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妊娠期膽汁淤積致皮膚瘙癢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導致皮膚瘙癢, 這種病是妊娠期特有的, 所以准媽媽要特別注意提早預防,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相關詳細內容。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導致皮膚瘙癢, 這種病是妊娠期特有的, 所以准媽媽要特別注意提早預防,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相關詳細內容。

案例分析:

阿梅是在婚後3年才懷上孩子的, 初為人母的她在孕後的飲食起居上格外小心。 最初幾個月的產前檢查一直很正常, 但懷孕進入7個月後, 阿梅的身上不明原因地出現輕微的瘙癢症狀, 開始時是在腹部和四肢, 後來逐漸發展到全身,

Advertisiment
而且還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皮疹, 皮膚越來越癢影響到了夜間的睡眠。 阿梅和老公都感到很焦慮緊張, 還沒到預約的產檢時間就趕快去了醫院。

妊娠期膽汁淤積致皮膚瘙癢

醫生經過詳細查體後, 建議阿梅查了空腹血膽汁酸肝功等化驗, 診斷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並給予了認真講解和及時治療。 因為治療及時, 在隨後的幾個月阿梅的皮膚瘙癢症狀雖然沒有完全緩解但也不是太重, 最後當阿梅把寶寶平安地生下來以後, 身上的皮疹和瘙癢症狀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妊娠膽汁淤積是怎麼回事

阿梅所患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皮膚瘙癢。 目前認為其發生的原因與孕期體內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高和家族遺傳、妊娠期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有關,

Advertisiment
發病率占0.8~12.0%。 因為膽鹽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 所以引起全身皮膚發癢的部位多在腹部、腳心和掌心, 少數遍及全身。 有的僅為輕度瘙癢, 有的則奇癢難忍。

患病後孕婦常常覺得全身皮膚發癢並有螞蟻在皮膚上爬行和燒灼不適的感覺, 皮膚上還出現紅色丘疹、紅斑和水皰等多種形態的皮膚損害。 尤其是夜間常因劇烈的皮膚瘙癢而難以入睡, 膽紅素的濃度增高時可出現皮膚發黃伴有黃疸, 當血中膽紅素升高到一定程度時, 可出現皮膚與眼鞏膜黃染, 尿呈濃茶色。 由於膽汁亦可淤積在胎盤中, 從而使胎盤的絨毛間隙變窄, 血流量減少, 影響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物質交換和氧氣供應,

Advertisiment
威脅胎兒健康。

肝內膽汁淤積症的影響:

1、早產

由於胎內環境不良, 所以患膽汁淤積的孕媽咪發生早產的幾率較高。 這是由於高水準的膽汁酸會誘導前列腺素的大量釋放, 引起子宮收縮而發生早產。 醫生在病情處理方面, 也會根據膽汁淤積的程度或者孕周以及胎兒的成熟度來提早讓胎兒出世, 而終止妊娠。 平均的早產孕周為34周, 令人欣慰的是, 身受膽汁淤積威脅的胎兒似乎知道自己要提前出生, 所以肺的發育程度往往好于同一孕周的正常胎兒, 所以, 即使早產幾周, 寶寶也能很快適應新環境。

2、胎兒窘迫

胎兒發生宮內窘迫的幾率高達20%, 圍生兒死亡率為12%~15%。 並且順產的話, 胎兒可能發生宮內猝死。

Advertisiment
這可能是由於血清膽酸水準升高, 使血管痙攣, 阻力增加, 血流量減少, 氧交換下降導致胎兒宮內窘迫。 近年來發現膽汁淤積患者易發生胎兒窘迫與胎盤絨毛間腔的減少, 胎盤儲備能力低有一定關係, 是導致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3、 產後出血

膽汁淤積的產婦更容易產後出血, 發生率比正常妊娠婦女高2~5倍。 這與孕婦膽汁的膽鹽分泌量不足, 維生素K吸收量減少有關, 使肝臟合成凝血因數減少導致產後出血, 針對這種情況, 在妊娠晚期可給予適量的維生素K補充。

妊娠膽汁淤積的治療

妊娠膽汁淤積對母嬰的危害很大, 因此, 孕婦應當引起重視, 定期去婦產科作檢查, 特別是在臨產期更不可大意。

Advertisiment
若發現孕婦有妊娠膽汁淤積, 應定期檢測孕婦血中膽汁酸水準, 加強胎動和胎心監護, 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平安。 如每分鐘胎心率低於120次或超過160次時, 則預示胎兒有缺氧現象, 應儘早住院。

為了解除瘙癢的難忍之苦, 可用溫水擦洗瘙癢部位, 避免用熱水燙洗患處或用肥皂等刺激瘙癢的皮膚。 准媽媽可用爐甘石洗劑或75%的醫用酒精塗擦局部止癢,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治療性藥物, 恢復正常的肝功能, 降低血膽酸濃度, 不要自己亂服用藥物, 以免影響腹中的胎兒。 准媽媽要儘量避免用手去抓癢處, 以防抓破皮膚後引起細菌感染。

若孕婦病情較重, 在胎兒的肺已成熟時的妊娠36周後, 可擇期終止妊娠;症狀較輕者, 可于妊娠38周後終止妊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