆殖☆禁☆器官復原得很好, 也就是說惡露全部乾淨, 會陰部、陰☆禁☆道及宮頸的傷口已完全癒合, 才可恢復性☆禁☆生☆禁☆活。 剖宮產的產婦, 術後100天並陰☆禁☆道不再出血, 經醫生檢查傷口癒合情況良好, 方可恢復性☆禁☆生☆禁☆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