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預防春季呼吸道疾病

 早期症狀似感冒

流感、流腦、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是常見的春季呼吸道傳染病, 它們的早期症狀多與感冒類似, 病 人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等不適, 所以易被忽視、誤診。 不過要分辨這些傳染病與感冒也並非沒有辦法, 因為除了有相似症狀外, 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還有自己 的特殊症狀。 比如流腦, 它在發病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等感冒症狀, 但隨著病情的發展, 病人會出現高熱、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皮膚粘膜淤點或淤斑等。 麻疹 除了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外, 有的還伴有兩眼發紅、畏光、流淚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隨著病情的發展, 病人口腔內可出現小白點。 流感與普通感冒相比, 前者起病急, 全身症狀重 而局部症狀輕, 所以病人常會感覺到全身酸痛、頭痛、食欲不振、高熱等, 後者局部症狀重而全身症狀輕, 一般數天后便可痊癒。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腫脹伴有疼痛 為其主要特徵, 所以相對容易與感冒區分。 瞭解這些呼吸道傳染病的特殊症狀目的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PPD試驗陽性不代表一定有結核病 肺結核是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 對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 因此季節交替之時較容易 發病或加重病情。 肺結核的典型症狀有低熱、盜汗、食欲下降、消瘦、痰中帶血絲、咯血等。 如果咳嗽久治不愈, 連續兩周以上, 就應該做相應的檢查。
Advertisiment
通常疑似病 患會接受PPD試驗(這是診斷結核感染的常用參考指標)。 測試結果為陽性僅代表有結核感染, 要確認是否患肺結核, 還需進行X線檢查、痰結核菌檢測等。 這是 因為感染結核桿菌但未發病的人做PPD測試, 結果也會呈陽性。 僅憑這一檢查就進行判斷, 容易造成誤診。 處理 有細菌感染再用抗生素 上呼吸道傳染病, 70%—8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目前針對這些病毒大部分尚無特效療法, 因此 針對疾病的治療通常會分為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 一般治療, 主要是指多喝水、休息、飲食清淡、注意通風等;對症治療, 主要是通過藥物緩解病人的不適症狀, 比 如鼻塞時使用血管收縮劑幫助通氣, 發燒時服用退熱藥。 至於抗病毒治療,
Advertisiment
通常在以下情況中及早採用:患者有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腫瘤, 進行過器官移植, 長期 使用免疫抑制劑、激素等。 如果病人有黃痰、流膿涕、扁桃體有膿性分泌物、血象高, 則提示有細菌感染, 這時才需使用抗生素。 護理方法也很重要 良好的護理可減少併發症, 加快身體的恢復。 針對水痘、流腦、流行性腮腺炎的護理, 專家建議如下。 水痘屬於自限性疾病, 一般10日左右自愈, 所以家長不必過度緊張, 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處理不當也會出現繼發性細菌性☆禁☆感染。 因此, 發病期間要避免孩子因為癢抓破水泡。 出水痘的孩子應該隔離到全部皰疹乾燥結痂或出疹後7日為止, 其間要注意休息和飲食的營養豐富易消化。 流腦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
Advertisiment
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病變遷延會併發肺炎、心包炎、關 節炎、膿胸、中耳炎、眼內炎等, 嚴重者可有敗血症休克、腦實質損害甚至死亡,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 在護理流腦病人時要注意保持室內整潔、安靜、空氣 流通, 同時也要注意保暖;顱內壓高者, 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皮膚淤點或淤斑出現破損時, 不要隨意塗藥, 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處理。 流行性腮腺炎常見於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 經短期治療後即可好轉, 但也有部分患兒會出現生殖系統或神經系統併發症, 如睾丸炎, 大約在腮腺腫大3-7天后出現, 腦膜炎或腦膜腦炎, 一般在一周左右出現。 對患兒要注意休息, 食物要清淡、易消化,
Advertisiment
補充適量維生素。 預防 飲食、運動、情緒、衛生四管齊下 預防春季呼吸道傳染病, 易感人群特別是1至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及時接種非常重要。 當然這只是預防工作的一個方面, 提高自身抵抗力才是關鍵。 概括而言, 預防可從飲食、運動、情緒、衛生四方面著手。 飲食上, 要注意吃得好並不代表營養足, 不要挑食偏食、暴飲暴食, 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充足的水分可讓鼻黏膜保持濕潤, 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 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 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 血液迴圈, 增強心肺功能, 對呼吸系統抗病力也是很有益的。 畢業班的孩子不要因為學業重而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 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不要熬夜。 情緒對人的 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影響, 所以要學會自我減壓。至於衛生,它包括兩方面,一是室內衛生,如保持通風、勤曬衣被等,以流腦為例,腦膜炎雙球菌在陽光充足、空氣 新鮮流通的環境中不易生存;二是個人衛生,如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以空氣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因此要特別注意手的衛生。 此外,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春季多風,而“風者,百病之長也”——風邪是許多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它可單獨侵襲人體而發病,又可兼夾其他邪氣侵襲人體而致病。因此,春季雖有所回暖,但仍應注意保暖,“春捂”是不無道理的。 所以要學會自我減壓。至於衛生,它包括兩方面,一是室內衛生,如保持通風、勤曬衣被等,以流腦為例,腦膜炎雙球菌在陽光充足、空氣 新鮮流通的環境中不易生存;二是個人衛生,如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以空氣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因此要特別注意手的衛生。 此外,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春季多風,而“風者,百病之長也”——風邪是許多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它可單獨侵襲人體而發病,又可兼夾其他邪氣侵襲人體而致病。因此,春季雖有所回暖,但仍應注意保暖,“春捂”是不無道理的。
相關用戶問答